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實力&責任(1 / 2)

() 蘇哲收到陳誌受傷的消息,是在他第二天上午到達室內訓練館之後。

前一天晚上聚餐結束,他蹭著邵大佬的車返回了自己的公寓後,並沒有關注各種網絡信息,而是嘗試使用了昨天抽中的係統獎勵——跨欄技巧。

在係統的指引下,他躺下閉眼,隨即就進入了一處空曠的訓練場,一個嚴肅的跨欄教練早已在訓練場中等候他的到來。

在隨後的時間裡,他被灌輸了大量的跨欄經驗,在那個奇異的空間裡,他對於教練口述的一切都仿佛親身體驗過一般,這種經驗的獲取方式,讓他十分震驚。係統的功能強大,似乎遠在他的預想之上。

在此後的6個小時深度睡眠中,他開始在教練的指導下不斷進行跨欄的基礎動作訓練,直至這些基礎動作在訓練中形成肌肉反射,成為他的反射習慣動作。

這種訓練的效率,讓訓練中的蘇哲忍不住心驚,而這樣的訓練課時一共有60個小時,蘇哲幾乎可以預想到,在60個小時後,自己已經可以熟練掌握專業的跨欄運動員應該具備的一切知識技巧與實戰技術。

這幾乎是等同於將一個運動員需要經過數年練習才能熟練掌握的基礎強行灌輸給他了,隻是不知道,在出了係統之後,他的身體是否能夠習慣這種訓練帶來的變化。

第二天醒來時,蘇哲明顯感受到自己的身體行為習慣似乎與自己的大腦思維有些許的不協調,但是這種不協調隨著他醒來後的自我調節,正在快速地消失。

係統中的訓練效果是可以帶到現實中的!

這個認知讓蘇哲有些震驚也有些興奮,他準備趁著今天訓練的空隙,到跨欄組的場地試試自己掌握的技巧效果。

但剛到訓練館,就見蘇寅生和趙長河一臉憂慮地在和什麼人視頻通話。

“爸,趙叔。”蘇哲輕聲打了個招呼。

通話中的蘇寅生和趙長河聞聲注意到了到場的蘇哲,隨即,手機裡傳出一個爽朗的聲音。

“是小哲來了嗎?”

蘇哲愣了下,立刻聽出了這是誰的聲音:“小誌哥?爸,趙叔,你們在和小誌哥聊什麼呢?”

視頻另一頭的,正是國內短跑的領軍人物陳誌。

從14歲被蘇寅生從s市的學校中選中,到陳誌22歲進入國家隊,蘇寅生幾乎是把他當成自己的兒子在教養。當時如果不是s省的體工隊與體育局分管領導極力挽留,蘇寅生是打算陪著陳誌前往國家隊的。

在陳誌進入國家隊後,蘇寅生也始終在關注著他的所有比賽和訓練情況,兩者間的溝通並沒有因為距離的變化而產生隔閡。

但這一次的受傷,卻被陳誌暫時瞞了下來,直到經過檢查,已經確認傷勢的基本狀況,不得不對外公布時,蘇寅生才知道的這個消息。

昨晚收到消息時已經很遲,蘇寅生輾轉反側了一晚,不敢影響陳誌的休息,最後是和趙長河電話聊了半宿,兩人都猜測,陳誌這次的傷勢,是為了備戰8月的世錦賽挑戰賽。

這一屆奧運的參賽資格標準尤其地高,在公布伊始就在體育圈形成了熱議。但標準已經公布,他們也隻能拚儘一切努力達到參賽標準。

陳誌顯然是希望能夠在這次賽場上跑出優秀的成績,於是加大了訓練量,導致出現了這次的意外。

直到湊到通話畫麵前,蘇哲才發現陳誌此刻是在醫院之中,他頓時明白了蘇寅生與趙長河臉色憂慮的原因了。

“小誌哥,你這傷是怎麼回事?”蘇哲擰著眉頭,語氣嚴肅。

“啊,沒什麼。”陳誌爽朗地笑起來,如果隻從臉上看,甚至看不出他受傷了:“隻是一點小傷,過兩個月就好了,不用擔心。”

蘇哲擰著眉頭:“行了,都是運動員,你說這種話騙我有意思嗎?”

因為幾乎是從小混在體工隊,蘇哲從7歲開始就跟在陳誌後頭,小誌哥長、小誌哥短,陳誌也是一路把蘇哲當做自己的弟弟寵大的,當初他離開體工隊前去國家隊參訓時,最放不下的人除了蘇老爹之外,就是蘇哲了。

視頻另一頭的陳誌隻好笑笑,他也知道瞞不過蘇哲,但是還是不希望讓自己這個從小寵到大的弟弟太過擔心。

或許是此前雙方已經通話很久,陳誌身邊的醫生打手勢打斷了對話,表示檢查時間已經到了。

臨掛斷視頻時,陳誌還在笑著對蘇哲說:“小哲,加油,我等著你超過我的成績。”顯然,哪怕是病中,他也關注到了蘇哲昨天的賽事。

視頻掛斷後,蘇哲才了解到陳誌當前的壓力以及受傷的前因後果,在得知陳誌的傷勢報告已經送往德國,同時在準備緊急前往德國進行傷勢治療及後續的康複治療後,蘇哲也算是勉強鬆了一口氣。

“10秒05……”

這個可怕的門檻,此時正橫亙在所有奧運參賽國的眼前,這個達標線可以說是曆屆奧運最嚴苛的達標線,甚至達到了上一屆奧運的決賽水平。

陳誌雖然曾經跑進過10秒,但是運動員的競技水平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訓練狀態、技術調整、身體狀況、心理因素甚至是賽場等等因素,成績都會產生一定的起伏。

今年這個賽季以來,陳誌因為處於技術調整期,在比賽中的狀態有所起伏,而從7月開始,就真正進入了奧運的參賽選手參賽資格認證期,這正是陳誌逼迫自己加大訓練量的原因,希望能夠儘快恢複最好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