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啟要閉關。
不管是巫器蠶,還是那個洞天的詭異,他都暫時不想去管了。
靈光一閃的李啟,現在隻想抓住這一絲靈光,讓他對道的理解往前更加推進一步!
李啟開始了自己的閉關。
不過不是閉死關,他隻是削減了自己學習其他東西的時間,暫停了巫器蠶的研究,將所有的精力放在了兩件事情上。
一是每天正常去上一節兵家課,至於其他的課程都暫時放棄了,等以後再慢慢補吧,反正也不難。
二就是回來研究思考要怎麼探索這個界限的存在。
李啟設想了幾個實際上的探索驗證,外加上他自己也開始悟道,思索背後的原因,試圖總結出一條當前可用的規則。
所謂悟道,實際上就是根據已有的發現,總結可用的,適合的規律。
李啟不指望自己發現絕對真理,直接一步到位,正確認識無限發展的客觀世界,比如發現正方形公式這種。
但他希望這一次,起碼要做到,對特定事物的,在一定程度和層次的,近似正確的認識,則有這樣,道才能夠為自己所用。
就這樣安排了自己未來一段時間的目標,李啟開始了行動。
首先,他用很多的氣進行嘗試,用這些氣逐漸一點點的凝實,觀察氣逐漸成為物質的那一瞬間,找到中間那個界限。
這是個苦力活兒,不同的氣,這個界限似乎不一樣,而且極其難以察覺,經常的是把這些氣堆疊,疊著疊著,突然就變成物質了。
怎麼變的,什麼時候變的,根本察覺不到,哪怕調動真知道韻觀察那一瞬間的反應,也找不到。
化虛為實的那一刹那,沒有任何蹤影,他就是這麼突然的從氣變成了物質,具備了實體的存在,能夠開始影響其他物質了。
也抓不住具體的時間,李啟的感知可以精確到毫秒級,但也隻能精確到毫秒級,中間的變化沒有半點的蹤跡,既沒有什麼前置反應,也沒有後續變化。
而且,這個東西,他沒有共性。
水氣,山氣,火氣,李啟嘗試了裡裡外外一百多種不同的氣,他們每個所需要的時間都不一樣,甚至同樣的氣,這個界限似乎是可以變動的,兩次相同條件下的測試,他們凝聚成物質的時機都不一樣。
這個界限,就在那裡,就放在那一刹那之間,可李啟就是觸碰不到,也觀測不到具體的過程。
這讓他心裡不斷上火,痛苦莫名,卻隻能接著去嘗試。
找不到這些氣變成物質的共性,自然也就分析不出什麼規律來,更遑論找到背後的‘道’了。
李啟也想過從彆人的典籍中尋找這件事的答案,既然自己做不出來,那就乾脆去抄作業算了,說不定典籍裡有呢?
結果他翻了一大堆典籍,找了無數的資料,都找不到半點有關的記載。
這種‘界限’,虛與實之間的界限,好像被人從典籍中抹去了一樣。
李啟甚至去思考了沈水碧身上的術法,她是五品,或許懂得更多,術法上或許也有對這方麵的應用。
這麼一思考,果然找到了端倪,因為李啟發現,沈水碧經常用太陰之氣凝聚出一輪實體彎月,懸掛在自己身邊,用來施展術法。
可是,他反複複盤了幾次,也找不到這輪實體彎月的重點在那裡,到底是怎麼凝聚出來的,背後的關節是什麼。
最後,他甚至準備直接去問兔子,看看她能不能點醒自己。
但不知道為什麼,終端暫時連接不到兔子了,隻聽見她的留言,說讓李啟過一段時間再找她,她在忙。
李啟也沒辦法,隻能過段時間再說。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轉眼之間,就過去了半個月。
這半個月,李啟感覺自己頭發都要白了。
他閉關的這半個月,每天的時間都安排非常的規律。
早上起床,開始思考,收集數據,試圖‘悟道’。
傍晚,兵家課開課,他就去上一個時辰課,然後再馬不停蹄的跑回來,繼續悟道思考到深夜,睡覺,第二天繼續。
這半個月一直如此,吃飯都是隨便解決的,反正也不重要。
又是新的一天,李啟扣著腦袋,揪著頭發,恨不得錘桌子。
他大聲怒罵道:“他奶奶的……這要怎麼總結規律?測試了六百多次,一次結果相同的都沒有!”
沒有共性,就沒有規律!
總不能這個界限是個變動值吧?
如果是個變動值,那是不是就說明自己之前的靈光就是一坨屎?
還是說,變量太多了?
變量太多了,影響這個界限不斷的變動。
那自己還有多少變量沒有排除?
是附近的環境影響的?四周的地脈有沒有影響?甚至自己的觀測有沒有影響?是真知道韻的擾動,亦或者天下天道的壓製?
可以懷疑的變量太多。
“一個一個試吧,每次減少一點,或許有可能是某些變量的聯合影響。”李啟揉了揉太陽穴。
他對此根本就沒有思路。
沒有思路,帶來的結果就很簡單。
那想要得到答案,就窮舉吧。
一點一點的試,總能找到的。
李啟繼續勞作,投身於這個工作之中。
今天也是毫無收獲的一天,除了排除了一些錯誤答案,基本上算是白忙活了。
然後,去太學上學。
隻上一節課,那就是兵家課。
主要是應該會有涉及到這方麵的東西,而且李啟也在分出一部分精力去探尋真知道韻感受到的異樣。
隻可惜,到現在也沒有任何的成果。
哪怕是在路上,李啟也在思考這些問題。
巫神山的其他公子已經很久沒見了,也不知道他們在忙什麼,但李啟也沒準備去找他們,畢竟大家各有各的事情。
就在他走著的時候,突然,有個人拍了拍他的肩膀。
李啟抬頭一看,發現是柳參之。
“李兄,忙完了嗎?巫器蠶那邊……”柳參之說道。
“抱歉,柳兄,我這邊還沒頭緒,下個月,下個月一定。”李啟立刻說道,然後繼續埋頭往前走。
柳參之滿臉無奈,他也無法。
李啟這魔怔的狀態持續太久了,和之前那個彬彬有禮,滿腹經綸的巫神山公子差距著實有點大。
而且,因為李啟最近的罷工,導致巫器蠶的研發進度也差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