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東西,到時候都要搬遷到新址,視情形在原處還原,以及在地下二三層陳列展示。”
“這些碑帖,現在已經有出版物了嗎?”周至聽得心癢難耐,不說有自己喜歡的黃庭堅書法,要是有精美出版物,買下來送人也很不錯的。
“石刻都有碑拓,不過木刻現在已經不能拓印了。”文保所長說道:“我們有出版彩圖書籍,不過大小就不能和石刻碑拓相比了。”
“肘子是啟老的弟子,對於書法作品非常感興趣。”李老三知道周至的意思,於是幫著他墊話。
“喲!小小年紀這麼了不起呀?”王局長訝異得三分真七分假,然後對文保所長說道:“老李,一會兒把廟裡的碑拓,彩冊之類的,給人家基金會的同誌搞點,同誌們給我們提供了這麼大的幫助,高低是個意思嘛!”
“應該應該,”李所長滿臉堆笑,腳步開始朝會議室外頭挪:“你們聊,我現在就去安排!”
陳經理這才繼續說道:“根據崔主任他們設計的工程方案,所有建築重建時,將采用傳統的材料和工藝。”
“風火山牆、墀頭拆除時原件保存,按原做法恢複;屋麵、脊飾、溝等均依原建築形式、尺寸、做法恢複;油漆、彩繪、建築附件的色彩做保護塗層,損壞的部分按原色調重彩;廟內塑像主要是泥塑,因無法搬遷,新廟的塑像仍然按原物的體量、形製、高度恢複;部分建築和石欄杆的連接處,采用石灰和炭灰的混合灰漿勾縫。”
“等下!”周至敏銳地發現了問題:“剛剛我聽見了什麼?廟內塑像主要是泥塑,因無法搬遷,新廟的塑像仍然按原物的體量、形製、高度恢複?意思是舊的泥塑不要了,在新址裡重新塑造新的泥塑雕像?”
“比如結義樓三層的張飛塑像,重塑?”
“最難的就是那個塑像,橫矛立馬,蛇矛長度就有丈八。”陳經理苦笑道:“因為搬遷困難,我們覺得還是重塑比較好。”
“這樣不妥吧?”周至說道:“那樣的話,文物價值不就沒了?”
“周同學以為那個雕塑是文物?”王局長有些明白爭議的關鍵所在了,耐心解釋道:“最早的張飛像在六幾年就被破壞了,現在的那個是一九八一年的時候,由川美的王官乙教授,根據以前留下的照片,參考了曆史上曆代畫家對張飛的畫像,以及各地戲曲,年畫上的人物形象,在經過長期的考察,對張飛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有了深刻的理解後,進行了一些大膽的改變,塑造出現在這個威猛外露的張飛像的。”
“這一次我們依舊請他按照最早這個設計方案,重新塑造一個而已。”
“原來是這樣啊……”周至不由得哭笑不得:“難怪那雕像如此符合人體解剖結構,和傳統佛道造像差彆那麼大,我還以為是古人造的,又是巴蜀出怪才了呢!”
眾人都是笑,陳經理才接著說道:“其實以上所說的都還好,新址和舊址差異最大的,卻是綠化環境,因此必須采取補救措施。”
“我們決定原廟內的一百二十六棵古樹進行全部移栽。”
“西南農大為我們提供了方案和保障,而保護司對我們提出的要求,是百分之百的移植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