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第144章(1 / 2)

胤祉向來喜歡在皇阿瑪離京的時候搞事情,這次也不例外,禦駕剛離開,舉辦順天府首屆紡織大賽的告示便貼出去了。

此次大賽設有兩個類彆,速度類和創新類,每個類彆都有一二三等獎,其中一等獎兩名,授予‘順天府一級手工匠人’的稱號,獎一百兩銀子,日後每個月都能從衙門裡頭領五兩銀子的補貼。

二等獎共六名,被授予‘順天府二級手工匠人’稱號,獎勵五十兩銀子,每個月的補貼是二兩。

三等獎二十名,同樣可以被衙門授予稱號,獎勵隻有三十兩,每個月的補貼也隻有一兩。

此次大賽的報名條件上特意標明男女不限,年齡不限。

在男耕女織的社會裡,紡織向來是女子的強項,朝廷的工坊和普通商人的工坊裡,紡織工坊的工人也大都是女子,隻是願意進工坊勞作的女子,基本上都是成過婚生過子的,還得是家境貧寒,日子過不下去了,才會願意出來拋頭露麵做工。

甚至在當下的社會風俗當中,這並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兒,為夫家守節光彩,守望門寡(訂婚後未成婚,男方先死)就更光彩了,相反,為了一家人的生計出來做工作生意的,反倒不被認可,甚至會被一些閒言碎語包圍。

胤祉之前想通過讓女子念書的方式來提高女性的地位,但卻沒能起到什麼作用,當初籌建的幼兒園也好,能夠免費入學的公辦小學也罷,裡麵的女學生基本上都是他手下人家裡的,再就是與他較好的一些人家裡的姑娘,這些都不是普通的百姓之家。

而來自普通百姓之家的女學生,可謂是少之又少,其中普通百姓家的滿人姑娘又比漢族小姑娘多。

學校對女子的放寬在眼下對提高女子地位沒能起到多大的作用,那就隻能從旁的方麵入手了,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

皇阿瑪在京城的時候,胤祉沒敢提,是怕朝堂和民間的反對之聲太大,若皇阿瑪也反對,這些事就辦不成了,而且皇阿瑪在京城,的確會讓他束手束腳,有些事情辦起來不方便。

但如今皇阿瑪不在京城,隻要暫且將消息控製到一兩天不傳到皇阿瑪那裡去,等到政令下達至民間,想再收回那就不容易了。

順天府首屆紡織大賽如火如荼時,禦駕離京已經有一旬,朝廷火速頒布了三條政令,又或者說是三條律法。

一是允許十三歲以上的女子立女戶。在無夫子幼的家庭中,可以由寡婦來擔任戶主;與丈夫和離的女子,被夫家休棄的女子,休了丈夫的女子,可以擔任戶主;父母雙亡的女子,在年齡滿足的情況下,可以擔任戶主。

二是女戶之後享有正常戶籍的一切待遇,戶主幼子年長,或嫁人,是否取消戶籍由戶主自行決定,不得自動取消。

三是法律保護個人財產,個人有權利對自己的財產進行分配,任何人不得阻攔、搶占。如果亡者沒來得及對遺產進行分配,那麼遺產按照以下順序進行分配,第一順序:嫡長子、嫡子、配偶、父母、未出嫁的嫡女、庶子、未出嫁的庶女,第二順序:已出嫁的嫡女、已出家的庶女、親兄弟、親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三順序:族人。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的繼承人繼承,其中嫡長子繼承七成,分配比例依次下調,第二順序和第三順序的繼承人不能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的繼承人,才由第二順序的繼承人來繼承,如果前兩順序的繼承人都沒有,才能由第三順序的繼承人來繼承。

這三條政令允許女戶的存在,對立女戶的限製甚少,甚至允許女子休夫立女戶,更重要的是關於繼承權的改變。

大清律令之前不存在女戶,女性繼承權更是無從談起,比起前朝,比起以往的任何一個朝代,大清女性的地位都是最低的。

立女戶和改繼承權,算是從根子上下手了,不要小看這三條律令,胤祉也是鼓起了破釜沉舟的勇氣,哪怕放到現代去,這三條律令並不公平。

在繼承權上仍舊維護了嫡長子繼承製,在第一順序的繼承人當中,嫡長子繼承七成家產,剩下的依照順序下調比例,這也就意味著亡者父母的繼承比例不能高過配偶,庶子的繼承比例不能高過嫡女。

另外雖然把女性繼承權寫進了律令裡,但女性繼承權仍舊比不上男性繼承權大,出嫁的和未婚的,能享有的繼承權也有所不同。

律法保護個人財產,是為了防止近親和家族吃絕戶,從前律法中沒有這樣的規定,絕戶家庭的男性長輩一旦逝去,財產就會被親兄弟、堂兄弟、族人瓜分。

但律法有了這樣的規定,再有吃絕戶的現象出現,亡者的妻女、母親、姐妹、外祖父母都可以去上告衙門,由衙門來做主。

皇阿瑪在京城時,胤祉不敢搞這樣的動作是有理由的,若非他準備完善,太和殿上差點又多了個‘冤死鬼’。

死諫這種事情還是很嚇人的,胤祉也沒想到朝堂上還有這樣死心眼兒的剛烈之輩,而且不是禦史,是禮部右侍郎。

雖然朝堂上大半的官員都站出來反對了,可預備拿頭撞柱子的就這麼一個。

幸好老八眼疾手快,而且身手不錯,及時把人攔住了,不然就要血濺太和殿了。

監國這麼久,胤祉難得強硬一回,力排眾議,將這三條政令下發至全國,但是對著滿朝文武,他也解釋了。

“各朝各代都有‘立女戶’的先例,彆的朝代有的東西,我大清也不能少,女子和男子一樣皆是大清百姓,朝廷就是應當讓百姓過得好些。”

“再說繼承權,若是不願意分給女兒,不願意分給妻子,那大可以死前提前分了,律令又沒有強製要求必須按照繼承人的順序分財產,律令保護個人財產,自己的財產想怎麼分就怎麼分,諸位大人也一樣。”

“喜歡哪個兒子、疼愛哪個女兒,都可以多分些財產過去,甚至於偏疼哪個妾室,擔心死後愛妾遭人欺淩、食不果腹,那也可以分她財產、讓她立女戶。”

“律令是死的,人是活的,隻要死前分配好財產,朝廷是維護的,後麵那條繼承人的順序就沒用了,所以諸位大人大可不必這般擔憂。”

如果不是原來的日子過不下去了,也不會有女子出來立女戶的,財產繼承維護的也是弱者的利益,針對的就是吃絕戶的那群人。

轉頭,胤祉又從宗室裡選了十幾個人,德高望重的,或是年輕一輩裡的領頭羊,加上朝堂上正四品以上的滿族官員,單獨開小會。

“咱們滿族沒漢族那麼多規矩,寡婦守節那一套在咱們滿族沒用,那算什麼好規矩,都是讀書讀迂了,咱們滿族的女兒金貴,當了寡婦一樣在家,過得不順心和離再找一個就是了,不能像漢族一樣糟踐人。”

“這些年咱們學漢文,學漢人的禮儀規矩,連自家姑奶奶都開始糟踐了,沒出嫁之前關在府裡頭,馬背上的民族連馬都不會騎,這還像話嗎!”

“不能總是學漢人,咱們滿族也有能讓漢人學的好東西,咱們要反過來影響他們。所以本王打算從提高女子地位下手,選幾個滿族姑奶奶出來做楷模,讓天下人知道,咱們滿族的姑奶奶個個都金貴,不輸男兒,能上馬射箭,也能做女先生,甚至能封爵。”

“本王的二姐姐文采斐然,四妹妹智勇雙全,福晉騎術過人,遠勝本王多矣,不能為天下人所知實在遺憾。”

老當益壯的信郡王聽明白了,當年剛入關時,他們讓漢人剃發易服,讓漢人學滿人,最近這些年倒好,從先帝那時候起,便開始各種學漢人。

誠親王要改這樣的風氣他讚成,把滿族姑奶奶拉出來做楷模他更讚成,他早就看不慣把滿族姑奶奶當漢人姑娘養的那一套了,成日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垂首含胸的,看著就好欺負。

他的女兒、孫女、重孫女,都不是這副窩囊樣,個個都是能騎馬打獵的好手。

誠親王若要挑幾個滿洲姑奶奶給天下女子做楷模,倒可以從他府上選。

前兩個月剛剛承襲貝勒爵位的海善,已故恭親王常寧的第三子,也就是胤祉的堂兄,也聽明白了。

早就聽聞誠親王對公主們甚是疼愛,借助商隊沒少援助草原上幾位撫蒙的公主,甚至有傳聞二額附便是誠親王親自選的,還為此特意求了萬歲爺。

難不成是哪位額駙將不久於人世了,誠親王要幫公主直接占下所在的部落,不然何必搞出這樣大的陣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