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克製的愛情(2 / 2)

“斑鳩是水鳥嗎?很明顯不是。什麼水鳥會咕咕叫嗎?很明顯沒有。那麼這句話該如何翻譯呢?”

“鄭玄給了我們一部分的答案,這句話裡其實包括了‘雎’和‘鳩’兩種鳥。”

“大家注意這個雎字,其實是一種異寫,雎的本字,其實應該是‘鴡

’。”

“這是一個會意字,且代表大嘴,這個字的意思就是‘有大嘴的鳥’。”

“這種鳥的名字叫王鴡,是一種捕魚的水鳥,有些學者認為就是鸕鶿。”

“鸕鶿求偶時是不叫的,而且它們會找一處隱秘的地方進行交配,而斑鳩求偶聲低沉委婉。於是古人便將之與周南這種‘王化之區’的婚戀風俗聯係起來,作為詩歌的‘起興’部分,暗示其‘溫雅守禮’,也符合孔子所說的,‘樂而不淫’。”

作為文科生,大家對《詩經》第一篇還是有一定認識的,不然也不至於自習半節課就開始放羊。

不過給周至這樣一講後,大家才知道之前對《關雎》的認識實在是太淺薄,“關關”二字一讀起來就理解成了鳥兒們的歡唱,哪裡曉得這兩字在古代類似“咕咕”,整個詩的意思,從一開始就給大家搞擰了。

接下來周至又講解了“荇菜”是什麼,是水中一種飄搖的水草,隻生活在水質非常清澈的地方。

因此它在詩歌裡的同樣有“起興”的作用,以之暗喻女子“既潔且柔”。

此外,將長短不一的荇菜采上來,使之整齊劃一地擺放好,有人認為還有“齊家”,“讓後宮井井有條”的意思,認為《關雎》其實是歌唱“後妃之德也”。

具體是否後妃之德暫且不論,周至又講解了禮製當中關於“琴瑟”和“鐘鼓”的規製,這些樂器隻能出現在貴族的宴會上,普通人是不能用的,而且荇菜在古代也是珍貴水產,不是普通人可以吃的。

所以《關雎》所反映的社會事件,即使不是什麼“後妃之德”,起碼也是是一次貴族的“相親會”,貴族男子在組織音樂會,貴族女子們則指揮人手準備宴會的食材,采摘荇菜。

而男子對自己“寤寐思服”的女孩子的表現當然非常滿意,認為她是“好逑”。

“逑”通“仇”,匹配的意思,因此“淑女”是能夠與君子匹德的好伴侶。

於是“琴瑟友之”,接下來還要使用更加正式的樂器,“鐘鼓樂之”,暗示婚禮會在不久的將來舉行。

或者說,這本來就是一首婚禮上的歌曲,是男方家庭讚美新娘、祝頌婚姻美好,回憶甜蜜的認識過程的歌曲。

這首詩描寫了愛情,可又不全是愛情。

它所寫的男女雙方,乃是“君子”和“淑女”,表明這是一種與美德相聯係的結合。

它所寫的愛情,一開始就有明確的婚姻目的,最終又歸結於婚姻的美滿。

而不是當時青年男女之間常見的短暫邂逅、一時激情發生的“野合”。

相反,詩歌所寫戀愛行為是克製的。雖是寫男方對女方的追求,但絲毫沒有涉及雙方的直接接觸和私下接觸。

也就是說,雙方都愛得“很守規矩”,表現為對對方的小意與尊重,既有真實而深厚的感情,又表露得平和而有分寸。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