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裡走走,就會發現其自然山水條件得天獨厚,幾塊大石高聳成山,斷崖成隙,峽穀開合有度,空間高低錯落。
在炎熱的天氣裡來到這裡,江上送來的清風被陰涼的岩石降下來數度,令人神清氣爽。
黃庭堅便是利用這峽穀的地形和天然泉水,修建了遐邇聞名的流杯池。
流杯池呈九曲之形,兩側立八石凳,引岩縫清泉為流,文人墨客可以列坐其間,流杯飲酒,吟詩酬唱。
岩壑清奇、古樹參天、意境清幽,因為人文崖氣,這裡很快成為宜州古八景之一,曆代文人雅士吟唱之所。
自宋迄今,路過的文人墨客詠讚之作繁多,或寫涪翁之高風,或頌築池之勝績,或發思古之幽情,或懷時令之感慨,可謂霧集雲屯,珠璣累累,風采紛呈。
一些詩詞歌賦,便被勒刻於兩側如內傾高牆一般的岩、壑、洞、穀之旁,石刻題記從淳熙戊申年開始,共有一百多處。
坐在四方石柱一樣的石凳上,周至扭頭欣賞著周圍的摩崖石刻,看到了不少名人的留跡,不由得感慨:“這裡的人,可比我們安樂山摩崖的人出名太多了……”
“他們說那八個字是黃庭堅寫的。”熊嬌和劉濤住得近,肯定來過這裡不少回,便給周至指著崖上,介紹起地方典故。
崖壁上有一處擘窠大字,每個字一米見方,是帶顏體風味的楷書,一共八字,寫的是“南極老人無量壽佛”。
周至不由得輕輕皺眉,雖然黃庭堅的大字書法也曾取法於顏真卿,但是和這八個字書風迥異,大字沒有留名,但說是黃庭堅留字,似乎有點牽強了。
不過除此以外,還有不少的詩作。
周至在這裡找到了幾首好詩,“楚舵吳檣又遠遊,浣花行樂夢西洲。千尋鐵鎖還堪恨,空鎮長江不鎖愁。”
詩是陸遊的,但是是不是陸遊題在這裡的就不知道的,應該不是,不然應該很出名才對。
南宋詩人範成大也寫有《夕至敘州登鎖江亭山穀謫居時屢登此亭》:“水口故城丘壟平,新亭乃有緪鐵橫。歸艎擊汰若飛渡,一雨徹明秋漲生。東樓鎖江兩重客,筆墨當代俱詩鳴。我來但醉春碧酒,星橋脈脈向三更。”
此外還有一首《遊流杯池》,書法詩歌都是上乘,辨認字跡,作者周至卻不熟悉了,是明代人,叫李春先。
“誰將怪石劈為門,引入煙霞勢欲吞。水有源頭通玉液,人從穀口泛金樽。座間羅綺山花簇,席上笙簧鳥語喧。曲折勸酬情不儘,喜看明月轉江村。”
除此以外,劉光弟、張大千、黃賓虹等人的字跡也躍然壁上。
“肘子,你不來一首?”熊嬌問道。
“黃庭堅的詩作開宗立派,我在這兒作詩,那不是要被他笑話?”周至笑道。
“我聽說你在遊學的時候做過一首回文詩,把七中的高手都震了?”劉濤問道:“好像是寫歐陽修的?”
“什麼把高手震了,人家現在已經是北大中文係的了。”周至笑道:“河東河西,都不用等三年了。”
“說起來黃庭堅是少有的神童,小小年紀詩詞創作上就有老大的名聲,結果還是一生蹉跎不得誌。看那兒,那首詩就是彆人寫在這裡勸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