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三十五章 話語權的轉移(2 / 2)

第二階段:20世紀80年代,考古人員進行了一係列的搶救性發掘,其中包括鑄銅作坊遺址;發現了多處建築遺址和墓葬,出土大量陶器、青銅器、玉器、漆器、綠鬆石器等。

第三階段:進入九十年代,工作隊對宮殿區進行係統鑽探與重點發掘,發現並清理大型建築基址數座;對宮殿區及其附近的道路進行了追探,在宮殿區外圍,發現了縱橫交錯的道路和車轍遺跡。

通過幾十年的持續發掘和研究,二裡頭遺址取得了上述一係列重要發現。先後發現了中國最早的主乾道路網絡、最早的宮殿內城區、最早的官營手工業作坊區、最早的青銅禮器群、最早的綠鬆石器群等諸多“中國之最”。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城市,換成中國史料上傳統的表達,這就是《千字文》中所寫的“都邑華夏”。

到現在,二裡頭遺址已經確定範圍為東西約兩公裡,南北一點五公裡,同時生活在這座城市當中的人口,高達了兩三萬人。

遺址包含的文化時代,上至距今五千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下至東周、東漢時期。

其興盛時期的年代為公元前二十一世紀至公元前十六世紀,與史料記載的“夏”,在時間上基本契合。

再拿這些區印證史料和周至定出的文明標準,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已經高度發達的大型都邑,從興盛年代,製度,科技,社會發展程度,都和文獻中的“夏朝”高度吻合。

在參考其餘排他性證據,用新標準來考量,二裡頭文明遺址,就是夏都遺址。

二裡頭遺址不斷湧現出來的最新考古成果,讓其熱度在學界不斷上升,周至的論文,及時將邏輯關係從“你找不到確證夏朝存在的文物,就不能證明夏朝的存在”,轉換成了“我們找到了符合夏朝地域特征,規模特征,文明高度和年代持續特征的文明遺址,因此認定其為夏都。如果你們不認可,請從以上四點來論證,推翻我們的結論,證明我們錯了。”

能夠推翻嗎?當然不能。既然不能,那就維持原有邏輯。

這不但標誌著規則的科學,學術的勝利,還涉及到話語權的轉移。

心思轉到這裡,周至基本上明白了劉部長為何對自己那篇論文這麼重視了,看來國家是準備從這個角度提出自己的主張,重新定義全世界考古界的學術新標準了。

想到這裡,周至笑道:“最早的標準,本身就是五幾年時候,被少數西方學者鼓搗出來的東西。”

“按照他們的標準,就解釋不了南美文明,更解釋不了華夏文明,甚至連他們自己的複活節島都解釋不了。早就該改了。”

劉部長的眼神頓時就亮了,這小子當真是聰明,點一下就知道自己想要問的是啥。

(本章完)

.yetia78554/41888770.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yetia。何以笙簫默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m.yetia,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