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石蟆鎮(2 / 2)

周至站了起來:“老人家,那清源宮在哪裡?我們看看去。”

“清源宮那裡有根五百多年的大香樟,好找!”等到老農和周至交談一番之後:“你們是夾川過來耍的啊?那我們這裡還有岱雲館、登雲寺、千佛岩,你們都去看看嘛!”

“是嗎?”周至本來是準備遊玩中壩的,卻不料石蟆鎮就有這麼多景點,趕緊打聽清楚地方,以及最後一班上島的渡船時間,算算來得及,那就抓緊遊玩。

清源宮果然好找,老街儘頭邊上一處石頭階梯通向那裡,主要是正門廣場右側的一棵香樟大樹太顯眼了。

宮前垂帶式踏階梯剛好四十級,拾級而上,梯階兩旁各有八座花台,走完階梯就是山門,山門為石質牌樓,其上有道教傳說浮雕六幅。石牌樓正門上方石牌樓刻有“聖旨”二字,兩邊各有一位丞相。下額橫書尺許《清源宮》三個大字,筆力是相當不錯的。

這裡也不需要什麼門票,隨意遊玩,進入山門後,就能發現這是一個典型的會所+宮觀類建築的代表之作。

主題建築分彆包括了戲台、川主殿、靈官殿、玉皇殿、日月亭、清風亭,還有一個有著多株百年古樹的花園。

檢查其中的碑刻,才知道這座宮觀始建於明代正德五年,就如賣青果的老農所言,差不多500多年了。

整個宮觀非常具有特色,既是標準的傳統建築,又是傳統建築裡風格比較獨特的“複合院”。

整個廟宇四周有三丈高的風火牆相隔。廟內是抬梁式磚、木、石結構。縷刻的浮雕工藝精湛,飛簷翹角,板石鋪地。

大格局就是三殿一院中戲樓,兩邊對稱,左右還有兩座高閣,分彆為文武魁星樓。

戲台兩側,男女賓樓也分設左右。

前後殿共有三十二大圓柱支撐,而且和夾川法王寺一樣,用的是石柱。

頗具明清特色,此外後一個非常有特色的地方,就是整個宮觀頂部清一色采用的綠色的琉璃瓦,與廟宇周圍參天古樹的鬱鬱綠蔭完美匹配。

大家一邊遊覽,周至一邊給大家普及知識,

川主會,其實是一項渝西、川南、黔北地區群眾的重要習俗。

農曆六月廿四是治水先聖李冰的“生日”,因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遺澤,李冰被巴蜀民眾尊為“川主”,“大菩薩”。

因此每年農曆六月廿四前後數日,民眾都會組織祭奠活動,便形成了“川主廟會”。

按照地方風俗,活動期間一般要抬著李冰塑像出遊,並舉行取水、求福、祭拜等民俗活動,以此表達對李冰的懷念之情,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在此期間,順帶舉辦燈會、廟會和民間戲劇演出,當然也會是必然。

張辛夷說道:“以前隻知道都江堰,二王廟,卻不知道連我們夾川和更下遊的渝州,都有祭祀李冰的廟宇。”

“其實川主的來源有很多種說法,有說是商代的大臣楊戩,有說是李冰和他的二郎,有說是宋代治蜀有方的張詠,不管怎麼說吧,都是卓有政績的人物。”

“而且祭奉川主的習俗不光光在巴蜀地區,甚至滇、黔、鄂、陝幾個省也在祭奉。”

“就好像望叢二帝一樣,不管因為戰爭或者政治的因素,導致這些寺廟祠堂被毀了多少次,但是隻要是人們了解他們的事跡,便總會在風頭過去之後,將那些祠廟,重新給修複重建起來。”

“這叫什麼?這才叫真真正正的,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