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的沒啥,就是太廢耗心力了……”周至回憶起這一個多月的“地獄模式”,都不免心驚膽戰。
“是啊,也多虧王洙用的是北宋翰林院官方的修補技術,”四表舅說道:“這技術後來隨運河南下,在杭揚一代完善,最終成為我們揚幫這個書畫裝裱派彆。”
“既然是一脈相承,就算是輕車熟路,且收獲很多。萬幸,萬幸。”
絹本的修複,可比紙本又提升了一個難度。
古舊書畫絹本由於年份不同,破舊程度不一樣,且絹本的種類繁多,因此在清洗之前,就得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選配合適的補絹和托紙。
補絹要求必須做到“三接近”,即補洞的絹絲與畫芯質地相接近,補絹的顏色與畫芯顏色相接近,補絹的自然褒光與畫芯本身相接近。
修複用的補絹,本身也可能是舊物,因此如有黴跡、汙跡、水漬等顏色略深的痕跡,要用化學藥品如高錳酸鉀、草酸等溶液進行去汙洗滌,直至洗淨。
處理好補絹,還要處理托紙。
托紙的要求必需選配上適合畫芯的顏色,因為絹本的畫芯本身厚、顏色深,所以托紙選薄棉連為佳。
托畫芯用漿水,也要比紙本厚。
托紙的顏色要求比畫芯略淡。但有的畫芯的質地比較稀疏,不那麼緊密,托紙太淡了又會露底失神,影響畫芯正麵的顏色效果,因此還存在一個度的把握問題。
又因為一般的補捐和托紙,其顏色都不可能與舊本完全一樣,所以還要有一個染的工序。
一般用國畫顏料:赭石、藤黃,墨汁調製,以畫芯最淡的地方為準,有時也要參考畫芯的質地、靈活調製。
準備工作完成後,才是對畫心的操作。
和紙本修複一樣,第一步還是清洗。
這一步固定,絹本畫芯如有撕破、斷裂,先在畫芯反麵,用紙與漿水,刷平固定。
這一步當中需要注意的,就是畫意拚接得正確,不要出現張冠李戴的情況。
然後把畫麵上的蟲糞、黑點、黴跡、水痕等汙跡,能除掉的儘量用磨快的小刀尖輕輕刮掉。
由於日久天長,自然毀壞,以及保藏技術不善,有的絹本畫芯損壞非常嚴重,這種絹本畫芯的清洗,得先將畫芯平攤在特製的洗畫池裡,用排筆水淋,開水燙兩遍以上,再用清水慢慢衝洗幾遍。
如絹本畫芯質地牢固、顏色不受影響的情況下,則要水池裡浸泡多時。
這樣做有兩個作用,一是絹畫芯用開水燙過之後,原裱托的紙與絹之間的漿性受到泡漲後,粘性減弱,容易分離,可為下一步揭去原托紙作準備。
二是經開水燙過絹本畫芯,流出的黃水如醬油湯,這是除去了積年塵埃的過程,能讓畫麵就清新很多。
隨後用乾淨毛巾將畫麵的水份逐漸吸乾,如果畫麵上有黴跡和其它汙跡,也在此時處理。
一般是在開水淋洗無法除黴的不得已情況下,會使用化學品進行下一步清除,但是這樣的方法,對於《蜀山圖》這類名貴書畫,是堅決不許采用的。
因為如清洗不當,化學品反而損傷畫芯質地的纖維與舊氣。
另外,使用化學品洗滌舊畫芯時,如稍有不慎,即會搞出差錯,而一旦出差錯,將無法補救。
同樣的,畫麵泛鉛的處理也得謹慎,最好還是用火燒法處理,因為雙氧水太容易損傷畫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