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我之為我 的答案(2 / 2)

萬道長途 大腦被掏空 10033 字 10個月前

假使現在有一個比魔氣分身還要真的李啟,完全一模一樣,不管從心智,**,記憶上,這個分身李啟都毫無二致,但隻要審視他在因果大網之中的位置,便可以輕易找出不同來。

在因果大網之中,每一個位置都是獨一無二的,世間絕不可能有相同的兩個因果。

記憶可以被剝離,但做過的事情,產生的因果影響不會被剝離。

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被複製,但唯獨做過的事情複製不了,就算有相同的記憶,那也隻是‘以為自己做過’而已,實際上的複製體,並未做過和經曆那些事情。

不光是修行者擁有因果,物品也好,乃至於某一段信息,一句話,一束光,都擁有自己的因果和對外界的影響。

影響力,是‘因’在這張因果大網之中延伸出去的波動,越有影響力,你能影響到的其他‘果’便更多。

如此一來,便都聯係起來了。

答桉已經得出。

‘我’,是獨一無二的唯我之因。

‘我’,也是無數‘果’的創造者。

而這聯係起來,便是獨一無二的‘我’。

不可被替代,不可被複製,不可被混淆。

弄清楚了這點,李啟頓時覺得眼前的一切都清晰了許多,諸多事件的脈絡明了可辨,自身的存在也不再虛無。

不管是疫君,魔氣李啟,魚藻,還有那條妖龍,亦或者世間萬物,他們的存在都是那麼的鮮活生動,不再虛幻。

此前的李啟,被天魔的幻象折磨,差點認為世界是虛幻的,是隨時可以被修改的。

而現在,這個世界的基石再度堅實起來。

這一次,哪怕是天魔的幻象也無法動搖世界的真實性。

李啟長舒一口氣,不禁有些感歎。

想要想清楚這些,閱曆是必須的,必須見過,聽過,你才能夠想到那些。

思考是心智中燃燒起來的火。

而知識和閱曆則是思考之火的柴薪。

李啟從未有過如此深刻的感受,感受著聖人所說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是如此的正確。

如果隻是思考的話,沒有那麼多事件來給李啟當做思考的原材料,他想破頭也無法得到這個答桉。

而且,他的運氣還特彆好。

普通人,想得到他這種閱曆和知識積累,恐怕會很難。

疫君這種存在,恐怕普通的五品,逛遍諸天一大堆世界都找不到幾個。

三品大祝親自為他講道,用最合適他的方式,說了整整一天的‘自我’問題,讓他回去慢慢思考,這些問題,每一個都叩問到了關鍵處,李啟的思考大半時間都是在解答這些問題,其中得出的答桉給了不少的幫助。

經過大黑天處理過的五蘊魔血,全世界估計也就他手裡那一碗,不知道那一碗裡有多少滴……但反正是諸天萬界都有數的。

還有眼前的魚藻,人道雜家的試驗品,主動現身與他交談。

嗯,如果換了個普通的散修,想要集齊這些經曆,大概需要在諸天萬界遊曆個幾萬年,還不一定能遇到。

李啟長舒一口氣,從沉思中蘇醒,看向眼前的魚藻。

如此一來,魚藻的存在方式也不再讓他感覺到驚訝。

她就是獨一無二的人,並且通過自己的方式在這個世界留下了獨屬於自己的痕跡。

不管這痕跡是心智留下來的,**留下來的,還是彆的什麼東西留下來的,都無所謂,那些都是表相。

這獨一無二的痕跡,就是魚藻,哪怕她改了名字也行,無所謂,甚至她有沒有生命,是生下來的,還是人造的,都沒關係。

這無關於她存在的基石。

而魚藻則緊盯著李啟的臉,就算是她活潑的性格這時候也活潑不起來了。

因為,李啟的修為,突然改變了。

“你的人身小天地,怎麼回事?李啟同學,你不會突破了吧?”魚藻不可置信的問道。

怎麼可能,當著她的麵,在眨眼之間就突破了?

這就是修行四年到七品的天才嗎?

怎麼比自己這個人造人還離譜,自己的天賦不是當前理論上的最高值嗎?!這可是老祖親自說的!

魚藻都驚了,眼睛和嘴巴張的一樣圓。

她親眼看見,李啟的人身小天地,開始了‘由虛到實’的轉變。

李啟的修為沒有提升,畢竟修為的提升需要一點點的實踐鍛煉,研究出了機器的藍圖,也要實際製造出來才會有機器,機器和修為都不會憑空變出來。

所以,李啟變的不是修為,而是整個人身小天地的架構。

相同的修為,根據利用方式的不同,產生的結果也不同。

不同的結構,利用率可以說是天差地彆,這便是功法的重要性,同等修為,高品質功法發揮出來的力量甚至可能強出幾十倍。

他似乎悟通了某種技巧,讓他原本虛幻的人身小天地變的無比堅實,以至於發揮出來的力量都能提升數成。

對七品來說,提升數成可是相當恐怖的數值了。

“沒什麼,隻是想清楚一些事情而已,托魚藻同學的福,我可以答應這筆交易,不過……細節上需要談談,我仍然不會出賣整個巫器蠶,但一些不那麼核心技術上的東西,我們可以通過技術交換這樣的形式來解決,你認為如何?”李啟搖了搖頭,看向魚藻,如此說道。

魚藻為他補上了最後一塊缺憾,那作為報答,一些非核心技術,確實可以拿出來交換。

交換雜家的技術。

李啟對魚藻這個人造人如何做到意識轉換也是很有興趣的。

談,都可以談。

——————————

與此同時,在無儘域外之中,阿彌陀佛法相所在之處。

“癡兒,因果之相,我已闡明,你可明了?”阿彌陀佛歎息一聲,對著魔氣李啟說道。

此刻的魔氣李啟,已經剃了光頭,換上了僧袍,儼然就是一個和尚。

魔氣李啟雙手合十:“弟子已經明了,原來事情竟是如此,多謝佛陀解惑,弟子此後必不再受天魔困擾。”

隻是,感謝的時候,他也露出了一絲苦笑。

懇請佛陀解惑。

惑是解了,但對於他之後的道途,恐怕會留下一個巨大的隱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