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九章 不斷創新(2 / 2)

“但是和夔龍紋在瓷器上的反映,和古籍中以獨腳為特征大相徑庭一樣,螭龍紋在瓷器上的表現,與古籍記載也完全不同。”

“瓷器上的螭龍紋,多為獨角,偶爾雙角,幾乎沒有無角的情況。”

“螭龍紋的產生也非常的早,最早可以追索到原始社會,是當時的圖騰標誌之一,在古代建築以及青銅、玉、陶瓷等工藝品中經常出現。”

“早期文獻當中,螭是一種獸形,類虎,更多以‘螭虎’相稱。”

“比如《宋書·誌第八》中記載:‘初高祖入關,得秦始皇藍田玉璽,螭虎鈕,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壽昌’。高祖佩之,後代名曰‘傳國璽’,與斬白蛇劍俱為乘輿所寶。”

“螭紋用到瓷器上,洪武、永樂禦廠中並沒有發現,螭紋瓷器,從宣德朝才開始出現,與應龍、夔龍紋的始用時間大致相仿。”

“宣德瓷器上的螭龍,皆為四足,爪數可細分為三爪、四爪和五爪三大類。總體看,其強悍雄健的體形與當時流行的龍紋極為相似,特點是身上缺少鱗片,頭部獨角,尾部呈卷草形狀。當時的螭龍形象多作口叼靈芝,應該是從夔龍口含蕃蓮造型取得的靈感。”

“宣德螭龍形象確立後,在較長時間沒有太大變化,到了清代,官窯瓷中才開始出現唇上帶龍須的螭龍和呈獸足表現的螭龍。到後來甚至獸足螭龍和龍爪螭龍出現在了同一瓷器上,到乾嘉時期還經常出現足攢花、爪攜靈芝等螭龍紋造型。”

“最後我們說說禿尾龍,禿尾龍非常好辨認,就是角龍形象去掉掃帚型的尾部,變成小尾甚至禿尾。”

“這個紋樣為清代官窯瓷中獨有,尤以康熙朝製作最盛。主要與一個傳說有關。”

“清朝袁枚所著《子不語》中記載了這個傳說。”

“天上曾有一龍,被罰至人間,投胎於山東文登縣畢氏婦腹中,產後化為小龍,其父以刀斷其尾部,於是成為禿尾龍。該龍斷尾後飛至東北,落戶白龍江,化名黑龍。”

“黑龍長大後與江內危害百姓的白龍苦鬥幾番,最終獲勝,成為江中主宰。從此沿岸風調雨順,黑龍也被尊稱為‘禿尾巴李龍爺’。”

“為紀念其功績,當地人們將‘白龍江’改名為‘黑龍,江’,使用至今。”

“黑龍,江流域對於清朝統治者來說具有極為特殊的地位,一直被清政府視為‘龍興之地’。因此禿尾龍紋飾在清朝官窯瓷中的得以大量使用,成了改朝換代的宣傳工具。直到乾隆朝統治穩定後,才漸漸消失,重新回到角龍的正常造型。”

“總結起來,拋開角龍,無尾龍容易辨識不談,瓷器上其餘三種龍的造型,基本可以概括為螭、夔皆無鱗而獸足,其中無翼者為螭;雙足有翼者為夔;足可有可無、可二可四,然有鱗有翼者為應。”

“輔助特征裡,含西番蓮者,基本為夔;含靈芝者,基本為螭。”

“從元明清三代龍紋的使用情況看,明朝宣德年間開始,同時出現螭龍、應龍、夔龍三種新穎造型,說明當時禦廠製瓷創新、變革力度之大。”

“雖然後朝禦廠製瓷業幾度繁榮,但造型主體,依舊以宣德朝為基礎。”

“所以宣德朝製瓷在明清禦廠發展過程中的地位,也能通過龍紋體現出來,那就是承前啟後,為後代奠定了基礎,具有劃時代意義。”

“而其後多種不同龍紋造型的變化發展,到後來甚至造成了博物館和拍賣行在辨識上的困難。也反映出禦廠紋飾設計在吸取、繼承中國傳統文化時,還在不斷演變與創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