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父子之辯(上)(2 / 2)

萬道長途 大腦被掏空 9550 字 11個月前

“日月真鉛鼎事關日月之行,巫神山地處蠻荒,自當以中原為準,所能獨立之因,無非禹貢以為荒服,所以中原棄而不臣,示以羈縻,達其聲教,苟欲愛人,非求拓土。”

“石田得而無堪,雞肋啖而何用?而蠻荒之眾不以為恩德,反自恃己力,不思教化,強兵黷武,惟在抗心,無有長策,猶火將自焚也!”

讀到這裡,兩個大巫的表情各不相同。

這前置話語的意思,他們都很清楚。

這就是說,前麵吹噓了一番唐國的情況,聲明天下當以中原為尊,你們不過蠻夷罷了。

而現在,唐國出手,是要穩定天地日月的運行,你巫神山意圖阻礙此事,安的是什麼心?

典籍《禹貢》中說了,巫神山是一塊蠻荒之地,古代的時候就被中原放棄了,隻采用羈縻政策,承認當地土著的地位,然後傳播理念,讓當地人服從中原朝廷的教化,能夠以仁愛之心對待中原王朝,這樣就可以了,不要求這個地方一定要歸入中原版圖之內。

因為這個地方實際上就是‘石田得而無堪,雞肋啖而何用’的地方,身為中原的唐國根本看不上這裡。

但是區區這個窮鄉僻壤,竟然敢大著膽子,憑借有幾分蠻力和中原叫板?你是不是傻了?想要玩火自焚不成?

雲方是麵露苦笑,搖了搖頭,眼神中隱隱透著無奈和‘還是這樣’的表情,但也沒有往心裡去。

唐國,向來如此。

自詡為天朝上國,將天下的其他八方都視為蠻夷,他們甚至從不稱呼自己的國號,那都是彆人稱呼的,他們的自稱,永遠隻有‘中原’和‘中國’。

雲方已經習慣了這樣,所以並沒什麼特彆的反應。

不過,祝鳳丹卻明顯嗤笑了一聲,眼神裡全是不屑。

但是,畢竟是二品的手書,他也不敢輕易打斷,隻是等著對方念完。

之後,那至人繼續往下誦讀:

“蠻夷自擅,不討之日久矣,莫以天朝之優容而自恃,若有再犯,天兵即降,勿謂言之不預也。”

“然則至尊心念,日月行路之事重大,不可不慎,有賢人言之:修身者,智之符也;愛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義之表也;恥辱者,勇之決也,中原雖強且大,然以規矩修身,智仁義勇兼備,非是霸道,實乃王道,便不以暴力行事,願聽諫言,共商行路。”

“噗……”祝鳳丹聽到這裡,沒憋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因為,這一段話的意思是:你們這幫蠻夷自己搞事已經很久了,我們也很久沒有敲打過你們,但千萬彆把我們對你們的寬容當成你們驕傲的資本,如果你們再搞這種事,我就要派人來打你們了,到時候可彆說我沒警告過你。

警告完之後,這位二品馬上話鋒一轉,又換了個語氣說道:

“不過呢,至尊心裡掛念這件事,日月行路的事情又特彆重大,所以不能不慎重。”

至尊,就是人皇。

整個天下,被臣下稱為至尊的,就隻有那位皇帝陛下,其他人膽敢用這個稱呼,那就是至極的僭越,晚上睡覺的時候絕對會有天雷落到頭上的。

這裡就是說,至尊掛念這件事,我也就不和你們計較前麵的事情了,畢竟,有賢能的人曾經說過:

自修其身,是有智慧的憑證。

能夠憐愛彆人,這是行仁德的開始。

取和予是否得當,這是衡量義與不義的標誌。

對恥辱采取什麼態度,就可以看出人是否勇敢。

我唐國智仁義勇兼備,不是那種天天打人的強盜,關於這件事呢,就不會無腦以暴力來解決,我們作為智仁之地,願意聽聽你們巫神山的意見,看看你們有什麼說法。

祝鳳丹一臉嗤笑模樣,不過雲方卻對此並沒有太驚訝。

對唐國而言,這一切都很正常。

臉麵是他們最看重的東西。

天下除了中原之外的八方,都會有一些小勢力或者小國家,對唐國稱臣納貢,每隔一段時間就派遣使者去唐國。

通常來說,這些人都會得到價值十倍以上自己貢品的‘賞賜’。

他們納貢的東西,唐國根本看不上,隨手灑出去的一些賞賜,就是他們難以尋求的寶物。

要的就隻是一個臉麵而已。

反正對唐國來說,沒差。

所以能有這種態度,在雲方來說,已經是對方服軟的結果了。

真想讓唐國在正式場合開口認錯或低頭……

沒可能的。

曆史上從未出現過這種情況。

曆代人皇,隻有一位隻下過一次‘罪己詔’,已經是不知道多少年歲前的事了,而且對象是對自己的臣民們,是向所有國人認錯。

至於對外人……

哪怕是最落魄的時候,被叛軍協同外部勢力,裡應外合,一路奇襲打到了長安,他們也沒服過一次軟,也沒低過一次頭。

最終那一戰,當時的人皇崩碎龍脈以絕後路,統帥六百萬最後的禁軍鐵騎,麵對千倍於己的敵人,硬生生逆轉了局勢。

那時候,所有人都覺得人道此後必將一蹶不振,畢竟連壓箱底的龍脈都碎了,氣運已然斷絕,換做是人,那就是道途斷了,往後還能如何?

但還是那位引起叛亂的皇帝,在那一戰後,對所有國民下了罪己詔,此後勵精圖治,不過兩百年,中原英才輩出,迅速恢複了元氣,以及其可怖的速度重回天下之巔。

再之後,他心力枯竭而死,傳位於太子,也就是現在的人皇。

唐國也一直昌盛至今。

不過對巫神山而言,這就不是什麼好事了。

那位三品至人,宣讀完畢,收起長卷:“尚書令親筆手諭,不可能作假,所以爾等自可相信天朝誠意。”

兩位大巫聽完,對視一眼。

看見祝鳳丹沒有交流的欲望,雲方這位老者主動站出來。

他倒是很相信唐國的信譽,畢竟對方雖然霸道,但確實從未違諾,言出必行,信譽這方麵堪稱是道德模範了。

就連巫神山都經常玩弄一些詭詐手段,但他們是真正的一個都沒有。

“誠意,我們自然是信的,隻是……對於文書的一些內容,雲某尚有些疑惑。”

“人道脫胎於巫道,二者本是同源,關係猶如父子。”

“唐國重視孝道,難道你們的孝,就是稱呼親父為‘蠻夷’?”

雲方這話一說,祝鳳丹頓時捂嘴憋笑。

而那邊三位至人頓時怒目圓瞪,同時看向雲方!

然而,他們卻憋著說不出話來。

因為,雲方某種意義上,並沒有說錯。

人道,本就是從巫道中發展而來的。

往前回溯至混沌初開,一片大荒之時,在那原始洪荒的時代,人道尚未誕生。

那時候,護持‘人’這一新生種族的職業,便是‘巫’。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