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五章 逐鹿(2 / 2)

萬道長途 大腦被掏空 8840 字 10個月前

同時,也揭示這尊法相的源頭。

人道百官之首,丞相兼任帝皇太師——

他說的話,幾乎就可以當做人皇的話,並且,此刻他明顯是在宣讀人皇聖旨。

僅僅這一點,就足以讓無數人為之戰栗。

人皇親自發話了,如今已經廢除了南疆和百越一帶的天道壓製。

換而言之……這就是在說,域外無儘戰場的戰鬥,已經不足以滿足人巫之戰的烈度了。

從現在開始,戰場將會來到天下。

卻見人皇太師繼續說道:

“至尊為億兆生民主,悉臣以表,以檄匪巫。”

“巫覡興濠泗間,亂鬥宿,壞北冕,攻天西北下之,賊軍所入,方數萬億,僣居大號,不尊其主,飭修蒙衝,虐驅烝黎,如蹈水火,不自度力,又集蜂蟻之眾,直窺天下,然則江湖之眾,不足恃也。”

“今至尊斯怒,乃召群臣於庭而告之曰,巫覡不道,敢屢予侮,昔者蕩搖我邊方,侵軼我土,伺偵我地,本願以一二臣鄰之力,攻而敗之,連隕其二品,予亦親覆其穴巢,中宵竄走,喘息敗退,至尊不忍追殲之,冀其悔禍以自逭於刑,則兵戈自熄。”

“然則甲醜之夏,賊巫興兵再起,乃複圍我仙天,倒反其心,是其凶德無厭,自取殄滅,此自取亡時,唯爾熊羆,不二心之士,備厥戎器,警百越諸臣,巫覡因釁,剪覆百越,窮凶極逆,偽號累祀,百姓受灰沒之酷,王室有黍離之哀。”

“夫人之道,立國以人,辰象麗天,山嶽鎮地,方以類聚,建之以邦國,樹之以至尊,日月於是莫貳,帝王所以總一,雖五運相推,百王革命,此道所行,孰雲能易?而人皇承統,光配彼天,義洽幽明,化周動植,崇道以來遠,修禮以止邪,舞乾戚於天下,執玉帛於萬國,玄功潛運,至德旁通,百姓日用無窮,兆民受賜無儘,然彼百越,獨阻聖教,幸災忘義,主荒於上,臣蔽於下,人而無禮,其能國乎?”

“亦既失仁,不亡何待?今皇道休明,皇猷允塞,雖有巫覡庇護,然則何異一毛之落牛體,雙鳧之飛海濱?彼既連結奸惡,斷絕鄰好,縱盜侵國,矧乃鞭撻疲民,侵軼徐部,築壘擁川,舍信邀利,此而可忍,孰不可懷,凶狡憑淩,必致殲夷之戮,天兵即降,乂安兆庶,共靖戎華,同戢乾戈,永銷鋒鏑。”

“爾元元之命,懸於豺狼之口,至尊仁善,首惡若降,特此開恩,凡百越黎萌,秋毫不犯,檄到,勉思良圖,自求多福,無使賊民同焚,永作鑒誡。”

檄文一出,但見天下震動,天下九地所有大道統的正統修行者都得知了人道的下一步計劃以及目的。

這是一篇用詞比較溫和的檄文,並且針對的對象是百越,對巫神山隻是簡單提及。

誰都知道這說的本質是什麼。

人道要將百越‘收回’了,這檄文的意思,就是說人道看不下去了,百越在巫道的統治下麵民不聊生,荒謬無度,再加上巫道本身就是惡人,說:“剪覆百越,窮凶極逆,偽號累祀,百姓受灰沒之酷,王室有黍離之哀。”這些都是巫道所做的惡。

因此,我神文聖武的人道“崇道以來遠,修禮以止邪”,現在要來解放邪惡的百越,將百越的百姓納入人道之中。

為什麼?

聽見這些話的李啟根本就想不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

將戰火蔓延至天下,有意義嗎?

而且,這片地區,還是大鹿國和鬆國的邊境……

李啟不知所謂。

但下一刻,祝鳳丹就突然出現在了李啟的身邊。

“喲,徒弟,換防的事情你知道吧?假期要結束咯。”祝鳳丹拍了拍李啟的肩膀。

看起來他早就知道了一些事情,比如,這次回到天下,很顯然是有目的和打算的,應該是預料到了這一幕吧?

“老師……”李啟麵色凝重:“怎麼回事?不是說戰火不至天下嗎?如今戰火來到了天下,而且還明目張膽?”

“打出真火了,不就要到天下了嗎?”祝鳳丹笑笑。

“那為什麼是對百越開戰?這片地區不是可有可無嗎?”李啟又問。

“可有可無?那你覺得,可有可無的地方,為什麼會變成人巫的分界線?為什麼會在那裡有道爭?又為什麼無論如何都要保住這片地方?”祝鳳丹反問道。

李啟聽見這話,微微皺眉。

顯然,這話已經明擺著告訴李啟,百越這片地方沒有想象的這麼簡單。

於是,李啟問道:“那百越之地,有什麼重要的?說我的假期要結束了,難道這次我們要在天下防守百越嗎?”

“說起來,這倒是涉及一樁隱秘了,你可知道,大鹿國為什麼要叫大鹿國?”祝鳳丹問道。

這話給李啟問住了。

大鹿國為什麼要叫大鹿國?

這個問題有意義嗎?

就好像問,李啟為什麼要叫李啟,沈水碧為什麼要叫沈水碧一樣,哪有為什麼?名字隻不過是個代號而已,這能有為什麼呀?

“你有沒有聽說過一個詞,叫‘逐鹿’。”祝鳳丹說道。

李啟倒吸一口涼氣。

他自然知道,在太古時期,圍鹿逐鹿被視為攻城拔地爭奪天下的一種象征。

“射鹿”與一個國家的政權緊緊掛勾,比如“某某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這就是“逐鹿”的典故。

祝鳳丹接著說道:“此地,本來是上古九澤之一大麓澤,這個大澤,在後來的變遷中不斷縮小,乾涸,今天的大鹿國,就處在大麓澤乾涸之後形成的土地上,澧水就是大麓澤的一條殘餘的小分支而已。”

“所謂大麓。太古有言:“堯試舜百揆納於大麓”,就是說的太古聖皇,在此地禪位給虞舜,就是在這個地方。”

“對人道而言,奪下這個地方,就能占據優勢,大鹿底下……有昔日太古聖皇留下來的遺跡啊,人巫之間博弈了這麼久,最後才達成協議,將百越之地擱置,任其發展。”

“如今撕破了臉皮,自然協議就蕩然無存了,好了,說了這麼多,收拾收拾東西,該去百越了。”祝鳳丹說道。

月票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