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盛宮 隆業山的情,陪都宮的暖(2 / 2)

今兒過來,太後叫他帶了些話過來說。

“額娘如今不得出宮,盯著她的人還是太多了。額娘不禦朝政,但她的重要並不少於兒臣的。孩子們也離不得她的照顧。兒臣可以保證自己的安全,卻不能帶著額娘一同前來。我們若都離開紫禁城,怕是很不妥的。阿瑪與皇太後還請體諒。”

福臨說,“額娘如今身體很好,怕是不會很快來陪伴阿瑪與皇太後。額娘是想著,百年之後,不能來打擾阿瑪與皇太後。所以兒臣在昌瑞山裡,又給額娘選了一塊地。用來給額娘百年之後做陵寢。”

“額娘自個兒也說了,想離著兒臣近一些。兒臣想,阿瑪與皇太後是一定會體諒的。”

“還有一事,自兒臣之後,大清的皇帝妃子,皇太後入葬,便不再火化了。額娘的兒臣也會妥善保存的。請阿瑪與皇太後放心。”

死生之事,總是容易牽動人心的。

含璋在旁邊陪著,聽到福臨與先帝和文皇後說些家常話,說些宮中的安排,還有先帝去後,福臨親政後的一些事情,她的心也跟著慢慢的靜了下來。

福臨的東陵外,有個昭西陵,便是太後的長眠之地。太後不可能被圈在兒子及後世子孫的陵寢園地之內。

又不能送回昭陵來。那便隻能在東陵之外,昭陵之西側新建陵寢了,是單獨給昭聖皇太後的陵寢。

對於這樣的安排,幾百年來眾說紛紜,什麼樣的揣測和說法都是有的。

此時此地,含璋站在這裡,聽著福臨的聲音,想著太後素日的為人,還有對她的疼愛,她想,最簡單最動人的那個解釋,才應當是真的。

皇太後想陪著自己的兒孫,為兒孫們守門看家。她原本就是一位偉大的女性,不應該用叵測的心思去揣測她。

她與獨子福臨相伴數年,後來又活得那麼長久,在她的心裡,大清的江山和未來的大清兒孫們,才是她心中最為重要的清衷之地。

對於先帝和文皇後,太後是很尊敬的。沒有什麼不敢麵見的說法。太後就是不想打擾先帝與文皇後的長眠。

太後身子骨硬朗,還有許多年的活頭,太後如今已然是太後了,難道讓太後百年之後,又去葬入妃子的園寢麼?

這顯然是不妥當的。

而太後又不曾做過皇後,讓太後與先帝合葬,也是有些不大合適的。那樣肯定會打擾先帝與文皇後的清靜。先帝與文皇後的感情也是很好的。

太後心中一直敬重文皇後,是絕不肯這樣做的。

因此最好的法子,還是不來昭陵了。就陪著兒孫們也是好的。

被福臨牽著從地宮出來的時候,瞧著外頭的陽光,含璋還用手遮擋了一下,還有點回不過神來呢。

“朕帶你回永福宮去瞧瞧。”福臨細心的替含璋擋住了太陽,等到含璋完全適應了之後,才牽著她的手慢慢走出去,“陪都宮殿如今都封存著,有奴才定期維護打掃。朕這次回來了。也要帶你去瞧瞧的。”

含璋當然說好的。

盛京這兒的氣候,可比京城要冷些的。

京中如今是花紅柳綠的春日,盛京這兒卻還帶著冬日的寒涼之意。

他們去昭陵的時候,還遠遠望見隆業山上的白雪了呢。

盛京宮中,久不住人,哪怕維護的再好,也總是還有些潮氣的。

福臨往含璋身上又披了一層大氅,還給了她個暖熱的手爐抱著,才許她跟著在宮中走動。

盛京宮殿,自然就比不上紫禁城的巍峨雄壯氣勢了。

但這是大清的龍興之地,福臨入關前一直在這裡生活,對這裡的記憶從沒有淡去,他還深深的記得在這裡成長玩耍讀書的日子。

那是和額娘一起安穩相伴的日子。再往後,他似乎就沒有那樣童稚的時候了。

六歲登基,也等於是提前將他的人生烙上了帝王的印記。

從前憶及這些,福臨心中總會有諸多感慨滋味,若是再重回舊地,隻怕很多不愉快的回憶都會湧上心頭,會讓他心口那個關在囚籠中的凶獸憤恨撕咬。

可如今,牽著小皇後的手,走在這熟悉的盛京宮中,福臨心中一片安然。這不同於年幼時的安穩無知,而是過儘千帆再行回望時,發現自己竟走了這麼許多路的喟歎與從容。

小皇後,似乎真的撫平了他心中許許多多的不甘與憤怒。

這份對她的感情,似乎滋養著他的內心,讓他有足夠的耐心去麵對過去人生中所有的不如意,還有未來人生中所有的挑戰。

站在永福宮的門前,望著那鳳凰樓台上的宮殿。

福臨握緊了含璋的手,把她擁入懷中。

他深情專注地凝視含璋的眼睛,他說:“含含,朕想,隻怕福臨給你,總是不夠的。”

“你想要不一樣,朕自然是要給你的。在朕的心裡,你原本就同她們都不一樣。給你的,就要是最特殊的。”

“現在的福臨,握在你的手裡,站在你的心上。朕還要將從前的那個福臨,也送給你。”

含含,從此往後,歲月悠長,完完整整的福臨,都是你的。

不要再為彆人傷心了。

福臨心裡,從沒有彆人。隻有你。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