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桓侯廟(2 / 2)

其中最大的動作就是張桓侯廟,將實施遠距離整體搬遷。

“樓台高倚鳳凰山,英烈勳名未易攀。天下三分扶漢室,軍中一怒釋嚴顏。蜀江波暖沙鷗浴,楚寒風清戰軍閒。千古傳布能重土,長留香火翠微間。”

張桓侯廟在民間被叫做張飛廟,但是其最早的名稱,其實是“顯忠廟”。

張飛有“身葬閬中,頭葬雲陽”的傳說,據說三國時期,關羽敗走麥城時,張飛正駐守四川閬中,驚聞噩耗後急令部將在三日之內掛孝出征,為關羽報仇。

部將範疆、張達不能如期複命,又懼張飛虎威,遂趁張飛醉臥之際將其殺害,並取下頭顱直奔東吳,將頭顱拋入長江。

當天傍晚,一老漁翁在捕魚時撈起了張飛頭顱,還有一罐黃金,夢中受張飛之托,將其頭顱葬於雲陽縣城對岸的飛鳳山麓,那罐黃金,就用來邀集窮苦百姓修起了最早的廟宇。

因為張飛大義大勇,曆來為百姓敬仰,這個廟修起來以後,每逢農曆八月廿八張飛生辰的時候,大家都會紛紛前來舉行祭祀和廟會,漸漸形成了一定規模與影響,文人雅士到此也紛紛祭奠,留下詩詞歌賦,廟宇也一擴再擴,越來越大。

這裡也是三峽上一個重要的景點,國家重點保護曆史建築,船行江上,遠遠就能看到雄踞在江岸的巨崖上的建築群。

建築群背負濃蔭蔽日,萬木蔥蘢的鳳凰山、琵琶山,依山取勢,層層迭起,殿宇巍峨,氣勢恢宏。朱樓碧瓦倒映江流,火珠鷗尾直妝藍天。

麵江廟壁上,清末著名書法家彭聚星手書的“江上風清”四個大字端嚴肅穆,每個大字都有兩米見方,即便在長江對岸,字跡也清晰可見,足見功力。

沿著陡峭的石級一路向上,山水園林與廟祠建築渾然一體,相互襯托,廟外黃桷梯道、石橋澗流、瀑潭藤蘿、臨溪茅亭、峻岩古木,秀美清森,幽香陣陣,讓人心曠神怡。

進入廟內,則有結義樓、書畫廊、正殿、助風閣、望雲軒、杜鵑亭、聽濤亭等古建築,布局嚴謹、層迭錯落、獨具一格,既有北方建築雄奇的氣度,又有南方建築俊秀的質韻,更有園林點染、竹木掩映、曲徑通幽,讓遊客們流連忘返。

不過這樣的格局蜀都也很多,小夥伴們都是見過世麵的,對這些不大感興趣。

但是廟裡的雕塑就太精美了,尤其是泥塑的張飛造像,躍馬橫槍,須髯賁張,環眼闊口,和許多寺廟道觀的造像不同,雖然整體比常人要大上一號,但是完全是按照人體比例結構塑造的,雖然有些部位有些許的誇張,但是都在合理範圍以內,主打一個剛嚴威猛,偏偏還栩栩如生。

“厲害!”無論是學醫學的方文玉,學建築的衛非,學文學的周至,都不由得齊齊讚了一聲,這造像的藝術水平實在是太高,把這位忠肝義膽萬古流芳的莽撞人給塑造活了。

而且這個造像設計的地方也很奇特,是安置在結義樓三樓的大殿內,遊客從遊廊,書畫廊,正殿,結義樓一層名家書畫木刻,二層三結義造像一路上來,到三層轉過樓梯,猛然見到這員猛將,都禁不住嚇一大跳,待到心神穩定,又不由得喝一聲彩。

無數人都忍不住虔誠地合什頂禮,祈求這位三國名將的庇佑。

遊賞完桓侯廟,大家對這裡的認識就更加深刻,江舒意有些擔心地低聲問道:“這麼大的一片地方,全部都要搬走?怎麼保證還原成現在這樣?”

“答案就在那棟大樓裡。”李老三一指山坡西麵一處林木掩映中的紅色古建築,建築的牌匾上寫著“望雲樓”三個大字。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