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第 60 章 麻黃湯(2 / 2)

不願在想此事,曹操到時想看看,後人是如何戲說赤壁之戰,他曹操在後世的書中,又有怎麼樣的評價。

曹操想法很好,奈何天幕根本不講相關事情。

【關於正史《三國誌》中,怎麼樣記載這件事,由於篇幅有限,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史書,或去看看其他Up的講解。

這裡主要說一下曹軍的疫情。

在曹魏中後期的政權中,疫病總是時常出現,尤其是在伐東吳的時候,最為明顯。

每次伐吳史書都會在後麵加上一句,大疫。

那麼為什麼那麼巧,曹操每次伐東吳都會出現疫情,

真是是因為天命這麼玄乎的東西嗎?

其實不然。

在建安文學代表人物之一的陳思王曹植,所做的《說疫氣》中已經道出了起疫病的原因:“此乃陰陽失位,寒暑錯時,是故生疫。”

也就是說,這疫病還是和氣溫離不開關係。

東吳自處南方,溫熱的氣候注定是疫情病毒傳播的溫床,在加上古代醫療條件較差,根本沒有能阻隔瘟疫的手段。

在大規模行軍的情況下,大疫幾乎是必然的事情。

那麼有沒有什麼手段可以防止瘟疫?

有!

經過幾千多年的研究成果。

現代醫學總結出了防治瘟疫三件套。

1、控製感染源。

2、切斷傳播途徑。

3、保護易感人群,積極研製相關疫苗。

三條經驗總結,看著簡單是個國人基本上都知道,尤其是在我們也經曆過大疫之後,基本上大家都能說出一兩句防疫之道。

但這些簡單的東西,卻是人類與病魔作戰了幾千年,才化繁為簡得來的寶貴經驗。

控製感染源,是在瘟疫發生前,找到被感染者,將他們集中隔離,單獨進行治療,去除病原體。

切斷傳播途徑,包括被接觸著的衣服,觸碰過的事物,經呼吸道傳播的病毒,在接觸病人時還要做好隔離防護,如我們現在的口罩,防護衣都是為了防止飛沫傳播。

保護易感人群,是指老弱病殘,他們的機體防禦抵抗能力差,用中醫的話來說就是正氣不足,邪氣容易入體,保護好他們能大大減少傳染源。

不過在古代除非王公貴族,不然平民百姓也沒有幾個身體能特彆好的,整日貧苦勞作為了活命的百姓們,健康狀況隻能說堪憂。

因此他們在麵對疾病的時候,根本無發靠自己的免疫力,撐過疫病的前期直到產生抗體。

所以在曹植的《說疫氣》當中還有一句話說的很現實□□:“悉被褐茹藿之子,荊室蓬戶之人耳!若夫殿處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門,若是者鮮焉。”

一句話道出的儘是些心酸事。

不過彆說古代百姓感染疫病容易死亡,就算是當代在夥食充足的情況下,現代人較古代身體素質好上許多的情況下。

仍然有部分因為瘟疫病毒的入侵,或自身免疫力過強和病魔殺得難舍難分,選擇了一條“同歸於儘”的道路,最終導致病人逝世。

但好在現代到底是經過了先輩們的革命,通過科學,科技的改革,我們也得以在疫病發生時,有所依靠。

最起碼的退熱藥物乙酰氨基酚,兩塊錢就能買到一板,不知道比古代好上多少。

說到藥,扯偏了那麼遠,回到張仲景的醫學上。

為什麼張仲景能被稱為建安三神醫之首。

正是因為他研發出了有關於,當時瘟疫的特效藥,能有效為當時乃至後世的百姓退熱去病,救活了數不清的人,才被尊為醫聖。

傷寒病,是一種是由傷寒沙門菌引起的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典型症狀包括持續高熱、腹痛……

引發條件多為糞口傳播,在水和食物被汙染時,可至爆發性傳播,引起大規模疫情,這正和東漢末年常發生的瘟疫非常類似。

當時的張仲景本人也飽受瘟疫折磨,本來二百餘人的大家族,到建安初年,因為疫病逝去三分之二,其中有十分之七儘是因為傷寒去世。

為了解決傷寒,張仲景經過多年的研究,最終整理出《傷寒雜論》

其中關於退治傷寒,現在最出名的應該是《麻黃湯》。

此藥為解表劑,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效。

主治外感風寒表實證,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無汗氣喘、流行性感冒……均可使用該藥。

湯劑的組成,多以去節麻黃9g,起皮桂枝6g,去皮尖杏仁6g,甘草炙3g。

用以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多以水煎為主,服後使人發汗,機體散熱增加,產熱少、散熱多,體溫調節中樞逐漸恢複正常,人的身體好起來,疾病自然就治愈了。

不過麻黃湯發汗雖好,卻也不可一用在用的過量服用,汗多必傷正氣。

通俗點用現代話來講,就是水分丟失過多,導致人體內環境水電解質失衡引起脫水,且古?今醫學中,都認同汗血同源,汗多則失血,同樣是容易引起人死亡的病因。

適量(過猶不及)雖然是個老套的詞,但不管用在什麼東西上,都是通用的。

除麻黃湯外,《傷寒雜論》尚有十種常見湯劑。

分彆為調營衛的《桂枝湯》、解少陽的小柴胡湯劑、清心火滋陰腎黃連阿膠湯……

當然了,在古代醫療條件沒那麼發達,錢財緊缺無法找到醫生醫治的情況下。

還是得推出我們國人最喜歡的話——多喝熱水!】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