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課程一旦開始,聽課的人就忍不住給吸引了。
果然,這堂課叫做《甲骨文鑒賞,真是一點都不錯。
周至首先展示了一幅圖,據說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字,也就是傳說裡倉頡創造的文字,立在倉頡廟裡,據說孔子都沒有破解出來,叫做“鳥跡碑”,就是傳說裡導致“天雨粟,鬼夜哭”的那部分。
這個碑文一共二十八個字,雖然真實性值得商榷,但是其構字的大約意思,也差不多能夠看出是根據漢字的組字法模擬出來的。
倉頡碑不靠譜,但是有一樣東西卻非常靠譜,那就是甲骨文。
一堂課周至講了兩個字,一個中,一個國。
中,甲骨文有三種寫法,第一種寫法像旗之形,豎筆像旗杆,中間一個口字像旗幅,上下各兩條飄帶狀的筆畫,像旗斿。
為什麼這樣寫就代表“中”這個概念呢?因為古代軍隊,大旗立於中軍,作為四方軍隊的號令標誌。
第二個寫法,和現代的中字很像,省略了上下各兩條飄帶狀的筆畫,解釋字形的說法,是那個口,在甲骨文裡有“地方”之意,在這裡代表軍寨。
旗杆穿軍寨中心而過,而上下兩端到軍寨的距離相等,代表了“中”的概念。
第三個也和現代中字類似,不過上麵豎畫的起點上多了一橫,而豎畫的下部多了兩個短橫。
這個字形的代表的是一支箭射透標靶,穿到了標靶背後的牆上,意思卻不在是“中國”的中,而是“中標”的中了。
因此從甲骨文來判斷,中其實一開始是兩個字,一個代表“中央”的意思,一個代表“擊中”的意思。
或者是這兩個讀音相近字形也相近,因此在後來的文字流變當中,漸漸的就合二為一了,變成了字形不同,而文義可以混用,其實就成了一字多義多型了。
這個從文字流傳裡也可以看得出來,在其後的金文當中,三例字形依舊存在,可是到了戰國,就由三例省略成了兩例,第一例的寫法不見了。
而且這兩例當中,射擊中的寫法,主要在秦簡裡多見,而軍營中央的寫法,卻在楚國絹書裡多見。
篆文承自戰國文字,古文承自秦法而去頂橫,曲豎筆;
籀文承自金文二例,而旗斿略有變動。
隸書也出現了三種寫法,第一種承自金文的第一種寫法;第二種承自金文第一種寫法,做了上下省略;第三種承自篆文,保留了豎畫的曲筆。
到這裡都可以看得出來,每一代的文字變化,都繼承自前兩代,而絕非一代而已。
直到楷書出現,中字才合三例為一字。
而國,最初並沒有外麵的那個口,隻存在一個“或”,字形卻是一戈,一口。
戈代表武器,引申為武力、軍隊;口本是保衛,在此指土地。
二者相合,就表示需要以武力保衛的地方,意味“疆域”,“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