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離鄭重道了謝,又問嬸子堂弟們,聽說都在後院,便道,“等一會兒後,我再去見過嬸子。”
“兄長這事,實在有些難以對外言說。阿離,你可想好了怎麼辦?”鳳二與長兄關係並不大融洽。論能為,鳳二不算多麼出挑,卻比兄長強上幾分,且他勝在心思清明,故而也更被父母看重些。
也正是因為這個,叫長兄心中生出了嫌隙來。為了不教父母為難,成親後鳳二乾脆就請旨往江南來了。
見鳳離一時沒有說話,鳳二沉聲道,“莫要優柔寡斷。”
“你父親的死,實在不夠光彩。傳出去,不說安王府,就是整個兒皇族,又還有什麼體麵?”目光落在長兄的棺槨之上,鳳二冷笑,“他這一生,似乎總是在要旁人為他善後。”
哪怕死了,也是一樣。
“我的意思,就地安葬在江南。回頭往宗人府一報,橫豎如今的宗人令是你,玉牒上填報也便了了。如此一來就隻一樣,怕是要辛苦你在江南一段時日,好歹守了熱孝後再行回京。”
鳳離不語。
他明白鳳二的意思。這也算是個好法子,鳳家祖籍本就在江南,將人安葬在這裡,也說得通。
但是,他不能不考慮到祖父和祖母。
再如何怨長子不爭氣,為人父母的,也總不會希望兒子去死。
祖父祖母疼愛他,為他安排了最好的一條路。可如今白發人送黑發人,難道他還要叫他們見不到最後一麵?
來的這一路上他已經想了數次,將人就地安葬和扶靈回京城,到底該如何做。
沉默了片刻,鳳離道,“二叔,我會扶靈回京。”
他的聲音低了下去,“無關他,隻為祖父祖母。”
“我知道了。”鳳二拍了拍鳳離的肩膀,溫言道,“都依你的意思。”
半個月後,前安王世子病逝的消息送到了京城。安王府裡也掛上了白。
病逝,也算是最後為前世子留下了一層遮羞布。
作為未來姻親的靖國公府,自然是頭一份兒上門道惱的。因要等鳳離扶靈歸來,才好祭奠,顧老太太隻能帶著溫氏三太太和阿琇先往王府裡來安慰太妃。
安王太妃仿佛一下子就蒼老了許多。
正像鳳離所想,對於長子,老王爺夫妻二人早就不抱什麼希望。可沒有希望,不代表就能看著長子暴斃會無動於衷。
當初長子被傷,夫妻二人果斷將爵位讓與孫兒,送了長子夫妻去江南。
看似是無情,可說到底,也是為了叫長子避開京城裡的譏笑,在江南安然度日的意思。
誰能想到,不過短短半年,人就沒了呢?
老夫妻兩個尚不知道兒子暴斃的內情。甚至老太妃還在懷疑,是不是自己夫妻兩個做得太過了,以至於叫兒子鬱鬱而終?
看著從前精神奕奕的太妃,鬢角發中已經現出了銀色,阿琇也不免難過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 字少了些哈,明天再多寫吧,白天要陪著孩子去上開放課堂,大家晚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