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覃(10)(2 / 2)

漢貴女 三春景 9660 字 3個月前

誰家的觀點被采納,誰家的觀點就會成為‘正統’,如此一來,日後的讀書人都是這種觀點的信徒。

對於一生都致力於推廣自家學說的學術大佬們,真的沒有比這更有誘惑力的事情了!而印刷出版,更是會將這種影響力擴展。說的殘酷一些,等到書成之日,就是贏家通吃,輸家一無所有的日子。

過去沒有統一的規範,各家按照各家的觀點教導學生是可以的。日後有了統一的標準,就算各家依舊可以像以前一樣教導學生,也得學生自己願意,並且不會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啊——周圍絕大部分的人都用標準的觀點的時候,難免不受影響,難免不動搖。

這就像是沒有收音機、電視機的時候,有許許多多的傳統藝人可以生存下來,因為大家都習慣現場看表演——而這種情況下,表演者能夠活動的範圍是有限的,且觀眾的需求在那裡。

有了電視機和收音機之後就不同了,大家隻需要一兩個表演者就能夠滿足需要了。

現在也是一樣,書籍編成之後,大家也可以隻要一種學說...其他的學說不是說不能生存了,隻是生存會變成一件很難的事情。

這般,就算有的大佬對參與這種事沒有興趣,也不得不站出來為了自家學派發聲了。一時之間,許多大佬都在弟子,甚至再傳弟子的護衛下,來到了長安...如果這個時候有專門的消費統計,就可以看出這段時間長安的消費上漲了有十幾個點!

而這,還是因為長安池子夠深。不然換成一些小城,一下湧入這麼多消費能力不弱的人口,消費翻幾倍都是有可能的。

主要是這麼個時代,消費能力本來就是靠少數貴族、富商之類的人撐起來的,其他人都圍繞著服務他們吃飯...

這些各學派的大佬或許稱不上多有錢,但也算是功成名就之輩。隻要不是真的安貧樂道的那一類,他們的生活水平都是在中上層的......

這個冬天,整個長安的租金水平漲的飛起!不少旅居在長安,等待機會的人都叫苦不迭。然而這個時候讓他們走,他們是萬萬不肯的!因為眼下長安正是群英彙聚。出去走動走動,隨隨便便就能遇到師兄師弟師父師叔,甚至師祖!

機會也是空前的多!

搞搞串聯活動,說不定就能受到推薦,這些年在長安就沒有白白煎熬!

能選擇來長安煎熬,這些人本身就是對自己很有信心的了,自認為是千裡馬,隻是沒有伯樂賞識,這是他們的現狀。按照他們的想法,隻要有人能給他們一個機會,他們立刻就能一飛衝天!

誰還不是下一個公孫弘、張湯、主父偃咋了!

雖然主父偃如今的處理結果已經下來了,結局非常不好,但正如主父偃曾經的名言一樣,大丈夫不能食五鼎,就要五鼎烹。他活著的時候做到食五鼎,死了也能搏個五鼎烹,這在不少渴望出人頭地的士人來說,也是一個榜樣,總好過默默無聞、光芒暗淡地一輩子。

所以這個時候就算長安再是‘居大不易’,也得住下來啊!

幸虧這些名士來到長安基本都有居住的地方,人家桃李滿天下,在長安找到一個站穩了腳跟的徒子徒孫總算不太難——就算找不到,也多的是人樂意拿出自家的宅邸招待這些平常求著上門都不一定能求到的名士。

不然的話,長安的房租能長到天上去!真到了那個時候,就算旅居長安手頭拮據的士人們再不想離開,也隻能包袱款款走人了!

其實朝廷有為這些名士準備住的地方,不過那是為一些進京等候召見的士人準備的。剛剛修成的時候還過得去,這些年卻是越來越老舊,如今但凡有一點兒辦法的,都不會住在這種地方。

這個年,長安就在這種熱熱鬨鬨的氛圍裡過去了...這段時間的長安,就好像到處都是讀書人一樣。

“種下梧桐樹,自有鳳凰來。”陳嫣忍不住感歎道。

劉徹聽她這樣說,嘴上不說什麼,眼睛裡全是笑意,道:“如今天下都看重此事!”

陳嫣對此不置可否...當然看重,這背後意味著太多太多東西了。當然了,所謂‘全天下’都看重,那就是笑話了。實際上,這件事依舊隻是極少數人的狂歡!參與進來的都是這個國家的精英!至於其他的人,如長安的小老百姓,應該會當個新聞議論一番。

而推及到整個關中,能議論這事的就隻有有些地位的士紳了。

範圍擴大到整個天下,絕大多數的農夫、工商,他們其實根本不知道這件事。

不過這也沒什麼,後世曆史書可以看到的就是這件事是天下皆知,對於兩千多年後的學生,又多了一個要考試的知識點——因為這件事引起震動的群體,正是這個時代最有話語權的一批人!

這就像是後世網路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人的現身說法,看的多了,不少人會有疑惑...現在的國人已經到這個程度了?就好像月工資五千塊真的是社會底層,大學學曆真的是一文不值一樣!

實際上卻是,中產階級整體是話語權很強的群體,而大量的貧困人口,他們在主流媒體上是弱勢的,他們很少會發出自己的聲音。而這造成的結果就是,旁觀者視覺盲區,根本不知道還有這樣一群人!

這個時候農夫、工人、商人,都沒有什麼話語權,他們沒有渠道,甚至沒有這方麵的意識!相比之下,讀書人就是話語權最強的一批人了,甚至比權貴更厲害!這件事和他們息息相關,自然有的是存在感!

等到知名學者們都來了長安了,按照之前計劃的,開始分派任務,成立不同的工作組。

簡單來說,像是一些著名的經典,如《尚書》、《易經》、《春秋》之類,會有各個治這一經典的名士共同編訂,他們帶來的學生就是自己的秘書,輔助他們完成工作——劉徹當然知道,他們內部協商編寫內容的時候能打起來。但劉徹不管這個,他隻要最後的結果能在期限內得出來。

最後的成品當然要審查,這是有劉徹信任的學者來做...而一些特彆重要的經典,劉徹甚至會自己看一遍最後的成品,以確保裡麵沒有他覺得不妥當的內容。

而一些不那麼重要的書籍,審查上麵則放寬了很多。起編訂者也大多是在這方麵有名氣的兩三學者合作——這些學者甚至大多在彆的經典編寫組有工作,不能專心於此。

當然了,雖然審查放寬了很多,質量卻是不能放鬆的...推動這個計劃的陳嫣希望這是一個經典係列,所以希望除了那些經書典籍得到高質量的編訂,地位稍低的書籍也能得到一個比較好的版本。

她的希望劉徹是了解的,這本來就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更何況劉徹自己也追求完美,所以也就被他貫徹了下去——下麵的人知道劉徹的心思,自然知道該怎麼操作,讓編訂書籍的人重視起來。

“近日,獻書者也甚多呢!”陳嫣挑揀著一些好話說,而且這也是實話。

其實漢室從很早以前就從民間征集一些書籍了,各家要是將藏書抄寫獻上,都是會受到嘉獎的。這事年年都在做,也有一些效果,但到現在,該獻的人都獻了,剩下的人估計都是沒有獻書的心思的。

這是一件讓人撓破腦殼的事情,當初秦始皇焚書歸焚書,也不可能真的做到趕儘殺絕,民間其實還是有一些遺留。

如今很多書籍官麵上是散失、殘缺了,但實際上民間還有存續。然而知道歸知道,朝廷總不能派人去挨家挨戶抄家,將自己想要的書籍給找出來,然後上交給國家吧?

然而,最近趁著編書這個大新聞刷了全國人民的屏,不少人真的獻書來了。特彆是一些傳承很久的大家族,大概是看出了什麼風頭,這個時候也做事乖巧了起來。

對於編書工作組來說,這些獻書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了!畢竟編書工作組的第一步工作就是將殘缺,甚至失傳的書籍恢複原貌,至少是大概恢複。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後麵的整理、注釋工作就更無從談起了。

“不過是這些人見機快而已。”劉徹輕輕哼了一聲,看起來是不太滿意的樣子,但是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並不是心情不好,隻是在裝模作樣罷了。

陳嫣輕輕一笑,正準備說什麼,抬頭看到不遠處貼身婢女似乎很焦急的樣子——想來向她稟報什麼,但她這邊正和天子說話呢,實在不敢接近。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