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1 / 2)

辟寒金 蓬萊客 6727 字 3個月前

次日清早,離辰時還有一刻,朝會便要開始了。

按照慣例,早到的大臣們,先都集中在東朝堂等候,等劉太後帶幼帝上朝聽政。

眾人或坐或站,三五成群,低聲議論。

他們議論的話題,自然離不開劉後麵前的紅人,河西節度使謝長庚。

他昨日傍晚到的京城,給宮裡遞去折子,太後體恤他旅途辛勞,讓他不必即刻入宮拜見,先休息一晚,明早覲見也是不遲。

這個消息,早就已經傳開。

眾人都在談論他不久前平定的江都王亂的功勳,羨慕他再立大功,此次入京述職,必又少不了封官進爵。

正說著話,堂口進來了一個宮人,傳太後的話,道今早的朝會延遲半個時辰,讓諸位大臣繼續在這裡等候。

宮人一走,東朝堂裡,頓時嗡嗡聲四起。

人人心知肚明,這必是劉太後在單獨接見謝長庚。

為了他的覲見,竟連朝會也要延遲,叫自己這些人繼續乾等在這裡。

眾人除了羨慕,難免也有幾分嫉妒。

於是很快,也不知是誰起的頭,眾人的關注焦點,就從河西節度使謝長庚的功勞,變成了一條前些日剛傳至上京官場裡的小道消息。

年初,謝長庚與三年前定親的長沙國王女成親,不想遭逢江都王亂,新婚之夜,他拋下嬌妻,離家而去,這事也不算什麼秘密了。當時有同僚去赴喜宴,一傳十,十傳百,早已人儘皆知。

但大約是他當時沒安撫好新婦,新婦一氣之下,後來竟然回了長沙國。就在上月,平定叛亂之後,謝節度使馬不停蹄地趕去了長沙國,想要接回王女。卻沒想到,在那裡碰了一鼻子的灰。

他非但沒能接回嬌妻,據說,還遭到了一向就看不上他出身的年輕的長沙王的羞辱,最後灰頭土臉,空手而歸。

這條小道消息的最初來源,應該出自於朝廷派在長沙國的監正。

朝廷在每個藩國裡都駐有監正官,每月上奏一本,稟告自己當月監察所得。這是本朝設藩國之初便定下的規製。

不管消息的真實性如何,反正對於大多數的在京官員而言,本就對出身莫可多言的謝長庚又妒又瞧不起。從這個立場而言,他們倒都成了長沙王慕宣卿的支持者。能見到謝長庚吃這樣的癟,出這樣的醜,茶餘飯後,誰還不幸災樂禍,說上個幾句?

現在朝會也因為他的到來而推遲了。

眾人索性放開了,開始竊竊私語,你一言我一語地傳著自己聽來的消息,對謝節度使的遭遇深表同情。

同一時刻,謝長庚正候在宣政殿外。

雖然人不在東朝堂,但此刻,那裡頭的同僚們正在談論著什麼,他心知肚明。

昨夜曹金傳給他的密信裡,也提過此事。大約是怕引發他的不快,隻簡單提了一句,道他此次長沙國之行的遭遇,已傳揚了開來。

謝長庚神色平靜,站在殿外等候傳召。

伴著一陣腳步之聲,劉後身邊的大太監楊廣樹親自從殿內出來,道太後召見,引著謝長庚進去。

謝長庚跟了進去,行至端坐於殿中的劉後麵前,行臣子的跪拜之禮。

劉後不過四十多歲,便已做了多年的太後。十年前,來自長沙國的慕氏皇後薨,次年她被立為繼後,所生的兒子,一並被立為太子。

皇帝本就有暗疾,沒兩年也駕崩了。繼位的皇帝年幼,理所當然,一切事宜,都由升為太後的她來聽政處置。

她掌權之後,排除異己。被分封在各地的趙姓藩王們,自詡龍子龍孫、天潢貴胄,怎甘被外戚拿捏坐以待斃,無不想著除去奸後,由自己取而代之。

這便是持續了多年的國亂根源所在。

藩王們太多,聯合起來反對劉後執政,不是這裡造反,就是那裡逼宮,劉後縱然再有手段,母家再有勢力,也是顧此失彼,焦頭爛額。

三年之前,叛亂又起,亂兵直撲上京,劉後派人平叛,卻屢遭敗績,上京岌岌可危,正當麵臨空前壓力之時,謝長庚橫空出世了。

這三年裡,他憑著超群的軍事才華,先後幫助劉後鎮壓了數次藩王的洶洶作亂,劉後的地位這才得以穩固,她怎不對他另眼相看?

她笑吟吟地讓謝長庚起來,命宮人賜座,笑道:“你昨日遞上的陳情折,本宮與陛下連夜看了,很好。江都王之亂得以平定,你居功至偉。你為朝廷分憂解難,陛下雖年幼,卻也知道和本宮說,謝卿乃忠臣良將。你要什麼封賞,儘管開口。”

謝長庚說:“此不過是為臣的本分。臣奉旨討逆,賴太後與陛下的洪福,又仰仗軍中將士死力效命,方不辱使命。臣原本不過一草莽,有今日之榮,已是感激不儘,再無半分邀功之念。

劉後對他的態度,很是滿意,臉上露出笑容。

“謝卿,你年紀輕輕,已做到今日的官職,雖說是因功得封,但再往上,本宮怕你真要成眾矢之的。這回,本宮也不再加封你爵位了,改封你母親的誥命,如何?”

謝長庚下跪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