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從沒接石敬瑭當說客的活,石敬瑭就又派了自己的侄子石重貴去。
石重貴是石敬瑭大哥之子,不過石敬瑭大哥早年就去世了,石敬瑭很是疼惜這個侄子,就收成自己養子,和自己兒子一樣,石敬瑭當初起兵成功,因為要進京,就留了這個侄子兼養子鎮守河東,後來張從賓之亂石敬瑭兩個成年的兒子沒了,石敬瑭就讓石重貴從河東回來,養在宮裡,穩定人心,如今已經和皇子一樣,封了鄭王。
所以石重貴親自去了馮府請馮道出山,這代表的意義不言而喻,而且石敬瑭還特地傳話,如果馮道不願意出山,他就親自去請。
馮道無奈,隻好出來。
自此,樞密院儘歸政事堂,馮道成為第一個同時掌政權和兵權的宰相。
而石敬瑭對馮道也十分信任,政務軍政全權放手,彆人求都求不來的權勢,馮道卻唾手可得。一時間,馮道之榮寵,舉世罕見。
……
馮道掌相印兼樞密使的事雖然在朝廷掀起了不小的波瀾,但這畢竟隻是宰相和樞密使的事,一般官員也做不到宰相和樞密使的位子,所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所以這事雖然大,但也大多議論下就過去了。
大臣們關心的,卻是朝中的另一件事,石敬瑭要遷都。
遷都這事,對於其他朝代,可能是個大事,可對於唐朝來說,卻不是什麼大事,因為唐朝一直是多都。
西京長安,東都洛陽。
唐朝之所以設置兩個都城,主要一個現實的原因,就是糧食問題。
唐朝由於人口增長,尤其是京城人口增長,外加駐軍,導致唐朝時長安的周圍郡縣種出的糧食遠不夠長安城中百姓和朝廷食用,所以就需要從彆處運糧。
而唐朝運糧靠的就是京杭大運河。
但京杭大運河從幽州起,到洛陽,河道都是很好的,可過了洛陽,到長安,就是黃河水道,從洛陽到長安,不僅河道狹窄,還水流湍急,所以北方的將士從京杭運到洛陽,很方便,但從洛陽到長安,就不好再走水路了,隻能走陸運,這一下就艱難了。
所以唐高宗和武則天時,就經常離開長安,率領文武百官到洛陽,並把洛陽定為東都。
這就是唐朝時的兩都。
到了唐末,因為黃巢起義毀了長安,梁就把國都定在洛陽,但此時京杭大運河汴州到洛陽這一段河道由於水位下降漸漸不好,下遊的汴京逐漸取代了洛陽成為京杭大運河的樞紐,所以後來梁遷都汴京,以洛陽為東都。
而晉軍這邊,李存勖發家是在河東晉陽,後來和梁對峙,在魏博的魏州稱帝,改魏博的魏州為鄴城。
所以等後唐建立後,朝廷就有五個都城。
西京長安,東都洛陽,南京汴京,東京鄴城,北京晉陽。
而後唐幾個皇帝一般因為情況需要,在幾個京中蹦躂。
例如李存勖先是在鄴城稱帝,後來拿下中原在汴京登基,後來又覺得洛陽更有氣勢,就遷都洛陽。
李嗣源比較安分,一直以洛陽為國都,不過每年還是跑汴京去巡視一陣。
如今到了石敬瑭,開始先以洛陽為國都,可這幾年,黃河和京杭的水位有些下降,各地的賦稅糧食要想送到京中洛陽很是困難,所以石敬瑭就有了遷都汴京之意。
五代遷都很簡單,因為洛陽和汴京一直都在用著,大家也都經常兩頭跑,洛陽和汴京都有宮殿,官員在洛陽和汴京也都有府邸,所以隻要皇帝下令,大家收拾收拾東西就能跟著去。
所以遷都從來不是問題的重點,重點是誰留下,誰跟著去汴京。
這事關以後升遷和近在帝側,朝中大臣們都很是重視。
林從和王氏自然也很是重視這個問題。
太妃宮
王氏斜倚在榻上,輕搖宮扇,“我就不去汴京了,我雖然在汴京也生活過幾年,可自從先帝登基後,娘就在這宮裡,如今已經有十多年了,這宮裡一草一木都是為娘精心打理的,娘就打算在這養老了。”
林從本來就不想讓他娘去汴京,每次皇帝更迭,皇宮都是重災區,他娘能待在洛陽反而更安全。
林從笑著說:“娘待在這洛陽也好,等姐夫一去了汴京,這裡山高皇帝遠,也省得拘束。”
王氏笑了,“娘在宮裡待了這麼多年,哪還在意這些,不過洛陽這裡還有先帝的皇陵,逢年過節,我也能帶宮裡人去祭拜一二,再說曹姐姐也不去,我自然也不去了。”
林從知道曹太後如今年事已高,太醫說也就這兩年的事了,所以此次石敬瑭遷都去汴京,曹太後也不會跟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