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頭們的消息傳遞的很快。
其實,基本上是目犍連神通施展的那一瞬間,魔君們就已經互相傳遞了消息,將這個事情告訴了所有攜手者。
“目犍連發現了。”
“麻煩……距離計劃完全啟動還有多久?”
“原本還差三十年。”
“隻能強行啟動了嗎?”
“沒錯,必須強行啟動,目犍連的神通穿透性太強,加之天眼通和天耳通都能聽聞念頭,無法躲避。”
“三十年……差的太遠了,李師薇那邊如何?”
“已經妥當了。”
“直接開始吧。”
“現在開始……還是有很多破綻的。”
“不知道目犍連發的哪門子瘋,居然自損功體也要觀察地底。”
“好了,不要抱怨了,他們進行偵查本來就是應有之義。”
“但我們也做了防備,誰知道這人竟然這般不計風險,若是我們沒有做,他這一波可是虧慘了。”
“但我們做了,不是嗎?他賭對了,不要抱怨了,乾活。”
魔君們七嘴八舌的傳遞著自己的看法,但在最後一位‘乾活’說出口之後,整個魔念交流的集群便陷入了沉默。
魔君們已經開始在行動了。
接下來的一個時辰,他們已經儘所有可能做到了最圓滿的布置。
最後剩下的……就差一股東風。
看見戰場那邊——
舍利弗麵對天魔魔念的侵擾,持清淨法,巋然不動,好像波濤之中沉穩的岩石。
根本沒有任何可以突破的地方,舍利弗實在是太穩了。
而另一麵,麵對著煩惱魔念的目犍連。
卻看見他腳踩金蓮,手中托著‘眾生煩惱’。
他對著眾生煩惱說道:“我已證得阿羅漢果,成正覺已,所居佛刹,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其中無有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蠕動之類,所有一切眾生。以及焰摩羅界,阿修羅界,三惡道中,來生我刹,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複更墮惡趣。”
他並非是開解煩惱,也不是靠心智抵禦,而是以神通力,強行解決掉這些煩惱,以一己之力度化這些煩惱怨念。
你有什麼煩惱,缺吃的,缺穿的,缺愛,缺財,缺運,隻要是心中無惡念的,所做不傷人的,那麼……儘皆滿足,有求必應。
而心中有惡念,那便直接肉體上滅殺,讓煩惱無所存。
這是類似於‘地藏王菩薩’或者‘阿彌陀佛’的做法。
佛陀度化世人,傳播佛法,也有各種手段。
譬如眼下這種,以大神通,廣渡世人,地藏王菩薩渡空地獄,阿彌陀佛打造‘極樂淨土’,其本質上都是如此,以自身的神通力,來讓所有人都可以獲得一個安寧祥和的結局和環境。
佛經之中甚至直說:“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曆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歸命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你隻要誠心向善,至心悔悟,那麼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十遍,在刹那間就能消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然後死後,往生西方極樂淨土,不再進入輪回受苦。
這也是許許多多的和尚都會有事沒事念一句“阿彌陀佛”的原因。
當然,也沒那麼簡單,光是‘誠心向善,至心悔悟’這八個字就能攔掉九成九的人,阿彌陀佛以大神通力度化世人,可也不是什麼人都要的。
而另一邊的舍利弗,就是智慧,那麼他‘度化世人’的方式,就是傳播智慧,好似在他本身,隻完成了他自己,此所謂成己而成物。
他獲得財富一百萬,不僅他自己成了一富翁,而此一百萬財富,可以儘人取用,曆百千萬年,儘人取用他此一百萬,儘人成了富翁,而他依然保留得此一百萬,分文也不少。
這便是智慧的力量。
而目犍連以大神通力度化,則更簡單粗暴,我有這一百萬,便用這一百萬去做此事,花完了再掙,掙到了再花,如此,有一百萬,便救一百萬的人。
雖然看起來比智慧的方法愚笨許多,卻也直接了當,麵對眼下的挑戰,也能夠應付的了。
兩位佛子都擅長對付魔道,或者說……佛門本來就是專精於此,倒是不用擔心。
李啟和景霧臻那邊,也相當順利。
景霧臻稍稍麻煩一些,死魔的魔君似乎無窮無儘。
每一次殺死這些魔君,他們都會在‘死亡’的力量之下再度重生。
你要如何殺死一個已經死了,但還會動的存在呢?
景霧臻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能動,說明還有‘能量’,那就說明死的還不夠徹底,依然有秩序的存在。
打到你的‘熵’混亂到最大值,你的能量完全失序,那自然也就徹底死了。
這其實是死魔所認為的結局。
我們所認知的死亡,一般指的是生命階段的一部分,而更深沉的死亡是熵增,宏觀的生命消逝,微觀的粒子靜止,永遠長眠的不是死亡,經曆萬古的亡靈也會死去。
這個答案不管對不對,起碼無法反駁。
熵增原理中蘊含著時間不可逆的思想,時間不是無限延伸的,最終必然會走到終點。
越是了解,就越有一種絕望感,就像小時候知道自己終有一死而半夜哭醒一樣,在中學知道太陽終有一天會爆發而吞噬地球的時候也難受了好久。
從這種恐懼感中誕生的,就是死魔的魔念,既然這個結局注定到來,那不如主動迎接。
而且經過那把八麵重劍的揮舞,魔軍不斷覆滅,不斷重生,場麵陷入了僵局,死魔和死魔的思想戰鬥到了一起。
不過,起碼沒有潰敗的意思。
在另一邊——
李啟已經完全窺破五蘊,縱使現實和思維的橋梁必然存在,他也可以輕易的扭曲這種五蘊的存在。
換句話說……他編寫這種橋梁的速度,比眼前的五蘊魔君更快,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