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回京述職(2 / 2)

就像顧邵在信中說得那樣,這件事,急不得。

眾人聽到將兩艘船出海的消息之後,再次感慨錢尚書不靠譜。

隻是聖上看著卻挺縱容的,不僅沒有嗬斥,反而默許了錢尚書的所作所為。

看著聖上如此態度,他們也隻能將到口的話默默地咽下去。算了算了,不就是四艘船麼,隻要動靜不鬨得太大,他們也樂得看錢尚書的笑話。

隻是誰也沒有想到,派出去的那兩艘船,隔了半年之後也沒有了音訊。

這四艘船竟像是徹底失蹤了一般。

至此,也沒有多少人再將心思放在這上麵了。

三年一晃即過。

對許多人來說,這三年並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可對於顧邵來說,這三年帶給他的變化實在是太多了。

原先他來淮安府,隻是為了治水一事。可如今在這待了這麼久,顧邵也漸漸待出了感情。

不管是桃園縣還是淮安府,隻要他待過的地方,難免都會有些留戀。顧邵不想看著自己治下的地方民聲載道,隻能儘己所能,一點一點去改變。

儘管能改變的地方並不是太多,不過,能改則改吧。

原先顧邵在金壇縣無所事事的時候便發現了一件事,雖然朝廷頒行了農書,但其實農戶裡頭真沒有多少人能認得字。這淮安府的情況也差不多。

可那農書上寫的東西,恰恰是百姓務農所需要的。

顧邵閒下來之後,便帶著衙門裡頭的書吏,一個村一個村地跑,給他們開農書課,讓這些書吏將農書上寫的東西教給他們。

聽不聽書上寫的是一回事,但是該有的東西,還是得教會他們。

除了務農,最讓顧邵上心的便是抓貪官了。

雖然上回解決了不少貪官,但這貪官麼,本來就抓不完的。這世上能堅守本心的人本來就不多,即便一開始不貪,可後來真碰上錢糧的時候,卻也很難做到紋絲不動。動了,往後也就更難止住手了。

顧邵對這些貪官向來都是能抓則抓,不管他後頭有多大的後台,也不管這事過後會給自己的名聲帶來什麼影響。

因為這件事,顧邵在桃園縣境內漸漸有了包青天的名聲。

三年之間,顧邵跟著晉安先生沿著河道,在淮安府境內,甚至是淮安府以外的地方修建了不少堤壩。要說一開始隻是試探著將那“束水治沙”的法子用上正途,那麼如今便是徹底放開手腳地去治水了。

經過這麼兩三年的試驗,顧邵和晉安先生還有工部的一乾人等漸漸摸清楚了這法子的路數,不外乎是塞旁決用以挽正流,築近堤用以束水攻沙,築遙堤來防洪水泛濫。

除了這束水治沙的法子,顧邵跟晉安先生兩人還想出了另外一個辦法,便是在主槽以外的地方修建堤壩,保持較大的兩岸堤距,借以減輕河道與洪水對堤防的衝決,亦可以在河堤之外的灘地滯洪滯沙,一舉兩得。

這法子前頭束水治沙的法子並用,起初並不知道功效如何,等第三年黃河再次發了洪水卻未見潰決,眾人方知這兩個法子再好不過了。

這畢竟是一樁大事,曆朝曆代治河治了千百年,卻也未曾治理出什麼門道來。如今朝廷隻花了兩三年的時間卻能將水治得如此服帖,經此一役,眾人對工部還有晉安先生也是心服口服。

其實還有一個顧邵,隻是京城的百官聽著聖上誇顧邵聽得太多了,實在是聽厭了,聽煩了。這回即便他們在聖上的念叨之下,知道顧邵在這裡頭出了大力,可他們對著顧邵也依舊無動於衷得很,決口不提顧邵有多好,轉而將工部和晉安先生誇上了天。

為了這事,聖上差點沒被他們給氣死。

不過聖上生氣歸聖上生氣,並不影響治水這件事的進展。至此,工部也決定往後將這兩個辦法在各處容易決口的河道處都用上。不過,這些都與顧邵沒有什麼關係了,他來淮安府隻是為了試驗,如今法子都交給了工部的人,往後的事兒也不必顧邵和晉安先生再跟著。

三年任滿,顧邵跟著晉安先生一道回京。

晉安先生是回京歇息一段時間,往後若是無事便打算雲遊幾年。顧邵麼,自然沒有這麼瀟灑,他得回京述職,若無意外,顧邵覺得自己未來幾年隻怕都離不開京城了。

從淮安府啟程的時候剛好是正月十六,過了年節,天兒也漸漸暖和了起來。原本是年前就能回京的,隻是考慮到秀娘身子重,顧邵特意延後了半個多月。

返程那日,碼頭處竟然擠滿了人。顧邵過去的時候,差點被這場麵給嚇了一跳。

“這……”顧邵指著碼頭上的那些人,一時竟說不出話來。

賀知府笑笑:“知道顧大人今日要回京,這些都是前來送行的百姓。”

顧邵一時被震得說不出話來。原來這些,都是過來給他送行的嗎?

賀知府接著道:“沒有人提醒他們,都是自行過來的。”

來得心甘情願。

顧邵聞言,抬眼看了碼頭一圈。都是人,有些他麵熟,譬如糖鋪子的掌櫃,譬如羊肉湯攤子的老板娘,但更多的是顧邵不記得的,叫不出名字的人。他在淮安府做事的時候,許多都是順手一做,順手一幫,沒有考慮到結果,更沒有將這些事記在心上,但其實,這些百姓卻是記在了心上。

看到顧邵望過來,碼頭上百姓忽然興奮了起來:“顧大人看過來了!”

眾人揮手揮得越發賣力。

仿佛要將手揮斷一般。

顧大人今兒就要走了,往後說不定也難會來他們淮安府了,雖然舍不得顧大人走,可他們也知道,顧大人是要回京城做大官兒的,他們這個小地方,終究留不住顧大人。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