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換成我們國家自己的定義吧。」見土良誌有點蒙圈,周至說道:「在我們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並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
「而細化到具體的項目,則應當包括:傳統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傳統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傳統技藝、醫藥和曆法;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傳統體育和遊藝;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
「再說得直白一點,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應該包括各民族的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大致是這些,還有就是配合這些技藝而需要的用具,製作工具,加工場所和表現場所。」
吳仁中聽傻了:「這……老爺子,這好像全是您的活啊……」
彝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又叫「爨文」「韙書」。明清兩代不少書裡說,這種文字「字如蝌蚪」「字母一千八百四十」。
彝文起源於何時,眾說紛紜,但是可以確認的是曆史非常悠久,遠遠超過了漢字。
澧縣彭頭山,舞陽賈湖等地出土的一批刻劃符號,可以用古彝文釋讀出來。要是按照這個來算的話,古彝文就得有九千年以上的悠久曆史,加上它的草創時期,則可能有一萬年以上。
稱其為「世界文字的始祖」,並不為過。
和漢族倉頡造字的單一傳說不一樣,彝人光造字的傳說都多達七個。
流傳和遺存彝族地區的彝文文獻載體形製主要有岩書、布書、皮書、紙書、瓦書、木牘、竹簡、骨刻、木刻、金石銘刻、印章等,其中絕大部分為紙書。
絕大部分彝文書籍,都是由畢摩按世代流傳下來的內容與格式,從非紙張書寫原料的典籍上和口頭流傳上,代代傳抄而成紙書的。
由於彝族社會發展史上未曾出現巫史的真正分離,彝文文獻多由彝族巫職畢摩世代抄寫流傳下來,且多用於巫事。因此,彝文文獻尚處於以原始宗教為主要表征的多學科融彙於一體,大多沒有形成各具鮮明學科特點的專門著作的階段。
內容也是包羅萬象而沒有細分出專著,眉毛胡子一把亂抓,內容能夠包括宗教、曆史、譜碟、神話、哲學、倫理、天文律曆、地理、文學、醫藥、農牧生產、軍事、契約、帳簿、通告、譯著、文字等,非常的豐富。
所以每一個畢摩,都得會彝文書法,以及學習,解讀和發揚經書上的這些內容。
他們要傳承民間文學,民族曆史;在從事祭祀,消災,祈福,占卜等活動中,需要熟悉傳統音樂,配合傳統舞蹈,甚至包括和傳統武術。
他們還要負責主持婚禮,慶典,因此對傳統美術,遊藝、雜技、民俗都要通曉。
因為常常要治病救人,所以傳統醫藥也是熟悉。
而活動中需要的各種用具,以及製作它們的工具,同樣是有一大套的規矩的。
巫醫卜史自古不分家,所有這些加到一起,就是畢摩。
「吳哥說得對極了。」周至笑著敬了赤日一個:「像老爺子這樣的,在我國對聯合國的倡議當中有個特殊的稱謂,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可是……十年前,啊不,二十年前,可不是這樣說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