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哇!(1 / 2)

萬道長途 大腦被掏空 8364 字 6個月前

人皇隕落,人道遭到入侵,這場戰鬥持續了大概有人巫之戰十分之一的長度。

的確是一場浩劫。

天災饑荒,死者相望,盜賊群起,四夷侵畔。

富足的人道生靈們,估計都沒有想過有一天這些事情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在一些巫覡的控製下,人道全境,忽有異蟲叢生田間,非爪非牙,潛鑽潛齧,從禾根禾節以入禾心,觸之必斃,由一方一境以遍一邑,所有田地,乃至於人道所建設的各種各樣的工程設施,靡有孑留,儘數食儘。

這是負螽,介蟲之孽,是巫覡培養出來的蠱蟲。

於其時,或夫婦臨田大哭,攜手溺河;或哭罷歸,閉門自縊;或聞鄰家自儘,相與效尤,痛心慘目,難以儘陳。

但巫覡並不是針對這些凡人,實際上,釋放負螽隻不過是為了釋放地力,解放人道對天地自然的控製。

人道昔日操縱天時,控製地力,任由自己所願,將所有的東西都納入計劃之中,如今這些巫覡所做的不過是將被限製的天時地力全部放歸常態而已。

但如此一來,人道所進行的建設自然全都被破壞了,原本的物產從極度豐裕變成了食不果腹,乃至於饑荒頻發,眾人淚不能乾,淒淒慘慘,愁懷萬縷。

有婦懷數月嬰孩,走到街上,忽袖出一剪,將欲自刺,後以淚眼熟視抱中兒,遂大哭,擲剪地上,仍向前走。

又有魔頭趁機侵入,蠱惑饑民脫離人道,令其殺戮為事,其荼毒之慘,衣冠塗炭,所造固不待言。

各種災難也在誕生,真龍們為了疏通走水的水脈,掀起了一場場水災,大能者們的戰鬥動輒覆蓋許多個城市。

巫覡們甚至算下手輕的,畢竟巫覡目的性很強,死人隻是副產物,他們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屠殺。

妖族們更不講究,他們是在刻意屠戮,甚至有的妖族大聖宣言這是在毀滅人道的‘妖物養殖場’,以至於一次次屠戮之中,白骨被於原野,肝膽塗於草澤,疾疫傳散,橫屍滿路,無人埋瘞,臭氣熏千裡,爛汁滿溝洫。

人道軍隊調動頻繁,物資充作軍需,各種廝殺不斷。

戰場之上,荒原漠漠,野草萋萋,荊棘交纏,一望黃沙無際,本來都是城市,但全都已經被戰鬥餘波化作廢土。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災異出現。

廢土之上,骷髏暴露,堪憐昔日英雄,骨骼拋殘,可惜當年壯士。

陰風徐徐,惟聞鬼哭神號,寒霧陣陣,但見狐奔兔走,猿啼夜月,腸斷人愁,雁唳秋雲,遊魂消消。

路邊時常能見到有人吹起火種,焚化紙錢,望空哭拜一回,起來仔細尋覓,在戰場之上團團走遍,但見白骨交加,並沒一個全屍。

第一波衝突之中,忠良已先死,儲官耗儘,剩下的人無不恐懼,人人有退縮之心,個個有不為官之意,骸骨亂如麻,哭聲傳天地。

天下有生離之哀,家戶懷怨曠之歎,白骨成山,虛祭布野

人道那高貴的人性,在這裡得到了一次沉重的考驗。

物資充足,人人充裕的時候,那自然人人都是人,大家相安無事,每個人都是如此的高貴優雅,都是如此的刻苦努力。

那麼,當物資斷絕的時候呢?當魔念襲擾的時候呢?當戰亂不斷的時候呢?

所謂的人性,在各種現實中的考驗之下,在各種魔念的襲擾之中,各種道統肆無忌憚的傳播下,經得起幾次考驗呢?

或許對於高品修行者來說這不算什麼,但對於那些凡人呢?那些不入品的,或者八品九品的普通人,他們又能堅持多久呢?

不過,答案出乎預料。

饒是如此,凡人們腐化的比例也不到三成。

儘管三成已經能夠造成巨大的影響,但總歸是少數。

有地方官,編民夫為甲,製兵器自衛,背城死戰,言:“勝則東向圖大功,不勝則暴骨境內,大丈夫一生之事畢矣。”

後阻六千真龍前進一年零二月,蹴踐塵深二尺,兵儘矢絕,援軍不至,糧儘泉涸,人吸漚麻水以濟渴,多病下痢,相枕藉以死,然訖無一叛者。

亦有修行隱士,出山抵禦,被魔念所擾,令其倒戈,他察覺之後,噀血怒罵,至以魔頭怒不可忍,反生魔念,將其刃裂頸斷舌斬喉。

各路戰士,戰前身先,雖敗不屈,裂眥怒罵,被亂刃死。

人道之氣如此,各自所愾,勇往無前,或銜命出戰,或授職守土,或感激赴義,雖所處不同,論其捐軀徇節,則皆為忠義。

戰場之上,勝負不常,陷身俘獲,或慷慨就死,或審義自裁,多如牛毛。

又有蒼黃遇難,霣命亂兵,雖疑傷勇,終異苟免,況於國破家亡,主辱臣死,功雖無成,誌有足尚,不在少數。

夫世變淪胥,能以貞厲保厥初心,嬰鱗觸諱,誌在衛國,遑恤厥躬,及夫鄉曲之英,方外之傑,賈勇蹈義,厥死惟鈞,亦是廣多。

人巫之戰已經持續的夠久了,而這場戰爭足足有人巫之戰的十分之一,並且還基本都在人道本土上……

縱觀時空之中的所有人道區域——

天災人禍,倉廩匱竭,月支不繼,十室九空,甚而闔門饑死,相率投江,赤地無儘,難民流離,繈負相屬,欲歸無所,奄奄待儘,苟活者不過萬一。

能戰之士,肝腦塗地,所餘不過殘民遺老,無問郡縣村落,極目灰燼,所至殘破,民之扶老攜幼就食他所者,絡繹道路,其他父子、兄弟、夫婦至相與鬻為食者,比比皆是。

當然,也不全是毀滅的。

實際上,有屠戮的,自然也有救助的,很多大能者過來,隻是為了自己的一些目的,看見一些痛苦的,發發善心也是正常。

譬如佛道兩家,觀世音菩薩就在此處顯靈,而蕩魔天尊也下凡救苦,施粥舍藥之類。

也不是沒有係統性的救助,像是有些居養院、安濟坊之類的地方,道路遇寒僵仆之人及無衣丐者,便給錢米救濟,孤貧小兒可教者,令入小學聽讀,其遺棄小兒,也雇人乳養。

還有的大神通者,更是即降明敕,萬神奉行,先有黃光,如日出之象,照地獄中,一切苦惱,俱得停歇。

一些普通的仙神之流,也常常顯靈,譬如珍珠泉,便是有仙人運氣,讓地上湧出清水來,成了個泉穴,據說此泉千年不乾,百萬人汲取不竭。

但所有的這些,不過是杯水車薪而已。

李啟很清楚這些事情,不過他對此則沒有動作,他也沒有嘗試去救援。

說到底,所有的這一切,都隻不過是因為其他大能者所做的餘波,除非徹底終止這場大狂歡,否則救濟也隻不過是一時。

救人容易,但規避根除浩劫的根源,卻沒幾個人做得到。

號稱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根本沒資格插手進入其中,二品在這裡麵所能做的其實不多,她也隻不過帶走了一部分脫人向佛的平民而已。

其他大能者也是如此而已。

如今看著人道可憐,其實天下九地每次征戰,都一樣有人這麼可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