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9章 工筆(1 / 2)

第1369章 工筆

“誒?咱們才剛剛進行了預展。”周至問道:“除了部分受邀請的人士,還沒有正式對外展出啊……”

“這個問題不重要,不重要。”崔如拙一把抓住周至的手腕:“你能幫我拚出三丈大宣不?”

“肘子說你要做九米長的大畫,是真的?!”王老爺子之前隻當他們在開玩笑,崔如拙既然問起來這個,那就是有意要搞了。

“我是有這個想法,就是……紙也不好弄。”

的確不好弄,現在書畫的最大尺寸基本叫做“丈二匹”或者“大丈二”,尺寸為三百六十七厘米乘一百四十四厘米。

再往大就是丈六,最多到丈八,丈八就是小四張“大丈二”的尺寸,六百厘米乘二百四十八厘米。

這樣的大畫已經非常罕見了。

而崔如拙創作的巨幅作品,是想要達到長九米,寬兩米八的畫心,還要是兩幅拚接,畫心這麼大,加上裝裱,最後將成為長二十米,高三米的的巨製。

之前類似的巨作也不是沒有,比如懸掛於大會堂迎賓廳裡,由關山月和傅抱石合作,主席親自題詞的《江山如此多嬌,就是高六米五,寬九米的大製作。

這基本上就是國畫最大的尺幅了。

因此要造出這麼大尺幅的紙,就需要高手匠人對最大尺寸的“丈八宣”進行拚合。

“要不這些下來再論吧。”王老爺子有點無語了,換做彆的場合,就自己和老啟兩人的時間,誰敢這麼浪費?

以宣紙廠的技術力量和設備,現在是製作不出這麼大尺寸的手工宣紙的,你就是想定製都不可能。

所以不光是創作地點有要求,前期的紙張準備,後期的裝裱,都是巨大的難題。

畫作是一個整體,也講究一個“氣脈營衛”的關聯性,當年的關山月和傅抱石,也是在整張的大紙上進行畫作的。

如今掛在迎賓廳的,是前年由榮寶齋兩位勾描臨摹的孫樹梅和米景揚兩位老先生,在更老的大擘董壽平等人的指導下完成的複製品。

當然這幅原作大家已經看不到了,因為長期懸掛,原作受到了一些傷損需要修複,現在給收了起來。

之後還有宋學偉仿刻了印章,並且做了舊,讓畫麵符合懸掛三十年所呈現的那種“風味”,得到領導們首肯後,最終代替了原作。

“呃,老爺子,這事兒還真是有些關聯的……”崔如拙說道:“聽說蜀大這次修複了那批字畫,我還特意去看過,那些畫的修複裝裱都非常厲害,當時我就想說要是將來我的巨幅作品也交給這樣的高手來裝裱就好了,隻是不知道這高手匠人等不等得到我創作完成的那一天……”

見周至聽得瞪起了眼睛,崔如拙才趕緊解釋:“我的意思是……我當時以為,那麼深厚的修複裝裱功力,完成者應該是很老的老人了,卻不料竟然這麼年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