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民族遷移史(2 / 2)

“要這麼說起來,最早的三峽搬遷,應該打從那會兒就開始了?”林婉秋也是腦洞清奇,居然把兩件事兒給聯係了起來。

“誒?要這麼說的話……”鎮長愣了一下:“好像還真是哈?”

“要是這麼說的話,那龍門陣就可以擺得更老。”周至扇著大蒲扇,讓坐在自己身邊的江舒意借風:“當年古蜀國有一個國王,傳說為荊人,也就是現在的湘、鄂一帶的人,鱉靈死後屍體溯江而上,到了成都又重新活了過來,見到當時的蜀王杜宇,成了杜宇的丞相。”

“因為他來自水鄉,善於治水,平息了岷江的水患,讓蜀民安處,勤於耕作,於是杜宇將國家禪讓給了他,讓他成了國君。”

“望叢祠!”張辛夷聽到這裡總算是回想了起來:“杜宇就是望帝,鱉靈就是叢帝,周至你寫過的那篇《望叢祠遊記》裡,提到過他們的故事。”

“其實這是一個叫做‘長江文化帶的’區域,長江中下遊的一係列文明,沿著長江河道進入岷江,然後沿著‘岷江文化帶’,將文明帶到了蜀中,在古蜀先民發現進入蜀都平原的通道之前,在河畔的郫縣、廣漢等地建立起古蜀聚居部落,之後又沿著岷江通道從鬆潘等地進入到青藏高原東麓的賀蘭山下,轉頭沿著“渭黃文化帶”再度東下,最終接觸到了關中地區的華夏文明。”

“有了這條通道,華夏文明也沿著它一路反作用過來,最終在三星堆,鴨子河這些地方,形成了原生文明、長江文明、黃河文明三種風格彙聚一處的獨有文明景觀——古蜀文明。”

“要說起來呀,三峽地區人口的遷移活動,從那個時候就開始了,最早的寶墩遺址在公元前兩千五百多年,那個時候還是五帝時期,差不多史書上黃帝時代晚期,考古上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的中間過渡期,良渚文化中期,龍山文化的開始,二裡頭文化前四百年。”

“這麼老啊……”鎮長都高興壞了:“那當年這些老祖先人指定就是在咱們這兒歇過腳!下回遇到包鸞鎮的人,我還要把龍門陣往前頭擺!”

和所有臨江又臨溪的地方一樣,珍溪鎮的水產異常豐富,珍溪河口聚集著不少的打魚船,鎮民們種植的蔬菜也很新鮮,又讓黃林有了發揮的機會。

一條後世已經很難見到的岩鯉和一條白鱔,讓黃林做成了一道糖醋岩鯉,一道燜焗白鱔。

然後燜焗白鱔,在李老三和林婉秋嘴裡就是正宗粵菜燜焗烏耳鰻。這又讓周至找到了高端料理相通兼容的新證據。

不過老是不吃辣也不是長久之際,於是周至乾脆自己動手做了一道糖醋豆瓣魚的澆頭,分給小夥伴們蘸著岩鯉吃。

林婉秋嘗試了一下,然後直接將周至的蘸碗給端到自己麵前去了。

李老三見狀對方文玉道:“文玉你把你的那份給我,你學肘子,跟欣欣蘸一個碗吧。”

正在和周至合用一個蘸碗的江舒意頓時鬨了個紅臉,打死不再和周至共用一碗了。

周至就很氣,好吃的都堵不住你的嘴,你吃就吃,說出來乾啥?!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