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踏實實的山神牛黃,還有自己的女婿石頭。
人巫之戰戰死的邱直。
選擇抗擊人道的無歸之徒們。
因為懈怠修行,最後老死的老馬。
給李啟畫像的大小姐泠瀟。
獨自在仙天行走,打開天門的長攸。
母星被入侵的末瀧。
妖萬池界的那些水底顛倒的小人。
百越的小蟾,白狄,張幽,還有張幽的祖父,正劍宮的張瀾,為一腔義勇而戰死,沒有突破七品。
被自己的信徒所殺死的神,繭。
拉奇。
道心破碎的鳥。
不肯接受自己前世的劉政。
至今依然不知道自己是孫悟空還是六耳獼猴亦或者隻是一根猴毛的金猴。
那麼多,那麼多。
有多少人呢?
天下九地,又有多少呢?有多少種不同的文明,有多少不同的可能呢?
宇宙如夜幕,眾生如繁星,星空無比的澄淨深邃,橫貫天空的星河,無儘的閃閃繁星,構成了所看見的宏偉圖景。
偶爾,還會有一顆流星掠過,在天幕上留下一瞬間的燦爛。
阿彌陀佛現在就是這樣一顆流星。
然後,李啟深吸一口氣,用壓抑的聲音低吼道:“天魔……這世上,絕不止你一顆星星。”
是的,魔道是錯的。
魔道一定是錯的。
因為,李啟親眼見證了那滿天繁星,那眾生所組成的星河。
他看見最耀眼的流星劃破天際的那一瞬。
那是一品隕落的光。
這世上絕不是隻有天魔一個人是真的。
眾生,包括凡人和大能者們,他們都是組成這個世界的重要要素,這個世界,既不是全靠物質世界說了算的,也不是某一個人的心智所能決定的。
這世上沒有終極之道。
沒有能詮釋一切,宿命一般決定所有事物的終極決定者。
事物的宿命是自己決定的。
世界的發展,是眾生的互相乾涉而出現的。
萬物,眾生,所有的一切,你出一點,我出一點。
你改變一點,我改變一點,由此,這個世界便誕生了。
所以,高等智慧本身,眾生的‘心’本身,就是客觀現實的組成部分,這點是超越主觀意識本身的。
所有的道途,都是如此。
所以,沒有本體。
所以,沒有終極。
所以,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取代眾生本身,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取代那無數的高等智慧。
人不能代天,因為人和天都是世界的要素之一。
靈道追求的終極理念不存在,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展開形式。
天演沒有完美,適應所有的終極生物從根本上就不存在。
巫道追求的‘自然’是可用的,因為自然,就是這一切,這一切的存在形式,就是自然而然的。
道門的逍遙過於虛無,沒有實現的可能性。
妖物們的‘變化’太過狹隘,儘管他們承認所有客觀的存在,卻不肯承認所有主觀構成的客觀。
天神,尤其是昊天,反而做的不錯,昊天所想的,也是要一個眾生構成的世界,這個世界是由不同的主觀構成的客觀,和李啟所得到的答案類似。
天魔想要否認這些,天魔不想要一個眾生構成的世界,他要以自己的意誌決定所有的事情,萬事萬物都是天魔自身,天魔才是一切的最終,一切的答案。
李啟不會接受這樣的答案的。
天下九地之間,李啟在看見了阿彌陀佛逝去的時候,似乎領悟到了屬於自己的答案。
是啊,從一開始,李啟就想要承認眾生的存在。
但想要承認眾生的存在,就脫不開物質世界的客觀基礎和主觀認知這兩個點,而且,他必須足夠了解物質世界的客觀基礎。
換而言之,你必須在科學和數學上探索到一定程度,才有足夠的底蘊去支撐你探索世界的客觀基礎,否則的話隻是無稽之談。
你都不了解這個世界,你如何去探索這個世界的具體構成呢?
你得首先知道這個世界發生了什麼,確認這些發生的事情,對這個客觀世界有一定程度上的認知,才能夠卻判斷這中間的關係。
而這個認知世界的過程,就被眾生普遍視為對真理的探索,對科學的提升,而這種提升反應到技術上,那就是科學技術和術法上的提升。
而對主觀認知上的探索,則觸及到了另外一個層麵,這關乎於你自己的‘心’是如何認知這個世界的,是通過怎樣的方式去詮釋你所看見的客觀。
當主客觀相統一的時候,‘道’就浮現了出來。
李啟對科學技術,術法上的探索,已經超越了大部分凡人,這就是‘技術’的力量,凡人搞不清楚的公式,他早就已經明晰,凡人們無法控製的技術,他早已能夠掌握。
在有了對現實世界的認知基礎之後,他才逐漸步入到內心的世界,開始探索自己的主觀意誌以及眾生的主觀意誌在客觀現實之中的地位。
如今,在目睹了阿彌陀佛的滅亡,又汲取了天魔的一部分肉體,李啟覺得,是時候真正的承認眾生了。
是時候承認這個世界眾生的主觀意誌,以及客觀現實之間互相影響的答案了。
正如同李啟曾經所領悟的一樣。
我自己的主觀,是旁人的客觀,旁人的主觀意誌,在我看來就是客觀發生的事實。
眾生各自拉出一條線,以自己的主觀來認知自己的時間,構成了外部世界的客觀時空,他們雙方以各自的相對視角,得到了屬於自己的相對時間,
宇宙中所有的基本單位就是在時間中凍結的一個個‘實在’,每一個‘實在’都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基本單位,包含了宇宙曆史的不同可能性。將一個個‘實在’排列起來,就會看到宇宙中所有‘實在’的活動,也就是在描繪宇宙的曆史,宇宙的現在,以及宇宙的未來。
這些‘實在’所在的位置,所在的時刻,他們產生每個變化,就會誕生一切生靈所看見的完整宇宙。
那麼,怎麼承認眾生呢?
很簡單。
李啟隻能超越主觀時空……
顯而易見的是,他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