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子的運氣的確是好。”四舅媽感慨道:“你看,先是石延年《籌筆驛詩》,後是僧傳古的《坐龍圖》……”
四表舅和周至對視一眼,兩人都突然想到一個問題。
兩次開盲盒,一次開出宋人名家書法,一次開出宋人名家畫作……
這怕不是什麼運氣好,而是那口箱子裡,可能都是精挑細選的收藏!
這樣的出寶概率,隻能說明一件事兒——這個大箱子,絕對絕對是一個大寶藏!
周至畢竟算是半個內行,知道急不得,隻能取一樣修複一樣,才不會對寶貝造成更大的傷害。
“要不我來乾這頭吧?”轉了轉眼珠子,周至說道。
現在的《坐龍圖》已經進展到了修補的環節,就是用小紙條小紙片貼於畫心裂縫和殘缺的部分,然後依托原有的作品痕跡,儘量將多餘的部分剔去,讓修補的部位儘量小一點,又能夠讓畫心恢複強度。
這個活一般不會傷害到畫心,周至敢下手。
“彆慫吧!”四表舅笑道:“早過晚過,早晚也得過!拿宋代名家法帖出師,還能有比這更完美的嗎?”
“完美的前提是手藝不滑……”周至依舊忐忑。
“少廢話!快點!”
“哦……”
見實在是推脫不掉,周至隻好拿起毛筆,開始先對《籌筆驛詩》進行操作。
手續其實也是很繁瑣的,雖然名義上隻是用顏色遮蓋掉畫麵上修補之後的裂線和缺墨,但是手法卻也是有講究的。
首先第一步就是要補齊背色,也就是給修複好的畫心上一次底色,將那些畫心碎片之間的拚接痕跡給抹掉。
由於四表舅刻意保留了部分陳舊痕跡,讓書法作品古意盎然,因此那些天然的古舊痕跡,就成了補色這一關的難度所在。
痕跡顏色有深有淺,補色的時候,要將這種深淺明暗的效果過度保留住,而且要讓觀者無法察覺,這就需要一些能力了。
好在周至經常乾這活,國畫和書法在開始的時候,經常也會先鋪設底色,尤其是國畫,還經常在畫作的前後刷色刷礬,以礬晶點灑,在紙麵上製作出墨色在水中暈染分離的天然效果。
這些操作四表舅經常讓周至代勞,因此周至並不陌生。
小心翼翼地將底色補齊之後,整個法帖的畫麵基本就已經能看了。
第二步是補墨。
補墨就是將筆畫中的斷裂和殘缺,用墨水給填上。
同樣的道理,墨也必須是用傳統手工製作的,而且理論上能用到和原作相同的墨是最好。
不過那是不可能的事兒,宋代名家書畫一般喜歡用廷珪墨,潘穀墨,這些在一千多年前書畫的創作年代就是百金難求的東西,更何況現在。
因此隻能是在近代,比如清墨,甚至現代手工墨的基礎上,根據修複家自己珍藏和反複試驗過的“驗方”,添加魚膠、冰片、龍麝、甚至鬆香等添加劑,調和出發色、濃淡、膠感,均和當時用墨儘量靠近的補色墨。
剩下的一道功夫,就是補色的時機。
整個中國字畫修複裝裱過程中的粘合劑,就是一款漿糊,特製的漿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