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擔心也沒什麼用,大巫的事情,他有什麼辦法?
車子再次發動起來,前方的真龍慢慢騰騰的跑動起來,然後很快在特定的地方起飛。
路上,發了一整天呆的鐘明樓,竟然真的交了一份報告出來!
也不知道他是什麼時候寫的。
大巫收起來,也沒看,隻是頜首示意收到了。
鐘明樓於是退後,從頭到尾兩個人一句話都沒說。
車子繼續飛在空中。
這時候,大巫突然說話了:“四位,坐過來吧,出發之前,我和你們說點事情。”
李啟等人趕緊挪凳子,搬到了他的麵前。
等都坐穩之後,那位大巫環視一眼,開始說話了:“這次來太學留學,具體什麼原因就不方便說了,不過唐國也有三個人前往了巫神山進修,所以這次機會並不是白來的。”
“巫神山和唐國這次互換了一些年輕人,明麵上的原因是為了增進交流,促進雙方友好,不過實際上大家都知道不太可能,但是,這卻是一次讓你們這些年輕人成長的機會。”
“不管是巫神山書庫,還是太學,都是我們雙方平素接觸不到的機密位置,你們最好珍惜這次機會,多學點東西回去。”
“懂得越多,知道的越多,未來的路就越寬,越不容易走成斷頭路,這對你們來說算是天賜之機,如果浪費了,以後你們會後悔的。”
四人一齊拱手:“謹大巫言。”
然後,那位大巫繼續說話,不過這一次是對著李啟說的。
他說道:“公子啟這一次脫離隊伍,擅自行動,所以我讓你自己去考試去爭入學機會,若是失敗,那你自然失去了這次機會,隻能離開太學,在唐國虛度時光,如果成功了,那之前的事情就一筆勾銷,就當沒有發生過。”
“你的師父是祝鳳丹,所以你做些荒唐事我也能理解,但這裡畢竟是唐國,收斂些,不要搞出什麼大事來,不好收場。”
李啟汗顏。
什麼叫‘你的師父是祝鳳丹,所以你做些荒唐事我也能理解’?
阿sir,我很靠譜的啊!
不過,雖然心裡這麼想,但這時候也不是辯解的時候,所以李啟老老實實點頭回答:“啟銘記在心。”
“公子客,你最為沉穩,我不擔心你,公子嶽,我知你心中不滿,不過,今晚宴席之後,你應該就會想要待在唐國了,所以現在按捺住,彆太焦躁了。”
叮囑完這兩位,他又看向鐘明樓。
“至於公子明樓……恩,我也沒什麼可以說的,你的路,你自己最清楚,想來不用我多言。”
“話就說這些,今晚的宴會對你們來說很重要,表現好些。”
說完這些,他站起身:“出發吧。”
原來,言談之間,目的地已經到了。
下車前去,卻發現自己等人已經到了那條貫穿長安的大瀆中央。
先前來到長安的時候,就看見過這條巨大的大河,足足有八百裡寬。
這麼大的河流,有點河中島也是很正常的。
自己等人的落腳點,就在這河中央的一座島上。
這座河中島橫豎五十裡,占地不小。
其上建築華美,鋪張奢侈。
煌煌仙宮,隱隱神音,舞榭歌台,儘演蟠桃樂府。
華燈綺彩,綿亙長衢,火樹熒動,光明徹夜不息。
不過李啟等人畢竟都是見過大世麵的,也不會被這點裝修就嚇到。
一行五人沒有侍從,就這麼直接從車上下去,落到了地麵上,然後一路自然的走進去。
一路走進這島中央的建築之中,已經早早有人在這裡等候了。
有一些侍者引領眾人,過謁三台,看見路旁有蒼鬆野鶴,落落昂昂。
再往前進,草木鳥獸繁息茂盛,桃蹊李徑,翠蔭交合,金猿青鹿,動輒成群,花卉草木鳥獸魚蟲不知其數,數之不儘。
周環四十裡,構築亭殿,曲屈盤旋,廣袤數千間,窮極人間華麗。
又往前進,來到一座大殿處。
這裡熱鬨非凡,有舞姬,有樂師,還有一些唐國的紅袍官人,以及白天見過的那位紫袍公卿也在。
在場僅有的兩位三品之一,鴻臚寺卿。
大殿旁邊掛有對聯,上書:
左聯‘河上風煙光可愛’。
右聯‘醉鄉天地就中寬’。
橫批‘仙宮深處’。
李啟環顧四周,翠簾開明,遠遠眺望,簷迥鬆蘿映,窗高明鏡臨。
那明鏡刺的李啟一陣眼暈,感覺法力都被人壓製了。
……是法寶?
頂著明鏡的壓製,五人一路走到屬於殿前。
有禮官大聲唱名:“巫神山使節到!”
然後,又有人上前來引路。
大巫坐上席。
李啟等人則被引到了旁席坐著,而且似乎被刻意岔開了,沒有坐在一起。
李啟看了看自己旁邊。
一個人都不認識。
等到自己落座,宴席正常開始。
隨著一聲鑼響,禮官唱喝,頓時場外飄來許多菜碟碗筷,各自飛到不同的桌子上。
再看,又有許多精氣飛進來,落入碟中,化作佳肴。
刹那間,一席之中,各類水陸珍饈,多至數十種,熱氣騰騰,宛若新出。
這時候,位於主位上方的鴻臚寺卿站起來,奉觴送酒,給其他人敬酒。
自然,李啟雖然不喜歡喝酒,但也立馬和其他人一起舉杯。
這就算是開席了。
開席之後,就該是主位致辭了。
大家也沒著急吃飯,而是看著鴻臚寺卿,等他說話。
卻見這位紫袍公卿看向那位巫神山大巫,對他說道:
“我聽聞百越敗亂,遭離盜賊,人民饑餓,不聞雞鳴狗吠之音,彌先生想必是從未見過這長安盛景吧?”
李啟捂臉。
壞了,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