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德20(一身轉戰三萬裡)(1 / 2)

這個段落是圖片段落,請訪問正確的網站且關閉廣告攔截功能並且退出瀏覽器模式

這個段落是圖片段落,請訪問正確的網站且關閉廣告攔截功能並且退出瀏覽器模式

薑沃是落筆寫了‘顯慶四年’後,才反應過來寫岔了,隻好換過一張公文紙重新寫。

這個段落是圖片段落,請訪問正確的網站且關閉廣告攔截功能並且退出瀏覽器模式

這個段落是圖片段落,請訪問正確的網站且關閉廣告攔截功能並且退出瀏覽器模式

這個段落是圖片段落,請訪問正確的網站且關閉廣告攔截功能並且退出瀏覽器模式

薑沃是回想了幾息, 才想起初次見山茶覆雪, 還是顯慶二年。而那一年,她隨帝後至並州,至洛陽,然後一年都忙於‘吏部資考事’。

這個段落是圖片段落,請訪問正確的網站且關閉廣告攔截功能並且退出瀏覽器模式

薑沃看著筆下寫廢了的公文——感覺她才剛習慣寫顯慶四年的落筆,就又到了顯慶五年。

她忽然記起了前世父母的話:年輕時候不覺得,尤其是小時候坐在教室裡的時候, 總覺得時間過得真慢呀,怎麼還不下課。然而一上班, 尤其是按部就班做熟了工作後,就覺得一周周嗖嗖就過去了。

薑沃琢磨過這個問題,覺得大約是人活越久,身上的記憶和經曆越沉重, 在心理時間上下墜的就越快吧。

尤其是, 顯慶四年朝中也未發生什麼震驚朝野的大事, 平平淡淡越發過的快了。

其實, 朝臣們原以為, 顯慶四年會有大事的——畢竟, 顯慶三年底,邊關傳來戰報, 吐蕃起兵犯吐穀渾。

這個段落是圖片段落,請訪問正確的網站且關閉廣告攔截功能並且退出瀏覽器模式

這個段落是圖片段落,請訪問正確的網站且關閉廣告攔截功能並且退出瀏覽器模式

吐蕃進犯吐穀渾, 也在意料之中。

薑沃來到大唐後,常要屢屢提醒自己,時代的不同。

這個時代國與國之間,所謂的和平,都是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上,而不是什麼呼籲和平的理念和秩序。

當一個國家強大了,想要持續發展,必是要擴張的。

這點吐蕃是這樣,大唐也是這樣。

都不是什麼維護亞洲和平的正義之師。

既然這就是時代所處的曆史環境——那在薑沃心裡,自然是自家武德越充沛越好。

此番吐蕃攻吐穀渾,原因也很樸素:就是覺得能打過!就像是一隻狼,看到自己身邊蹲著一隻肥美的走地雞,那為什麼不吃一下呢?

吐蕃真是眼饞吐穀渾許多年了。

所忌憚便是吐穀渾是大唐的屬國,算是有主的走地雞。

狼可以肆無忌憚吃走地雞,但要是吃了雞會引來老虎,就要忍耐口水了。

吐蕃的忍耐,在顯慶三年被兩件事打破了。

一是這一年,吐蕃再次誠心派出使者(起碼吐蕃自覺派出的時候還挺誠心),對大唐如今的皇帝獻上金盎、金頗羅(金子打造的馬球),然後再次請求和親。

而皇帝,作為先帝的兒子,也繼承了先帝當年的傳統:禮物收下了,和親就不必了。吐蕃如今實際的控製人,祿東讚對此事頗為怨忿。

二來,則是這一年,吐穀渾內部出了問題。有重臣叛亂,甚至還有一位叫素和的直接跑路去了吐蕃,將吐穀渾國內兵力和防守關隘的虛實,儘數告知了祿東讚。這便是,內奸從來比敵人更可怕的緣故。

對吐蕃來說,這……實在太誘人了。

若是一隻走地雞,想吃到嘴裡還得去追一下,防止被雞啄兩口。然得知這樣詳細的情報後,在吐蕃眼裡,吐穀渾就不再是活蹦亂跳的雞,而是一隻烤雞了。

再不吃對不起自己了!

哪怕會得罪大唐,也得先撕下點肉來吃了。

於是吐蕃集結十來萬軍隊,兵分兩路,是準備以迅雷不及吐穀渾請援軍的速度,直接破國的!

而祿東讚此人,也確實是個挺謹慎的將領。

他也知這些年大唐對吐蕃多有防備,一直屯兵高原。甚至江夏王李道宗一直就呆在西州都督府沒走。

於是他在打吐穀渾之前,先挑動了疏勒、朱俱般、蔥嶺三國叛唐——

意圖讓李道宗陷入兩難選擇:是選擇發兵救援吐穀渾,還是平定叛亂?須知吐穀渾是屬國,但那三國叛唐可是騎兵,躍躍欲試犯大唐國境。

而這種抉擇中,江夏王也體現了名將的素質,毫不猶豫選擇了率兵支援吐穀渾,然後八百裡加急把戰報送回了長安城,另請將領來平三國叛亂!

看到是這三國叛亂,皇帝也沒有猶豫,直接點了蘇定方大將軍——

老熟人嘛!

這三國都是當年蘇定方大將軍滅西突厥,望風而降的小國。

蘇定方也覺得責無旁貸:滅西突厥後,他勳至最高級彆上柱國,皇帝又加封左驍衛大將軍,邢國公,甚至還直接又給了他兒子一個縣公的爵位。

在蘇定方看來,皇帝如此厚酬其功,那西突厥再有叛亂,也是他分內之事!

在薑沃看來,蘇大將軍這就屬於‘售後’極為靠譜的人,餘生都保修。

*

皇帝封蘇定方為‘安撫大使(平叛專用名號,實則武力安撫)’。

詔青海道各州府兵皆聽其令。

又因西州都督府原有特意屯於高原的精兵,蘇大將軍從長安出發時,根本就沒帶多少兵馬,皇帝還給他安排了薛仁貴做副將。

兩人是屬於帶千餘精兵,就日夜兼程,直奔西州都督府的先頭部隊。

若是戰事順利,西州都督府與青海道的兵力夠用,自然最好。

但長安城中,皇帝也準備了後手——畢竟吐蕃國力,尤其是戰鬥力實在不弱——皇帝也做好了準備,若戰事不順,就令英國公李勣軍掛帥帶大兵出征。

然而,戰報很快傳回。

不是順利,而是大順利——

蘇定方大將軍率領千餘精兵趕赴戰場,也是巧了,還沒跟自家大部隊彙合,也還沒見到‘叛唐三國’的影子,倒是在烏海,先跟吐蕃軍隊遇上了!

而且還不是吐蕃小股軍隊,而是吐蕃大將達延莽布支率領的八萬大軍。

遇上後,兩方都有些驚喜——

吐蕃大將驚喜於:我身後可是八萬大軍,優勢在我!若是能抓住大唐的邢國公、上柱國,絕對是大功一件,說不定可以用來跟大唐交換吐穀渾。

而蘇大將軍和薛副將則驚喜於:原來以為這次隻能來平叛,不能打吐蕃呢!畢竟軍中忌諱搶軍功。如今吐蕃方麵是江夏王在應對,若是李道宗不主動要求,他們倒是不好插手,隻好去平叛。但現在居然遇上了?那遭遇戰可是不得不打!

*

顯慶四年三月底,捷報傳到京中時,薑沃正好在禦前,聽了個正著——

“達延莽布支於烏海東,與邢國公蘇定方交戰。達延戰死,以八萬敗於一千。”[1]

薑沃實在感歎加驚歎:雖說初唐精兵主打就是一個以少勝多,戰力強悍,但這一次,勝的也實在是太漂亮了!

一場偶然的遭遇戰,兵力又懸殊至此,竟然是唐軍大勝。

吐蕃大將直接戰死。

就這,蘇大將軍還在奏疏裡請了罪,道此戰雖勝,吐蕃軍死傷過萬,但並未殲滅敵軍。

薑沃:……那是數萬人啊,你一千人就算帶著機/關/槍,也很難殲滅敵軍吧!

而蘇大將軍在烏海清點戰場收繳過戰利品後,也終於與江夏王李道宗,和青海道軍隊順利會師。

至此,蘇大將軍終於把自己手下精兵,從數量頗為可憐的千餘人,補充到了萬餘人。

覺得萬餘人就穩夠了的蘇大將軍,與江夏王禮貌道彆,兩人各奔各自的任務——

蘇定方依舊率兵去平‘叛亂的三國’。

而江夏王則開開心心,準備去找駐紮在吐穀渾邊境的吐蕃軍隊,友好地告知一下:知道不,你們的大軍來不了了?

祿東讚也是個能夠壯士斷腕的狠人,立刻從吐穀渾撤兵,以至於李道宗到吐穀渾時還撲了個空。

除了退兵外,祿東讚還火速再派使者往大唐求和認錯,甚至還單獨派了使節去求見文成公主,求公主看在舊年之分,向大唐皇帝求情。

又送上大量金銀與保證書。

同時全麵收縮戰線,仗吐蕃地勢來麵對步步緊逼的江夏王。

*

比起江夏王這邊麵對天險和吐蕃頑強的戰力,在慢慢鈍刀子割肉。

蘇將軍和薛副將這邊,兩人的作戰作風,都是主打一個快。畢竟薛仁貴本就是先鋒將出身。

兩人率精兵再次一日一夜不眠不休,行三百裡,直接打到葉水城下三國叛軍駐紮地。

作為‘安撫大使’,蘇大將軍對其叛唐行為,進行了物理安撫。

叛軍首領都曼戰敗投降。

平定叛亂後,蘇大將軍看了看身後一萬精兵,繼續前進了。

他順著叛亂三國的領土打過去,翻越蔥嶺,一路打到鹹海——當年漢武帝征大宛國,也曾打到過鹹海,時人望著一望無際的鹹海,以為是天下最西境,又稱之為西海。

而蘇定方大將軍也是至此方歸。

*

顯慶四年五月,戰報送入京城。

薑沃已經很熟練而波瀾不驚地在係統裡打開了現代地圖,開始找鹹海在哪裡。

而這些年,托皇帝流放人,喜歡往最邊邊流放習慣的福,薑沃找地圖是越來越熟練了。

很快找到了——鹹海,現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彆克斯坦界湖。

此戰後,蔥嶺以西皆定。

*

西域戰事竟然順利至此,一戰未敗,京中朝臣自然都是歡欣的。

也隻有英國公在心裡,為國喜悅之餘,為自己小小遺憾了一把。

他真是好久沒上戰場了,原以為這回能再次率大軍出發呢!

不過很快,李勣大將軍就發現,自己還是有機會帶兵出征的。

*

顯慶四年七月,蘇定方大將軍班師回京——其實也不算班師,因也沒有多少師隨他去。

而這一次西征,與之前一樣,大部分時間其實都耗在路上了。

皇帝再加邢州五百戶食邑以做褒獎。

*

而皇帝令蘇定方班師,並未集中力量全力打吐蕃,也有兩個緣故:

一來吐蕃這次主動挑事兒不成後,損兵折將也算傷筋動骨。然窮寇莫追向來有理,且大唐屯下的能打高原戰的精兵,數目還是不夠。禦敵勉強夠用,但深入對方腹地,很容易被對方包圓一口吃掉。

二來,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東邊亦要起戰事。

顯慶四年夏日。

皇帝如往年一般苦夏,皇後每每隨朝。

隻是比起一開始隻是坐於帷帳後聽政,如今禦座後則是置了一道珠簾,皇後坐在珠簾後,朝臣們能夠看到影影綽綽的身影,也能聽到皇後時不時會開口論政了。

皇帝這次安排的陣容,讓薑沃在心底替百濟國祈禱:祈禱百濟國國王早早投降,不要因上層的固執而害的更多百姓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