18. 第 18 章 賺了虧了(2 / 2)

其餘大臣,學家之人可自找工匠研究,這一筆費用是坑不下來了,可惜啊!

桑弘羊這樣想著看了一眼,麵上不顯,實際上嘴角勾起一點點的劉徹,相熟的臣子都是能認錯他此刻心情還算愉快的

如桑弘羊,衛青等人,更是理解陛下為何愉快,衛青對於經濟商務沒有桑弘羊精通,理解陛下為什麼高興後,作為主戰派未來的大將軍自然也是高興的。

自有桑弘羊默默在心裡算了一筆賬,覺得虧了,但又不好打攪劉徹的興致,就一個人憋著,看他們樂嗬。

——

秦時

秦始皇看著天幕所說的弊端,心裡也有估量,在他看來科舉也是利大於弊的,不過誠如天幕所言,現在的秦朝也沒有推進科舉的條件。

儘管紙造出來,也小範圍選出一些秦人做簡單識字教育了,但那也還遠遠不夠。

天幕說的生產力決定發展,生動形象著實讓人眼前一亮,一下子就讓本來一直思考如何改良科舉適應秦朝的大臣們眼前一亮,隻覺得耳目一新。

李斯更是一邊用著新來的紙譽寫新政,一邊感歎道:“周取世卿世祿,秦取軍功,漢取察舉,這便是生產力提高了,識字學習的人多了起來,才能逐漸發展,不然從前一畝田也無兩三石,飯都吃不飽何談學習。”

蒙毅歎息的接上李斯的話:“不知那隋唐是如何提高生產力的,他們的農具怎麼改良,良種是從何處而得,若是秦可得,天下餓死著會少許多,邊疆的戰士也能獲得更多的糧食。”

糧食永遠是一個國家的根本,李斯蒙毅議論起糧食,彆的大臣也紛紛加入。

嬴政也不製止,他在想天幕的盤點條件,目前他和另一位漢朝皇帝,好似都不以民生為主,涉及到民生相關的內容便不多,那麼盤點到以民為主的皇帝,估摸著民生耕具的改革少不了要講,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講到了。

嬴政想著微惱,他實在是不喜歡這種不受控製的感覺,但凡天幕不是天人所授,搶他都要讓人說出他想要之物。

不過能說出這等天下大事,預知未來的除了仙人也不會有彆人了,所以縱然有些不順,但嬴政和大臣還是抽絲剝繭的尋找天幕中的信息。

其中關於講到溝渠農具改良的那段視頻更是被反複觀看,這時候時間差卡頓的好處就出來了,天幕畫麵變化極快,沒個畫麵出現也就一二秒的時間。

但是那是在連續不卡頓的世界播出才會一二秒,在信號不良的秦時漢初那一兩秒被無限延遲,畫麵卡在天上十來天或者直接消失都是可能的。

初看有點可怕,畢竟一個人掛在天上臉都卡沒了半截雪花一樣的條紋分掩著,讓眾人非常不適。

不過當時的壞處現在就變成了好處,因為卡頓延遲,眾人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研究天幕中的內容,之前一閃而過轅犁就是眾人此刻的研究重點。

想來天幕中轅犁就是後代改良的農具之一,為了確定是天幕中的轅犁更好用,還是此刻的轅犁更好用。

嬴政讓本來造完紙可以休息了的墨家眾人再次九九六了起來。

負責監工的呂雉很好的傳達了嬴政的指令:好好乾,乾不死就往死裡乾,乾好賞賜少不了。

實際上也不用呂雉監工,墨家本來就也是研究狂魔,此刻看見天幕中的新農具,那是記錄的記錄,製作的製作,沒等呂雉到就熱火朝天的乾起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

找了一下關於秦漢糧食和唐宋糧食的產量,果然是生產力決定時代發展啊!

《淮南子·主術訓》提到“十畝之田,率歲之收,不過四十石。”相當於一畝四石

《後漢書·仲長統傳》提到“通肥饒之率,計稼牆之入,畝收三石。”一畝三石小麥

秦漢一石等於十四公斤

《新唐書·食貨誌》記載“一頃百畝,出米五十餘斛(石)”

隋唐的1石為42公斤

範仲淹《答手詔陳十事》提到“中稔之利,每畝得米二至三石。

兩宋的1石為49公斤

光是從一石的變化就能看出好多啊,不過我不是學這個的,我自己還是沒太搞懂,這些資料是b站上和百度網頁上推薦找出來看的我也不知道具體對不對,要是有知道的小天使,可以評論區給我科普一下嗎?

造紙術參考b站古法造紙的視頻描寫,撈紙漿的應該是叫紙簾每錯。

明天改文還有點沒寫完,今天晚上收尾有些聰明沒寫好可能有些降智,晚上趕時間腦袋瓜真的嗡嗡的,這幾天好忙。

已改【有小天使提出進度跑偏問題,回複一下是真的跑偏了,因為作者容易思維渙散文筆又把持不住,本來應該直接董仲舒等人然後接衛霍到巫蠱之貨和輪台詔接現代生活,完結秦漢篇的,按照大綱這時候約摸該寫到現代篇,準備開第二章了,但是現在居然還卡在秦漢真的我跑偏太遠了,之後我會努力拉節奏回來的,避免思維渙散跪地痛哭。ps:小天使們覺得我要修文嗎,修文要從好幾張之前開始修,到時候得停更一周多去修改之前的章節。我個人是暫時還不想修的,我擔心修著修著我就坑了,總之之後會努力把節奏拉快不在思維渙散的寫了】

感謝在2023-03-20 16:22:32~2023-03-22 10:03:4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太薇君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