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兒理解起來其實並不難,港島的經濟在大基本麵上來講其實並沒有發生什麼實質性的變化,如今的局麵,其實更多是人為造成的。
這裡邊既有一些勢力的陰謀,也有普通民眾對未來的擔憂。
然而在某些格局開闊思路明確的大佬眼中,這樣的動蕩,反而醞釀著機會。
但是這樣的大勢,卻又不是簡簡單單的個彆人能夠扭轉得過來的,必須依賴另一股大勢。
就如黃沾說的,“塵事如潮人如水”,然而在每一次潮來潮往當中,總有沉淪深淵的水,也有成為浪尖的水。
很明顯的感覺,李啟嚴,大概率是想做這一波的浪尖。
或者說幾個浪尖之一。
要得到助力,就得讓彆人看清楚自己的態度,那麼如何表這個態,也同樣需要機會。
而現在關於《淳化閣帖》的歸屬問題,不得不說就是個相當不錯的機會。
當然,這一切都有個前提,那就是周至的推測的確就是李啟嚴的想法才行。
無論如何,經過這番分析之後,王主任和周至都感覺有了一絲曙光,至少在麵對安思遠和安宅英一的競爭時,不再是一點籌碼都沒有。
第二天一早,李樂海再次開車前來,將王立梅和周至接到了山上。
太平山其實分了三個區,山腳就是著名的中環,其實還有一個上環;而山腰部分被稱作“半山區”,分布著一些高尚住宅;山頂則是富有的成功人士和外籍人士居住的豪宅。
這裡可以俯瞰港島和維多利亞灣,如果說維多利亞灣是一頂皇冠的話,港島和九龍就如兩顆皇冠上的明珠。
用現代話講,這裡就是具備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人文景觀;用老話講,這裡就是港島的“龍脈”,藏風聚氣的堪輿寶地,風水絕佳。
然而現在整個維多利亞灣的地價走勢,看得都讓人心裡毛焦。
半山以上的地區,在殖民時代是類似租界,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那種。
第一個住進這裡的人,姓何,當時港英政府要授予他爵士的頭銜,他拒絕了,要求住進太平山。
最終經過很長時間的努力,港英政府鑒於他的突出貢獻,答應了他的這個請求,並且依然授予他爵士爵位。
從那個時候起,太平山才成了華人富豪和精英也能夠入住的區域。
這些故事講著講著就變得神神叨叨,然而看李樂海的樣子,卻是深信不疑。
周至到並不是覺得這裡被選成高尚社區並非因為風水,空氣清新,港島本來就是炎熱的地區,山下人又多,老時間裡的衛生條件和空氣質量可想而知。
而是這裡地處海灣高埠,視野開闊,海風和日照都有殺菌消毒的作用,加上空氣清新,人口密度又低,有條件住在這裡,環境遠比山下更利於人的健康。
不過這個論點也不敢說出口,不然肯定會被李樂海這種本土迷信人士鄙視。
李啟嚴的彆墅是整個太平山位置最好的,彆墅外圍有森森綠樹,內部有遊泳池和高爾夫的推球道。
據說此公還有一個愛好,就是讓港島的小明星們來陪他推高爾夫球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