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二爺三爺一起拜(2 / 2)

大昌古鎮位於小三峽之一的滴翠峽峽口往上十公裡,大寧河東岸。

古鎮始建於晉,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曆史,東西主街長約三百五十米,南北長約兩百米,是三峽地區保存相當完整的一座袖珍古城。

古鎮地處渝、鄂交通要衝,文化遺存十分豐富,新石器時代、商周時代的文物都有發掘。

在古代巴國時期,食鹽價值巨大,大昌正處於鹽道上,這裡自然興旺發達起來,一度成為“巴墟”,也就是巴國都邑所在。

《山海經》中記述“巫臷國”“不績不經,不稼不穡”和“鸞鳥自歌,鳳鳥自舞”,講述的就是靠鹽業和運輸立國的故事。

直到宋代這裡鹽業都非常發達,北宋著名的鹽監“大寧監”,就設置在這裡。

明朝崇禎十三年,“張獻忠陷大昌,總兵官張令戰死”。從此,大昌發展勢頭急轉直下。

清朝康熙九年,因連年戰爭、錢糧無幾,民眾寥寥,大昌縣並入巫山縣,大昌置縣曆史結束。

隨著“湖廣填川”政策的開始,外地移民不斷移來,大昌人口才重新不斷增加。到了光緒民國,鹽業再度發達、人口稠密。

大昌鎮的海拔為141米,三峽工程蓄水以後水位會到一百七十五米,大昌具有上千年曆史的繁華城鎮與萬畝良田,最終都將全部沉寂於大寧河水下。

古鎮周圍上至水口、下至手扒岩大橋、北至洋溪村的地方,最終會形成一個接近十二平方公裡的寬闊湖麵,成為整個三峽庫區最大湖泊——大昌湖。

周至一行現在就住在古鎮溫家大院兒裡。

“我們這裡本身是不產鹽的。”帶著周至一行過來的鎮乾部說道:“產鹽鹵的地方其實是在巫溪寶源山,但是因為那處地方太小,無法辦大鹽場,於是古人又修築了大寧河棧道,將鹽鹵從山中運輸到這兒來熬製。”

“就是到了六幾年七幾年的時候,這一帶的鹽廠都多得很,除了我們大昌鹽廠之外,還有上遊的寧廠鹽廠、巫溪鹽廠,旁邊的龍溪鹽廠、洋溪鹽廠。”

“但是我們大昌還有個大好處,那就是大寧河水道,還有茶馬古道,地處要衝,還有好碼頭,可以停船,因此漸漸就演變成了一個大集散中心。”

這裡有一條“丁字街”,由東街、西街兩條街連成一條街道,再和南街垂直。

整體保持了坡屋麵、小青瓦、木門窗、雙層屋簷、重簷硬山,馬頭牆,封火牆的建築風格,與整個川西南的建築風格完全不一樣,全是徽派建築。

“徽派建築也是大商人在外經商發家以後,送錢回鄉修建起來的。”鎮乾部說道:“跟我們這兒是一回事兒,所以我們這裡當年還流行著一句話,叫做‘鎮看三絕,屋看三雕,人看三身’。”

“意思就是說我們這個鎮子上有三種稱得上很有特色的建築,就是牌坊,祠堂和大宅;這些建築都非常精美,上麵的石雕,磚雕,木雕堪稱三絕;而這些高門大宅的擁有者,往往還同時具備三種身份,或者說家族中同時出三種人——官、商、儒。”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