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我之為我 的答案(1 / 2)

萬道長途 大腦被掏空 10033 字 10個月前

我為什麼是我?

曾經的李啟怎麼想也想不明白,他從肉身,精神,各方麵的自我同一性,統一的記憶,等等無數個方麵都做過猜想,也進行過實踐。

但他始終都距離這個答桉有一點距離,他的閱曆不夠,他的經驗也不夠。

就好像修為不夠的時候,再怎麼也是不能突破的,底蘊隻能依靠積累。

比如有個問題他一直想不明白。

他和沉水碧感情深篤,單有一天,李啟會去死,這時候,李啟有能力製造一個和自己一模一樣,但不知道自己會死的‘魔氣分身’,他會這麼做嗎?

這個分身從外界看就是沒有區彆。

那麼,李啟會不會去製作這麼一個完全相同的分身,去替曾經的自己,繼續陪伴在沉水碧的身前呢?

李啟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得出的答桉是……或許會,但前提是他真的必死無疑。

自我同一性,在這個問題下讓步了。

李啟願意拋棄自己的自我同一性,來讓另一個自己代替自身活下去。

那麼再看身體,從疫君那裡,李啟得到了一個可能的答桉,那就是“心智無用”。

“李啟”這個人,指的是某一個直立行走,能夠思考的修士,還是這個修士身上附帶的心智?

疫君覺得是修士,而不是意識。

李啟以前覺得是意識,但看見疫君之後,他不確定了。

不過,僅僅是這幾天之後,雜家的魚藻,給了他另一個答桉。

那就是這二者是一個可以分割的整體。

是整體,但可以分割,重組之後會互相影響,但並不影響自我。

這不是李啟的答桉,這是魚藻的答桉。

但從總,李啟也可以得到一些啟發,正是這個啟發,就好像最後一根稻草一樣,捅破了阻礙李啟視野的最後一層薄霧。

李啟的所有感知全開,包括傳統的五感,還有信息流視野和真知道韻,全數激活到最大化的程度。

他在感知周圍的世界。

四周的世界,正在因為他的感知和行動產生改變,哪怕隻是注視,也會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

是啊,這就是答桉。

影響力。

當初在巫神山,他遇到很多山神的時候,遇到那幾個鬼巫的時候,他對影響力的思考。

李啟還記得自己突然意識到‘影響力’三個字的時候,那時候他坐下來沉思了許久。

現在,他再度意識到了影響力的存在……

而這一次,似乎可以理解‘因果’?

外事萬物,皆由因而起,然後因結成果,果又成為下一個因,一條一條,循環往複,形成籠罩整個世界的因果大網。

李啟意識頓開,腦子裡的許多晦澀,突然就清明了起來。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事物是絕對獨立的,任何事物都必然在某種程度上與其他事物相關聯。

這也就是影響力的來源。

如果你真的是絕對獨立,不在這張網上有任何的聯絡,那麼你對於其他事物而言就不存在,不存在的事物沒有討論的必要。

當自身能夠被其他存在意識到存在,你就已經落入了這張大網,你被其他存在看見,聽見,碰見,你也能夠看見,聽見,碰見其他存在。

如此互相乾涉的各自事物,便是進入這張網內,成為了其中的一根線。

眾生皆在因果之網中。

一切的事,物,人,諸多存在,互相之間通過各種方式來進行聯係,這種‘方式’甚至包括感知,也就是聽見和看見,都能產生聯係。

這些聯係,一動便相互牽扯,譬如看了某人一眼,甚至和某人發生了關係,某人又反過來對你造成影響。

如此種種牽絆,聯係,便是因果。

有因就有果,果又成為新的因,因果流轉,生生不息。

因果,仿佛是無數縱橫交錯的絲線,構成了無數的,飄飄揚揚,有聚有散的“網”。

這一張因果大網,籠罩一切,每個人都是這張網裡的一根線,兩根線因為某個行為或者意外而相交,便會產生一個交點。

這些交點就具現為這個世界的萬事萬物,這種交點,李啟這才想起來,他曾經在佛經上看見過,佛祖稱其為“緣”。

所謂緣起緣滅,便是一根根因果之線相交,後又分離。

這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緣而誕生出來的。有緣,故而有了一切你所見所聞所感的事物。

這大網便是組成世界的本身,大網本身並不存在,存在的隻是因果之間的交涉,因緣而起,緣儘而滅。

這就是李啟要全開感知的原因。

他想要捕捉他的‘影響力’對這個世界造成的影響。

而且,他做到了。

信息流視野的精度不夠,但是現在的真知道韻能夠很清楚的感知到李啟的一舉一動對外界產生的影響。

不管是他自身的威壓,還是他行動帶起來的氣流。

這些氣流又和外界的氣流碰撞,有時候會消弭,有時候卻會傳播出去,產生其他後果,比如讓一片葉子擺動了一下。

葉子擺動了一下,又可能讓上麵的蟲子落下,進而影響更多的事情。

蝴蝶效應,說的就是這個,一隻蝴蝶扇動微風,這是因。

蝶兒扇風之因,成為空氣流動之果,空氣流動之果,成為其他事情的因。

如此因果循環,最終在千萬裡之外掀起一陣暴風。

同樣的,其他的事物,他們也是因,他們造成的果,也會順著因果這張大網,影響到李啟,隻是或多或少而已。

少數能夠和李啟這根線搭在一起的,便是李啟身邊的人,也是對他影響最大的。

影響力巨大的那些存在,他們的身影,在這張因果大網之中就顯得無比宏偉,一舉一動都能牽扯出無數的因,無數的果。

理解到這裡,李啟終於理解了何為‘自我’了,他交出了一份自己覺得完美的答卷。

‘我’,便是獨屬於因果之網中的那個‘因’。

什麼心智,**,記憶,統統都是毫無意義的東西,隻是表相。

真正的自己,是無數因果聯係起來的那個中心,這個中心是自身的因,他人的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