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越地帶和唐國的交界之處。
此處已經被大神通隔絕,外界對這裡一無所知,也無法乾涉此處。
好在,天下的天道依然規製此處,三品在這裡決不能大打出手。
要打,就去域外打,域外的無邊曠野任由你們發揮。
若是真讓六個三品肆意揮灑自己的力量,天下本身或許不會有什麼損傷,但地表的生態圈估計是要被洗一遍了。
天下的本質相當堅固,哪怕被洗一遍之後,過去一段時間之後也會自然生發出新的生態圈,會有嶄新的物種誕生。
但其他人肯定不會容許這種事發生的。
所以,這六個三品依然保持著相當的克製,他們的出手之間的雖然精妙繁複,一舉一動皆有天理周流,無窮道韻覆蓋,但殺傷範圍卻保持在千丈之內。
千丈之中,那座雄城,八門內開八門,內八門又開八門,往裡再開八門,一重套一重,無窮無儘,不知有多少重大門,層層疊疊,不管任何攻擊攻入其中都隻會陷入無窮無儘的循環,根本無法脫出。
然而,祝鳳丹隻是微微一皺眉,觀察了一瞬那座雄城。
守地一萬六千尺,積尺得二千六百六十六步,餘四尺。
積步得七裡,餘一百四十六步四尺,以營四麵乘之,一麵得地一裡,餘三百六步四尺,占地一十八頃七十畝,餘一百四十三步五尺三寸三分。
休門主一居子,生門主八居艮。
傷門主三居卯,杜門主四居巽。
景門主九居午,死門主二居坤。
驚門主七居酉,開門主六居乾。
置八門,布三奇、六儀,為陰陽二遁,總一千八百局。
如此一來……也不算很多嘛。
雖然看似這裡麵有生門和開門,正常來說惟從生、開二門進者則吉,其餘皆凶,但是這雄城,八門皆凶。
看似沒有半點破綻,實際上卻逆反了天理。
天理循環,極陰生陽,陽極生陰,絕死之路定有一線生機,大盛之世亦有暗藏陰霾,這是世界周流的道理。
這雄城看似毫無破綻。
但最大的破綻,就是他看起來‘毫無破綻’。
抓中了這一點,祝鳳丹五指輕點,無數道韻從中蔓延而出,共同構建出了一個反向的‘雄城’。
這並沒有對方那麼精密,但在韻味上卻和對方完全相反。
陡然之間,那座雄城開始劇烈顫抖。
你既無‘生’,那我就給你添上。
一座無死之城,頓時聳立。
異性相吸,兩座道韻完全相反的雄城,其中的道韻直接因為互相吸引而潰散出來。
兩邊的道韻交融,恰似陰陽合一,不可遏製的融合在一起。
若是這是一座完美的無死之城,那麼融合會進行的很順利。
但很可惜,這是假的,是臨時構造的仿冒品。
那道門地仙皺眉,馬上抽身而退。
不過已經晚了。
陰陽融合的速度隻不過刹那,頓時因為不能夠嵌合而產生了衝突。
陰陽相合變成了陰陽相衝。
這直接導致了那座雄城開始反噬。
若是持續下去的話,受傷不至於,但灰頭土臉,吃個小虧是必然的。
“夠了,停下吧。”旁邊的一個至人突然說話了。
至人者,以心代天意,口代天言,手代天功,身代天事。
口代天言,言出法隨。
陰陽交纏的法則,頓時失效。
失去了這一法則的存在,那些道韻也就自然恢複,重新化作了先前的雄城,但是再無互相影響。
另一位至人則往前了兩步,隔開了戰場:“既然要談事,何必咄咄逼人?祝鳳丹你確實是奇才,沒想到道門手段你也略懂一二,但你再強,也不可能以一敵四,還是收手吧。”
然而這時候,那名叫雲方的老者大巫卻開口了。
他一臉溫和的對著那四位之人:“祝老三打你們三個還是綽綽有餘的,我這把老骨頭不擅爭鬥,但拖住一個也不算什麼難事。”
看起來溫文爾雅,但這時候卻表現的很強硬。
畢竟大巫們都不是蠢人。
自己的性格是怎樣無所謂,那都是私底下的時候。
當事情拿到了台麵上,那就得以大局為重,哪怕囂狂如祝鳳丹也是如此,否則巫神們再寵溺他,也少不了去歸墟待上億年。
麵對兩倍於自己的同階對手,祝鳳丹和雲方竟然隱隱壓住了對方一頭。
而對麵領頭的那位至人歎了一口氣。
怪不得負責這一塊的巫神會隻讓這兩個人過來。
早就聽聞了祝鳳丹的名頭,今日一見,名不虛傳。
不過,還是那句話,尚書令大人讓他們來,不是為了打架的。
卻見這位至人搖了搖頭,然後,從懷中拿出一個銀白色的卷軸,然後拉開,開始宣讀。
雲方和祝鳳丹同時凜然。
那卷軸打開之後,是一封長卷,透露出宏偉的道韻,難以置信的壓製力,讓他們兩個都無法抵禦鋒芒!
二品,這是二品的手書!?
唐國為了這事兒,出動了二品?!
大巫的觀察力相當細致,他們很快認出了長卷上散發出來的‘印璽之氣’。
這是無法作偽的印璽,代表了唐國朝廷一位二品大員的親筆文書,自有唐國朝廷為之背書,是天下最可信的東西之一。
唐國以律法規矩立國,規矩滲透在每一環,包括父子孝道,人人信道,都是如此,但凡唐國官員下手書,蓋印璽之後的文書,隻要在對方的職權範圍內,就定然不會違諾。
所以,當一位二品大員的手書降臨於此的時候,就連兩位三品大巫都保持了最基本的尊重和敬畏。
卻見那至人開始宣讀其上的文字:
“天運循環,中原氣盛,億兆之中,降生聖人,啟人道之始,故自古帝王臨禦天下,皆中原居內以製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原,未聞以夷狄居中原而製天下也,古未有之,今未有之,往後至終末劫,亦不能有之!”
“日月之行,乃天道規矩之始,往日如常,今日如常,過後亦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