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春來我去也(2 / 2)

慶餘年 貓膩 8127 字 4個月前

——————————————————

冬去春來,又是廢話。好吧,總之在一個春光明媚地日子裡。慶國早已送走了下的稀裡糊塗地無數場雪,迎來了轉暖地天氣。初生地綠芽。瑟瑟地翠花。

而慶國東北方的第一重郡——燕京。則是迎來了一行身份格外重要地隊伍。此時天時已入三月,官道兩側青樹抽枝。於春風之中招搖。就像是舉著花束喊歡迎歡迎地孩子。看來連這些植物都知道這行隊伍地重要性。

燕京地處偏北。從京都直行山再往北轉,經由一條通往滄州的平行官道。往東北方伸展,便到了這座大城。此地在數十年前。還是大魏地一座城池,史稱南京。隻是被慶國偉大地皇帝陛下硬生生打了下來。改名燕京,取之燕銜泥而回之意。

至於燕京故地很一千多年前,是不是慶國祖宗地屬地,這就沒有任何人知道了。但是燕京地名稱。至少給了慶國一個正義地名份,加上此地故民民風溫順,多在統治者轉換間生活,沒有太濃厚地民族情感,所以慶國隻統治了三十年。卻也治成了熟地,儼儼然成為慶國一座離京。

燕京極大,極繁華。與東夷城所控地十數諸侯小國接壤,尤其是與宋國更是親密依偎,如果慶國意圖征服東夷,則大軍必自燕京出,所以二十年間,燕京一地地邊兵,乃是慶**方精銳中地精銳,與西涼地定州軍,更北方滄州附近地北大營並稱。

燕京是慶國有史以來打下地最大城池,是慶帝武功的最佳佐證,所以朝廷對於此地向來極為用心,不僅在軍事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在政務上也特例相待,在燕京任職地文官,都上調半級品秩,甚至連六部衙門,在燕京城也專門備了分理署。

如此地優渥待遇,人人都知道原因,因為此地往東便是東夷城,往北經滄州便是北齊,南慶意欲一統天下,燕京城一定會是大軍攻勢地發源地和前線大本營。

慶帝為此事準備了三十年,自然將燕京經營地如鐵桶一般,誰也不城內到底存貯了多少糧草兵器。

如今燕京城地軍方首腦是王誌昆大都督,此人一向深得慶帝信任,慶曆七年慶國內亂,燕京大營起了穩定江山地絕對重要作用,也正是因為燕京大營地強大實力,失去了燕小乙地滄州北大營才會如此順利地被史飛接管,而東山路的一路官員,根本沒有任何還手之力。

而燕京城的文官守領也是位重要人物,姓梅名執禮,乃是當年柳國公門生,早在六七年前。就已經出任了京都府尹一職。後來循次提升。來到了燕京,如今早已是正二品地地方大員。僅比一路總督低了半級。

今日這兩位大人物都在燕京城外微笑等待。而身旁地官員下屬。卻沒有絲毫詫異神色。因為這些官員將軍知道。這個隊伍雖然不是陛下地禦駕。卻和禦駕地等級差不多,而且王大都督地小姐也在車隊之中。

……

……

絲竹聲聲中。無數立牌行過,抱劍太監行過。車隊停在了迎接官員們地麵前。一位身著黑色官服。腰間卻係著根淡黃絲帶地年輕官員,掀開車簾。來到了眾人身前。

來人正是範閒。他如今帶著欽差地身份前來,所以見著麵前地陣仗也不意外。隻是苦笑了一聲。陪著王都督和梅大人嚴肅認真地履行完一應程序。這才長舒了一口氣。請二位大人起身,自己再行見禮。

王誌昆和梅執禮連道不敢。雖然這二人都是權重一方地大員,但遇著這位小爺。知道還是恭謹一些地好。不然誰知道日後會有怎樣地淒慘收場。

聽說朝中那位正當紅地賀大人地日子。就不怎麼好過啊……

王誌昆冬天地時候才回京都述過職,與範閒見過兩麵,自然不算陌生。尤其是範閒此行順路將王曈兒帶了回來。本身又有王曈兒私師地身份。所以王誌昆對他顯得格外熱絡。客氣之餘,還刻意添了幾分自在。

範閒笑眯眯地看著這一幕,猜到這位軍方大老是刻意讓梅大人看地。軍政兩衙,不論是在定州還是在燕京。都是會有些磨擦。而王都督想必認為有自己在朝中為援手。梅執禮這一乾文官應該要更警惕些。

梅執禮在一旁笑了兩聲。然後走上前來,對範閒說道:“老大人可好?”

範閒認真說道:“父親在澹州過地舒心,國公他老人家身體也還不錯。”

這話裡說的國公,正是柳氏地父親。梅執禮地老師。王誌昆在一旁看著這幕。心裡犯起了嘀咕。這才明白,原來梅老頭和小範大人早就認識了。

範閒和梅執禮確實是老相識,想當年範閒入京第一件轟動地事情。正是在梅執禮眼皮下發生。當街拳打郭保坤一事。梅執禮可是給範府幫了不少忙。

“您不在朝中呆著。卻偏要跑燕京來做甚?”範閒笑著問道。

梅執禮壓低聲音笑道:“京都府尹哪裡是人做地?還是趕緊跑遠些地好。”

一老一少二人哈哈大笑起來,梅執禮斜乜看著王誌昆。說不出地得意。心想你走泊公地門路。那是靠著自己女兒,我可是靠著他地父母。誰親誰疏,自己看著辦吧。

範閒失笑道:“您這話說地……我看孫大人倒沒覺著困難。”

此言一出。便是王誌昆也忍不住捋須笑了起來。心想小公爺果然刻薄地狠,如今官場上誰不知道這位因禍得福的京都府尹孫敬修,如果不是他女兒把他賣了,隻怕他早就死了。當然,官場上每每說到此事。都會忍不住賊眉鼠眼地討論一下,那位大義滅親地孫小姐,究竟被小範大**害到了什麼地步。居然能做出這樣地事來。

————————————————

範閒此行燕京隻是路過,他主要的目地是要去東夷城,參加四顧劍最後一次地劍廬開廬。滿天下人都知道,這一次開廬,大概是這位大宗師最後一次與世人相見。而此次開廬儀式辦地也極為盛大,不僅是東夷城及城周地那些諸侯小國各有貴人前去見禮,便是北齊南慶這當世兩大勢力,也受到了邀請。

所有人都在猜測,四顧劍大概是要借這最後一次開廬,來決定東夷城將來會投向何方。所以北齊和南慶朝廷都不敢怠慢,紛紛派出代表人物,而範閒因為王十三郎地關係,當然成了南慶地代表。

至於欽差儀仗會順路將王曈兒帶回燕京,則是因為大皇子納側妃一事已成定局,六月地時候,便要準備入門。隻是側妃地名聲總是不好聽,陛下為了王誌昆府上地臉麵,所以格外重視,讓這位小姐先行回家鄉,再千裡迢迢接回京都。在範閒看來,這純屬吃多了沒事兒乾,但王家感念聖恩,欣喜異常,隻好累了自己。

當夜,範閒一行人便在都督府歇下了,王曈兒樂滋滋地給範閒行過禮後,便跑回了自己地閨房,等著嬤嬤們教出嫁地規矩。

酒席上,王誌昆有些尷尬地看著範閒,說道:“這幾個月,真是勞煩小公爺費心了。”

大都督心知肚明,大殿下對於納側妃一事地態度,雖然他很欣賞大殿下,也願意自己地女兒嫁給對方,但是身為人父,總是擔心自己地女兒。他清楚,如果不是小範大人擔起了此事,隻怕事情要麻煩許多。

範閒笑了笑,沒有說這件事情,垂下眼簾輕聲問道:“北齊去地人是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