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話嘮的遺傳(1 / 2)

敏敏閃身出來笑道:“兒臣給皇阿瑪請安!”

皇上見了敏敏做皇子打扮,也不免一怔。

索性牽著女兒手來到側間立著的玻璃鏡前頭。

因時人總說小孩子三魂七魄還不穩,且鏡子會攝走魂魄,故而除了薑恒早起換衣裳時會用這麵大鏡子,平時這扇一人高的鏡子都是套著鏡套的,防著孩子猛不丁見了唬著。

皇上才牽著敏敏一動步,蘇公公就已經衝到鏡子跟前去把鏡套絛子抽了,等皇上走過來,正好鏡外罩著的繡秋芙蓉緞麵套流水一樣落在地上,露出明亮鏡麵來,一秒都不耽誤皇上帶著女兒照鏡子。

此時素心堂旁的服侍宮人都沒反應過來呢。

薑恒甭管看多少回,都對蘇公公甚為佩服,這得多用心,才能把皇上的微表情和微動作都琢磨到骨頭裡去啊。

要是蘇公公也進後宮,這份體貼不得升個皇貴妃當當?

薑恒這樣想著不由笑了。

而皇上從鏡子裡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幅畫麵:如水清亮的玻璃鏡裡,他握著女兒的小手,父女兩個像的如縮了影兒一般,連略微帶笑的神情都一模一樣。而鏡子一邊兒上露著半張女子真切含笑的側臉,另一邊又是小兒子努力伸出頭來張望的小腦袋。

一麵鏡子裡,映出的就是他心中的素心堂。

樂與數晨夕。

“皇阿瑪,好看嗎?”敏敏仰頭問他。

皇上每回看到女兒的小臉,聽到她的笑語,都覺得什麼煩惱也不作數了。

低頭溫聲道:“很好看。你喜歡以後就命內務府多做幾件,尤其是皇子常服,樣式多,也不這樣沉甸甸的,家常也可以穿。”皇上親自抽了帕子,很細致給女兒擦了擦額頭:“先換了這身衣裳再來跟阿瑪說話,瞧這冠子壓得你額頭都紅了,且這一身在屋裡穿也太燥熱了些。”

雖外頭天氣冷了起來,殿內卻都籠著火盆,敏敏方才穿這皇子正服本就稀奇費事,又帶著興奮先後來給額娘和阿瑪各展示了一遍,此時果然鼻尖上都冒了細小的汗珠。

見保嬤嬤上前請公主去後殿換衣裳,皇上就蹙眉:“公主額上還帶著汗,就不知先去拿件兜帽披風裹一裹?這樣出去在廊下著了風又如何!下回再這樣粗疏便不用留在公主身邊伺候了。”

保嬤嬤忙戰戰兢兢取了翻毛鬥篷來,小心翼翼把敏敏包的如未冒尖的筍一樣,才敢引著公主往後殿走。

送完公主腿都軟了:皇上真是比貴妃娘娘還細致不容沙子!

她可是記得,有一回公主和阿哥在軟墊上互相追著玩,阿哥腳下不穩,整個呈大字型撲倒在墊子上,貴妃娘娘還在一邊兒笑呢。

趁著敏敏去換衣服,薑恒順便讓乳母把六阿哥也抱走。

皇上剛來,還未及跟小兒子交流下這兩日拍球和認字的進步,見薑恒要抱他走,還奇道:“讓他留下也無妨。”

薑恒無奈道:“他這幾日總學大人說話,前兩日正在用膳,他忽然冒出一句:不非時食。想來是皇上和太後娘娘齋戒那日,他聽了來的話。”薑恒覺得這四個字還挺繞口,難為他記得清楚。

反正如今她要理宮務,或是與秋雪等人說正經事的時候,都是要避開小兒子的。

皇上也就由著她了,還笑了一句:“宮內宮外人見了朕,都是要多提自家孩子,恨不得時時推在朕跟前,倒是你,見了朕將兒子往外抱。”

薑恒心道:這孩子將來到了上書房,見您的時候可太多了。聽說皇上給四阿哥五阿哥各指了博學鴻儒的師傅後,也一點兒沒放鬆自己對兒子的考較,隔三差五就要拎著兒子們考一遍。彆說弘曆如今越發瘦了顯得乾練起來,連弘晝這樣心大的孩子,胖胖的臉蛋兒都被皇上布置的海量文武功課累的沒了肉,裕妃每回提起來就想哭。

待兒女都下去了,薑恒才問皇上道:“太後娘娘送了這身衣裳來……”

皇上拍了拍她的手安慰道:“無妨,皇額娘是心裡實在歡喜,又不能露出來,在敏敏身上用心,也算安慰了。”

十四福晉的歡喜不用掩著,她表現得越激動越是恂郡王府深感皇上隆恩——她這些日子與旁的命婦們說起話來,除了提起十四爺要回京,掛在嘴邊更多的是皇上隆恩,這幾年如何運籌帷幄,決勝千裡之外才有西北戰事的勝利,又如何聖心寬仁厚待將士,如何體貼臣子。

正是順帶宣揚了他們府上有功卻知恩。

但太後卻不好表現的太歡喜了。

十四爺是她的小兒子,卻也是皇上的臣子,她做額娘的在內外命婦跟前走的是雍容而淡定的路子:“這回十四便是有幾分功勞,也是多虧了蒙古各部和策棱額駙,並這許多將士們勠力同心。”聽人問起恂郡王是否要晉親王,太後又要裝一把道:“賞什麼都是皇帝的恩典,哀家不管前朝事。”在外人看來,那叫一個雲淡風輕。

但幾年未見,兒子攜大功而回,她這做母親的如何會不驕傲,不激動。

這份心情在外人跟前無處露,就總要找些事做,比如給孫女做件皇子龍褂,這種略微出格卻又無傷大雅的事兒。

“皇額娘讓敏敏跟著朕一起去,也是替她提前看一眼十四的意思。”作為長輩和太後,她是不可能第一時間去迎接十四的。

說起這個,薑恒不免又問皇上,十四爺回京,到底是怎麼個流程。皇後今日尋她,也是為了此事,做了好幾個方案。是要集體搬回宮中設宴,還是就在圓明園擺席?總要提前定下,否則許多事都要來不及預備。

薑恒今日見皇後娘娘嘴角雖不至於起火癤,但也有些乾裂,塗著藥膏子,顯然是上火。

做了貴妃這兩年,薑恒倒是越發體會到皇後作為後宮二把手的為難,頗有點王熙鳳的處境:上頭一層正經婆婆和不能得罪的太妃們,中間同輩妯娌宗親命婦無數,下麵還有皇嗣和宗室晚輩都要照應到。

偏生遇到事還不能自己拿定主意直接辦,凡事必做出幾個方案來,請太後最終定奪。

皇後性子太周到,總覺得讓太後費神就跟自己不賢明賢惠了一般,於是在諸事上都用幾倍的心思,爭取第一方案太後那不同意,她能立刻拿出備用的來,不叫太後失望,也不叫旁人看笑話。

薑恒看著都覺得累得慌。

她正想著皇後的嘴角,想到秋天乾燥,要不要今兒要素炒苦瓜吃的時候,就聽皇上開口道:“你們就留在這圓明園不動就是了。”

薑恒:?

這意思是有人要移動?

皇上就與她道:“朕要先往木蘭圍場去,犒賞於此次西北戰事中出力的蒙古各部。”

薑恒一怔隨即就明白了:也是,論功行賞這種事,還是要先安撫外人,之後自家再關起門來賞。

與十四爺嶽鐘琪等人比,蒙古比較特殊,雖受封於朝廷,但又不完全屬於朝廷,需要又拉又打,於是這會子皇上要直接往木蘭圍場去,先會見諸蒙古王公,封賞蒙古。

“在木蘭圍場待幾日,朕再回宮,於乾清宮賞賜得勝歸朝的將士。”之後還有一係列諸如祭天告祖等儀式要舉行。

薑恒算了算日子:那正好今年頒金節都夾在其中,皇上估計會在京城帶人過頒金節,圓明園這裡倒是輕鬆了,太後皇後帶著內外命婦行過後宮祭祀事即可。

聽皇上說了一遍,薑恒才覺得,十月裡最忙的也不是皇後,而是皇上啊,這一陣來回奔波,基本萬壽節前是停不下來了。

不過……薑恒還是沒算明白,十四爺什麼時候能回來見太後。

難道等這一串子流程都走完?到萬壽節前才跟著皇上回圓明園?那豈不是要把太後等的急出病來?

兒子在西北打仗見不到是一回事,兒子已經回京,卻一直奔波在各種儀式間見不到又是另一回事了,太後肯定不樂。

而皇上也早體貼到了這種母子天倫,他方才邊說話,邊用桌上筆筒裡的石墨筆,在紙上把這些事一條條寫下來。

此時指著最開頭的,他要往木蘭圍場會見蒙古王公的事兒圈了一筆:“朕要在木蘭圍場耽擱幾天。但想著皇額娘必十分思念十四,就叫他喝過頭一夜的慶功酒,次日清晨就啟程趕回圓明園先拜見皇額娘。”

又對薑恒一笑:“這回讓敏敏跟朕出個遠門如何?”

說來,這應當是敏敏長這麼大,出的最遠的一次門,而且是要離開額娘最長的一次。若敏敏再小兩歲,皇上也不會提起。

還擔心薑恒不放心,皇上剛要再說兩句,就見她一口應下:“好啊,如今敏敏吃住都可自理了,還會給自己鋪小被子,正好跟著皇上出門一趟,也知道些外頭風物。”

皇上莞爾:果然她帶孩子放的開手,之前敏敏才三歲,就舍得讓十四福晉帶走,擱在外頭王府過夜,也不見她如何擔心。

女兒都如此,將來皇子更不會溺愛。

這樣才好。

“皇上與敏敏去多久呢?”薑恒已經在盤算給她準備多少衣裳和日常用品了,反正皇上出門的車輛極多,衣食住行都是帶著的,薑恒見過內務府準備聖駕出行的單子,準備對著給女兒預備去。

“就照一月準備吧。這回不是夏日去,圍場冷得很,多給敏敏帶些大毛衣裳。”原還要說帶些祛風寒等病候的成藥丸,又想起女兒自打出生,這些年幾乎沒怎麼吃過藥,偶爾真傷了風或是積了食,也隻太醫扶脈喝上一兩天湯藥疏散著就算了。

皇上出行自然帶著禦醫,因而就沒提這一條,隻笑道:“這回出門,大半在趕路,倒是多給她帶些點心果子路上吃。還有常玩的也包上一些,免得路上無聊。”

薑恒算著一月也不算太長,她經常寒暑假被送回老家,山高海闊的玩上一兩月,開學前再回去。敏敏這還是跟著親爹,更沒什麼不放心的。

何況敏敏必不會覺得無聊的,小孩子最喜歡新鮮,光這第一次出門各種排場和風景就夠她看的,正如幼時春遊,最開心興奮的未必是真到了地方玩起來,而是去的路上與同學們分享零食與盤算著玩什麼的過程。

待皇上說完正事,又往後殿去看過兩個孩子,這才回九州清晏。

=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