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 風水變化帶來的鬥毆(2 / 2)

聯和鄉的水之前都是地下水,鄉裡的房子聚落是沿著山坡修的,有一條小石階組成的街道,街道兩邊有兩條小水溝,水溝早就沒水了,基本就隻剩下了雨季排水的功能。

偶爾還充當廁所,這又是一個陋習。

鄉親們不講究,往往不論男女,查爾瓦鬥篷合起來一蹲下就可以解決問題,這水溝簡直就是專為此事兒而設的。

但是溝裡又沒有水,這些東西堆積起來就是巨大的衛生隱患,往往要堆積到雨季來才能被水流衝到美姑河裡,在雨季來臨之前是一件相當可怕的事情。

現在溪水翻過了土坡,重新來到了聯和鄉,在後山上蜿蜒過雞場的前方,然後順著溝渠流進鄉裡,沿著街道兩側的水溝一路衝刷下來。

在老時節裡,就類似許多少數民族村落那樣,這條水溝裡的流水是供人飲用的,家家戶戶的房子可以修的一般,但門口都會有一道石板橫跨水溝,可以洗衣服,洗菜。

講究些的人家,會在水溝邊改出一個深一點的石板鋪設的小水池,用來代替水井,積蓄的水是用來飲用的。

由於水溝一年裡頭有半年都沒水,導致許多人都忘記了它本來的功用,現在水流重新形成,家家戶戶每年的潺潺溪水都成了一景。

從美姑河和鄉裡幾口水井裡挑水有些累人,於是有人開始重新從水溝裡取水。

可是還是有人保持著老習慣,往水溝裡撒尿。

當打水的人見到了撒尿的人,矛盾就產生了,甚至形成了鬥毆這種惡性事件。

彝族人愛鬥毆也是傳統,在古代整個涼山地區是由許多大大小小的“家支”構成的,而所謂的家支,其實就是小型社會係統,是以血緣關係為紐帶聯結起來的父係血緣集團,采用以父子連名製的譜係來鞏固和延伸血緣關係。

每一“家支”有其共同的祖先和姓氏,“家支”因與成員的生產生活、經濟、政治、勞動、倫理道德等關係密切而成為“親密群團”。

家支內部還分出了血緣等級,曆史時期,彝族社會分為屬於土司的茲莫、屬於貴族黑彝的諾合、屬於低級平民白彝的曲諾、以及屬於奴隸階層的安家娃子阿加和鍋莊娃子呷西。

這就產生了許多關於“家支”的諺語,比如“猴子生存靠樹林,蛤蟆生存靠水塘,彝人生存靠家支”,比如“九代為家門,十代為親戚”,比如“一人有事百人幫,一家有難百家當”,比如“切莫壞家支,家支是院牆,人無家支管,撚線離毛團。”

在曆史上,統治階層為了達到統治目的,往往會有意地挑撥家支間的關係,許多家支存在世仇關係,還由此形成了獨特的戰爭專有名詞——“打冤家”。

直到五六年國家在這一地區實施體製改革,彝人才“一躍千年”,來到了現代社會。

因此彝人的性格裡都充滿了好勇鬥狠的一麵,這樣的時候找娃娃乾部都不靈了,得升級到大畢摩那裡“斷公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