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承認眾生(1 / 2)

萬道長途 大腦被掏空 9499 字 5個月前

“我,和天魔,你都要吃。”阿彌陀佛如此說道。

這話說出來的時候,李啟都傻了。

吃什麼?

不是,阿sir,李啟想的隻是挖天魔一塊肉而已,阿彌陀佛想的卻是讓李啟吃掉天魔和自己。

他真的想讓李啟登臨一品嗎?

“我佛,你這可是……強人所難了,我做不到啊。”

“做不到,就隻有死,現在如今你沒得選。”阿彌陀佛如此說道。

“不是……”李啟很想說點什麼,但最後他還是放棄了。

他隻能歎了口氣,然後對阿彌陀佛問道:“所以,為什麼呢?你是覺得自己不死,眾生就成不了佛?和世尊如來一樣的看法嗎?”

“是啊,不是我這麼覺得,而是事情就是這麼,這中間的關鍵不是眾生愚鈍,而是因為,不管是魔,還是佛,追求的都是‘心’。”阿彌陀佛如此說道。

這點李啟沒什麼好反駁的。

佛魔,在某種意義上具備一致性。

他們都認為,這個世界本質上是可以被內心詮釋的,區彆隻是你如何去認知這個世界的心。

魔道認為,隻有自己的心是真的,其他人的心是假的。

而佛門則承認其他的‘心’存在,認為所有人的心都可以詮釋這個世界,心與心之間的溝通聯係,才構成了這個物質世界。

這也就是所謂的‘因果緣起’之說。

每個人的心,都是一個因的點,這條點因為時間的運動,就自然而然的變成了‘線’,這些線互相之相交,這些交點就具現為這個世界的萬事萬物。

這種交點,可以稱之為“緣”。

佛門的根本觀點,是“緣起性空”,其本意就是說這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緣而誕生出來的。有緣,故而有了一切你所見所聞所感的事物,有了可以觀察、可以總結、可以思考的規則,這種規則,就被世尊稱之為‘法’。

說佛法,佛法,其實說的就是這個‘法’。

在佛門看來,規則本身隻能是‘法’,而到不了‘道’的程度,而真正的‘道’,其實是無數的人的‘心’,這些心組成了因果之網本身,進而‘緣起’,由此發展成了整個世界。

世界,是由眾生的‘心’來決斷的,是眾生的心,結合起來,進而塑造了所有的一切客觀存在。

這個觀點和魔道雖然在根本上是一樣的,但在具體應用上卻天差地彆。

儘管物質世界本身是由心詮釋的,可……世上不止一個心,世上還有眾生。

而現在,阿彌陀佛已經察覺到了‘自顧自’的慈悲,終究是會影響到眾生的心。

或許,佛一開始就不應該存在。

眾生的心裡,不該有佛這個東西。

“所以,李啟,你一直都不認為心是真的,你也不認可佛的存在,對吧?”阿彌陀佛如此說道:“既然如此,那這就是你的機會了。”

他雙手合十:“吃掉我極樂淨土,抵消天魔的影響,否決魔道吧。”

“這樣的話,我會連佛一起否決的,而且我不一定成功,你卻一定會死。”李啟語氣有些凝重。

“否決掉佛,難道不好嗎?眾生覺悟,那便都是佛了,從來都不需要真的有個佛。”阿彌陀佛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否決掉佛,那樣最好。

阿彌陀佛覺得這樣最好。

因此,他遣散了極樂淨土,否決了神通一脈的最大成就,甚至希望讓李啟通過吃掉他與天魔,徹底否決掉佛魔之爭。

眾生自渡,不須佛渡。

有沒有佛,其實不重要。

覺悟與否,才是那覺世的大業啊。

李啟看著眼前的阿彌陀佛,似乎也能感受到對方的意念。

時間已經不多了,阿彌陀佛最後的力量也要逝去了。

李啟長歎一口氣。

誰能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個地步呢?

但既然事情已經如此,那便隻能豁出命去了。

“我不保證成功,這雖然是一品契機,但成功率太低了,我覺得懸,成功率連萬分之一的幾率都沒有。”李啟說道:“不過……就算這樣,我也隻能去試試了,隻是想問問,我佛,萬分之一的幾率,值得你拿命去拚嗎?”

“神通一脈是錯的,觀世音,還有我,地藏王等等,希望靠神通救拔眾生的修行者都錯了,既然錯了,那就要改。”

阿彌陀佛說完這句話,闔上雙眼,最後一絲力量也消散,化作了抵消天魔的力量。

李啟親眼看著一位一品放棄自己的力量逝去。

雖然總是說,逐道者隻希望看見自己的道能夠被證明,哪怕證偽也沒關係,起碼能夠走到道途的終點。

走錯了,也是一種答案,在九品分級法尚未出現的太古時代,不知道多少人走錯路,但走錯一條路,就給正確的路立了一個標誌。

話是這麼說……可真的看見了一位一品證明了一條路是錯的,然後逝去的模樣,讓李啟深深震撼了起來。

一品走錯了,所以他滿足的逝去了。

他可是一品啊。

但是,這時候就像是和普普通通的逐道者一樣。

那麼,整個時空之中,多少人是這樣的呢?

李啟到底看見了多少逐道者呢?

哪怕是二品的記憶,此刻開始回憶,也有些感覺數據龐大。

走錯路而不自知的敬燕。

自以為佛魔一脈才是正路,鄙夷其他道統的禪智和尚。

對人道堅信不疑的李烈騎。

猶豫在天神宿命和巫道之間的祝鳳丹。

覺得大道不存在,所以支持理道的王?。

地油界遇到‘一號’,雖然不知‘道’為何物,卻一心想要守護自己的世界。

為了親情放棄了逐道的陽真鉛。

柳參之,柳君逸兩兄弟。

為了學派而針對李啟的太學丞。

聖焰界的那位聖皇,以最後的武道神意對綠山神出劍,最後發出來的感歎是:“早已沒了血氣,也沒了膽魄,剩下的,隻有一些個‘放不下’罷了。”

還有嘎嘎,以及試圖統治聖焰界的綠山神。

自以為是的淩霄花神,還有看似惡毒,卻很有分寸的鐵海棠。

蛟龍統治下的蚌人。

烹海鍋。

魔王子,小天師這些天才,甚至還包括李啟的魔氣分身。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