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不能迷信科學(1 / 2)

宋代的龍也很有特點,龍頭呈立體感,有刺腮,粗須而無毛,龍身無所曲折,四腿肥碩,爪分四指開張,無肘毛,無尾鬣,尾巴為蛇尾狀。

畫心的正中心海浪之上,有乾隆禦題詩歌一首,還蓋了一枚大印章。

陳容自己的詩歌和水蜜章,反倒落在了畫尾,被乾隆喧賓奪主。

畫心後麵,又是一段正隔水,其後是“副拖尾”,副拖尾和副首一樣,也是蓋章的地方,上麵蓋有八枚印章。

之後又是副隔水,然後是一段長長的“正拖尾”。

“拖尾”是用宣紙接成,留給鑒賞者題詞用的,一般尺寸會很長,往往要用三張宣紙粘連而成。

《六龍圖》的正拖尾上麵分彆是乾隆的幾位大學士於敏中,梁國治、王傑、董誥、金士鬆、陳孝泳恭恭敬敬的和詩。

之後才是綾錦組成地頭和雞翅木的地軸,手卷到此才算完。

因此雖然手卷的高度一般就三四十厘米,但是展開很長,象《六龍圖》的長度,其實就有四百四十多厘米,非常的長了。

因此欣賞手卷的方法也和彆的畫作不一樣,透視關係也和一般的畫作不同,運用的是散點透視法,營造出“一步一景”,“一眼一景”的感覺。

《六龍圖》畫心部分出於南宋,時間久遠,最近一次修裱也是乾隆朝,同樣的年份不低,而且手卷采用的裝裱方式和材料,也是所有裝裱中最複雜的,綾、絹、紙、錦全都要用到。比如《六龍圖》就是標準的“宣和裝”,手卷的天頭、隔水、副隔水、鏡片多綾。包首則用錦,畫心則多紙,拖尾為絹。

因為時常放在案頭翻卷欣賞,手卷相比其他形式的裝裱,也更加容易受損,又由於裝裱材料的綜合性和存放環境的原因,更容易因為氧化、水解等作用而被破壞。也更容易接觸到溫濕度、光照、粉塵氣體汙染、微生物等導致纖維病變的因素。

因為怕書畫受潮,藤原美術館采用了“科學”的方法,就是用原裝包裹起來,用保鮮袋真空包裹,放進恒溫櫃子裡。

但是這麼做不僅沒有使書畫受到良好的保護,反而導致了藏品的損傷。

經過周至分析,導致這些手卷傷損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密封保存法絕對是最大的原因。

密封保存法不是不可以,但是有個前提,就是密封之前,藏品的濕度、清潔度,都需要達到標準。

還有就是為了保持纖維的柔韌度,長期卷起來存放也是個問題,需要定期舒展開來釋放一下“應力”。

雖然做到了避光和陰涼,但是卻沒有通風,之前畫作上的灰塵、油汗、最可怕是微生物和黴菌等,非常容易導致病變。

還有就是手卷上含有大量的絲織品,編織產生的縫隙非常容易留存這些東西,然後被卷入畫中,即便抽取真空,也不是完全沒有氧氣,留存在織物縫隙間的空氣也足夠它們有所作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