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 漏撿大發了(2 / 2)

「姹紫」其實一開始並非「姹紫嫣紅」的「姹紫」,而是「差紫」,本來是形容「差強人意」的一生。

名鑒藏大師孫瀛洲先生對其便有這樣的描述:「它是燒造時差異的色疵,所以稱為差紫,可以肯定地說,凡帶差紫色的成彩絕為真品。」

而榮寶齋的瓷器鑒定大師耿寶昌先生則道:「至於獨具特色的姹紫,色如赤鐵,表麵乾澀無光,過去有人對此色不甚了解,每清洗便誤認為是汙垢,進行刮削,損及彩釉。作為識彆成化鬥彩的特殊依據,常憑此色便可定論,所有後仿者均望塵莫及。」

這隻葡萄杯的用色相對簡單,主要就是嫩綠色、黃色還有紫色,也正因為如此,"姹紫"的特征在這小杯子上亦得到了完美的體現,本來的色疵,現在成了加分項和特征項,讓周至一眼就認了出來。

因為這個顏色太過於特殊了,成化所用紫色,其實是金屬錳離子的呈色,因為當時這種顏色剛剛出來,匠人們對它的控製往往還達不到完美。

根據後來的科學診斷,發現這種呈色如果礦料用量超過"飽和",則燒成後的紫色反而會失去色澤。因此為了彌補畫麵中這種「無光紫色」的美中不足,在繪製好紫色以後,匠人們還會再適當部位點上亮釉,掩蓋瑕疵。

然而巧合就發生了,成化所用的亮釉本來也不是太純粹,有些偏藍,而這種加工工藝,造成了藍紫交相輝映的光澤,反倒是更好地體現了葡萄成熟時的質感。

而亮釉在燒造過程中,和底下的紫色也發生了一些融合,流動,讓畫麵上的葡萄形成了一種類似國畫寫意葡萄創作時那種先上紫,再上藍,再上水暈染的效果。

經此一變,「差紫」就搖身一變,變成了真正的「姹紫」,擁有了「一品紫」這個高大上的稱呼。

更加好笑的是,當釉色工藝進一步成熟,匠人們在發現了穩定發揮的紫色釉料之後,很自然地就將這種麻煩的繪紫方法給無情拋棄了。

等到又過了幾朝,當人們的審美重新發生變化,再次發現成化鬥彩中「姹紫」之美的時候,卻發現這項工藝,已經徹底失傳了。

清三代窮極人力物力,都沒有辦法將之複原出來,連「差近」都做不到,而仿造明成化鬥彩瓷器上「姹紫」,也成了中國瓷器仿古史上的終極難題。

當然了,成化鬥彩的造型和圖案很多,並非每一件器物上都有「姹紫」存在,明代工匠對這耗時費力還不見得能夠成功的紫色也很不樂意燒造,這就導致了含有「差紫」色的成化瓷器,越發如鳳毛麟角,珍貴非常。

周至知道首都博物館裡收藏這樣的杯子,還是一對兒,出自赫舍裡氏之墓。

赫舍裡氏是個七歲就夭折的小女孩,之所以會有那麼珍貴的陪葬,是因為她是清初重臣索尼孫女,索額圖的女兒,孝誠皇後的堂妹,不是一般人。

手中轉著這隻小巧的杯子,周至吹了一口口哨:「這個漏,可撿大發了呀……」

免費閱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