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鳳丹一臉煩躁,看著雙方互噴。
雖然引經據典,辭藻華麗,第一次看的人估計會覺得雙方都文采極佳,但對於祝鳳丹來說,實在是有些無趣了。
這樣的爭執……
巫神山和唐國不知道進行過多少回了,不過爭執多少回也沒用。
道統之爭,怎麼可能扯出結果?
不如直接上手,打一頓。
不過……
對方有二品大員的手書……
在唐國,就連官職都是九品製,人道有特殊法門,以王朝氣運為引,任職到幾品,你就可以晉升到幾品。
比如這位尚書令,是二品大員,所以,他的修為也自然會提升到二品。
雖然隻是暫時的,而且對比普通二品要弱,但卻是半點沒有虛假的二品。
等到卸任之時,這些修為會自然褪去,留給下一任繼任者。
這根本就是匪夷所思的手段,不需要修煉,沒有任何負擔。
隻要你任職到某個官位上,有人皇的長卷大印誥封,那麼你就可以立馬擁有這個官位的品級和所需要的所有神通。
當然,這些神通和品級,都是這個官位所擁有的,而不是官員有的,一旦卸任就會消失不見,而且任職時間也有限製。
其實大概原理和沈水碧那個陣法類似,官位是一台高達,官員是高達的駕駛員。
不管是誰上去都能駕駛高達發揮能力,隻是根據駕駛能力的不同會有所區彆而已。
這一係列的措施,導致唐國有一個很奇異的現象,那就是高端戰力總數不變,但人卻不停的換來換去。
所以,祝鳳丹很看不起這些流水的唐國官員。
不過,除了這些流水的之外,還有一些真正的強者,靠自己能力修行上去的。
他們有些也待在在官府之中任職,有自己的官位,平素裡隻用自己職位的神通和能力,但實際上真實修為可能比自己的高達要強得多。
另一些,那就是江湖高手,鄉野遺賢,大內侍衛之類的人,也不容小覷。
不過……眼前這幾個三品,除了那個道門地仙,都是靠官位提升的品級。
兩位護軍勳,官職從三品,掌管宮廷禁軍,應該是人皇的親信。
還有一位領頭的尚書左丞,就是念方才手書的那位,也是從三品,為尚書令及仆射的屬官,掌尚書台錢穀等事。
至於那道門地仙,就是貨真價實的三品,也不知道怎麼會摻和進來的,道門和唐國依然和以往一樣相輔相成嗎?
明明道門洞天羅浮山都被毀滅了,道門在想什麼?還是說當初斷絕羅浮山一脈,其實道門也插手了?
為什麼?隻是因為日月真鉛鼎?那大可不必吧,道門拿不出其他二品法寶了嗎?到時候跟她換一換不就行了嗎?
祝鳳丹一邊在旁邊觀看他們唇槍舌戰,一邊腦子裡思索著背後隱藏的事情。
到了後麵,甚至就連扯皮停止了。
約莫數個時辰之後,引經據典的內容結束了,下麵該上手了。
卻見兩方端坐在原地,不再言語,四周道韻翻騰,講述著對普通人來說近乎無窮的信息。
這是超脫語言的語言,隻要能夠感知到‘道’的存在,那麼道韻就可以用這種方式傳達難以置信的信息含量。
這就是在‘論道’。
既然一句兩句言語上說服不了對方,那麼更有說服力的方式就是論道。
這些道韻,甚至可以精確的展現出一種未來,一種經過推演而得到的未來。
論道,就是通過無窮的道韻計算推演,如此來決定誰才是的‘對的’。
說白了,就是你我各執一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那麼不如把自己如何得出結論的細節全部展示出來,所有人都可以看見某一方的推演過程,就像是擺在明麵上的公式,誰的推演更有說服力一目了然。
這種論道,一般不會有決定性的勝敗,因為歸根到底都是概率,未來並不確定,哪怕一邊勝率是九成,但也有一成不確定的因素存在,所以隻能用來分高低,而難以分出勝敗。
但論道所展現的信息量實在是太大,大到四品以下的人看見就會腦子爆掉,所以隻能用於這些高階修士互相之間溝通交流了。
這一論,就是整整四個時辰。
祝鳳丹百無聊賴的坐著等,看著雲方以一敵四。
隻是,突然之間,他站起身,看向遠方。
那裡……是百林國?
這個動靜,自己那個徒弟在行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