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第219章(1 / 2)

七零年代青雲路 鹿子草 14151 字 6個月前

宋恂的一盆冷水並沒能澆滅兒子的囂張氣焰。

極度的興奮讓延安選擇性接收外界的聲音,所以爸爸那番掃興的話被他自動屏蔽了。

宋延安同學堅定地認為,全國人民都是沾了他的光才能聽到這曲《鄉戀》的。

他已經盤算好了,要將今天點播的經過寫進寒假作業的日記裡,開學以後又能跟同學吹一波了!

“要是早知道我打電話這麼管用,剛才我就應該多點幾個節目的!”延安盯著電視上的武術節目,兀自後悔。

苗玉蘭也深有同感,她算是全家最信服延安的。

畢竟在她舉著話筒交流不暢的時候,還是延安挺身而出“英雄救美”的。

“沒關係,下次再有晚會的時候,咱們多點幾個。”

宋恂:“……”

他拿這一老一少沒轍,吃了兩個餃子就打算回家休息了。

項小毛明早下夜班,他還得早起去城裡接人。

不過,家裡的兩個崽並不想讓他輕易離開。

宋恂剛透露了要回家的意思,吉安便抱著一個本子蹭了過來。

“爸爸,我有兩道題不會,你幫我看看。”

宋恂:“……”

居然在除夕夜做題?

他雖然樂於見到孩子勤奮好學,但也不用勤奮到這種程度……

“今天過年,不用學習了,跟弟弟玩去吧。”宋恂在他頭上摸了摸。

“不行!今天必須解出來!”延安湊過來說,“這是晚會上出的猜謎題目,如果全部答對的話,有可能得到晚會紀念品!我想要那個自動鉛筆!”

“我也想要!”吉安拉著爸爸坐到飯桌前,將鉛筆遞給他說,“隻有五千份獎品,明天必須得把答案郵寄給電視台,爸爸你快點幫我們看看吧!”

家裡的大人都解不出謎底,他們早就盼著爸爸回來了。

宋恂隻好接過田字格本子,助力兒子們贏取自動鉛筆。

一共五道題,有兩道題的答案是空著的。

第一題,從上至下,廣為團結,打一個字。

宋恂用手指在腿上寫了幾筆,便說:“‘座’吧。”

趴在桌上等答案的小哥倆跑去牆角搬來兩把椅子,乖乖坐到了爸爸對麵。

“……”宋恂抬筆將答案寫在空白處,好笑道,“我是說,這道謎語的謎底是‘座’。”

剛坐好的雙胞胎:“::::::”

“為啥是‘座’啊?”他們倆從沒接觸過字謎,尚未搞懂解謎套路。

另幾個大人也難得好學地湊過來聽解謎過程。

宋恂簡單解釋兩句,便用鉛筆將“從”、“廣”,以及“至”下麵的“土”圈了出來。

全靠個人理解吧。

他忍著困意繼續看下一道題——製定人口政策,打一成語。

小學生的成語儲備有限,這道題還稍微結合了一些時事,兒子們不會做也很正常。

宋恂將答案“國計民生”寫在下麵,就算對兩個小孩有個交代了。

……

大年初一的早上,宋恂不到六點就起了床,跟他一起的還有打著哈欠的雙胞胎。

“你倆起這麼早乾什麼?”

延安眯著眼睛說:“我們要去郵局寄信。”

“你倆留在家裡睡覺,我幫你們寄出去。”

倆小孩覺得這樣似乎也可以,於是翻出昨晚熬夜寫好的十來個信封。

“怎麼這麼多?”宋恂問。

“多寫幾封信可以提高我們的中獎概率!”吉安將信遞給爸爸說,“除了我倆的名字,我們還用了你跟媽媽的,姥姥姥爺的,大舅大舅媽的……”

他把全家每個人的名字都念叨一遍,然後補充說:“一會兒我們要去給爺爺奶奶打電話拜年,然後讓爺爺奶奶小姑小叔也每人寫一份答案寄去電視台。”

“……”宋恂失語片刻,“你們動員的人還挺多的……”

“我們想要自動鉛筆呀!”

宋恂心說,為了郵寄這些信件而購買的郵票也夠你倆買兩支自動鉛筆了。

不過,他也知道不能用成年人的思維去要求孩子。

隻當是花錢給兒子買一段有趣的童年回憶吧……

*

項小羽在大年三十值了一個夜班,之後的幾天就清閒了下來,可以留在家裡消停過年了。

而宋恂的一整個春節都不得閒,各種團拜會,慰問會接連不斷。

公司領導層幾乎每天都要去下屬各個工廠慰問值班工人。

宋恂過年這幾天的行程安排比平時還要忙碌。

項小羽原還打算帶孩子去剛開放的明泉山公園玩兩天,可惜這個計劃也因為宋恂的缺席而夭折了。

這天,宋恂的車剛開到家門口,便被聽到動靜的項小羽迎了出來。

“什麼事這麼高興?”見她笑顏如花的樣子,宋恂也不禁露出一個笑。

“有個大喜事!”項小羽拉著他進門,遞了兩份報紙過去,語氣裡有難以抑製的興奮,“宋書記,你上報紙啦!”

“上報紙也不至於讓你高興成這樣吧?”宋恂隨手接過報紙笑道,“我之前已經上過好幾次報紙了。”

“這次不一樣!以前是你的文章被發表在報紙上,這次是有記者專門寫文章報道你的事跡!”項小羽點著文章標題說,“你自己看,標題裡都帶著你的大名呢!”

宋恂在兩個對蝦養殖基地呆了一天,還沒來得及看今天的報紙,此時回到家裡才有空坐下來,將媳婦所說的報道從頭到尾認真一遍。

這篇文章的撰稿人就是在春節前采訪過他的童記者,整篇報道都是圍繞他在海浦漁業公司推動的配套改革展開的,宣揚的是改革創新精神。

省日報甚至將宋恂去年發表過的關於國營企業配套改革的文章找了出來,節選了其中的一部分,附在了童記者這篇人物專訪的後麵。

雖然不在報紙的主要版麵,但是省日報和海浦日報都刊登了同一篇文章。

見他端詳著報紙不作聲,項小羽急不可待地問:“怎麼樣,宋書記,現在有啥感想?”

已經將報道反複翻看好幾遍的雙胞胎兒子,也滿臉崇拜地圍在他身邊,等著看爸爸的反應。

“……”

宋恂其實沒什麼感想,但他媳婦和兒子都表現得過於興奮,好像上報紙的是他們本人。

他要是不給出點回應,恐怕會打擊項小毛和孩子的積極性。

於是,隻好笑著回了一句“受寵若驚”。

宋恂並不覺得上一次報紙會對他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什麼影響,然而事情接下來的走向,似乎就是按照“受寵若驚”這四個字發展的。

他第二天去單位上班的時候,接到了七八通電話,都是在其他省市工作的校友同學打來的。

電話內容也意外地相似——恭喜宋恂的事跡登上報紙!

事實上,童記者的這篇報道,不但被刊登在了省日報和海浦日報上,還在同一天,同時刊登在了全國數個省市的報紙雜誌上。

宋恂這個名字,以及海浦漁業公司銳意改革的事跡,以一種讓他措手不及的速度,迅速蔓延開來,在短時間內得到了無數人的關注。

“宋書記,這兩天省城和外省的好幾個單位都打了電話,想來咱們公司參觀學習一下,還想讓你給大家做個報告。”鄔君陽風風火火地走進宋恂的辦公室,振奮道,“這回咱們漁業公司可算是出名了!”

她在心裡狠狠羨慕了宋恂的好運氣,但她也清楚,公司的配套改革是從宋恂當經理時開始的,等她接手的時候,各項改革基本已經收尾了。人家報社記者報道宋恂的事跡,沒毛病。

宋恂對這個走向也是沒想到的,報道發表以後,海浦本地的幾個單位已經來漁業公司參觀過了。

他還應邀跟大家開展了幾次座談會,分享配套改革的經驗。

可是,不知是他的理解跟大家有偏差,還是其他人的理解出現了問題,來參觀的單位裡不但有企業,居然還有兩個文藝團體……

他今天早上甚至還接到了海浦企業作協打來的電話,邀請他參加作協的活動,在座談會上給大家演講。

“鄔經理,公司實行配套改革,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這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宋恂想了想說,“其實真正有用的經驗,我已經寫在文章裡發表過了。你跟幾位副經理都是親自參與了公司配套改革的,具體是怎麼實施的,大家都很清楚……”

“宋書記,你的意思是……”

“最近來公司參觀的單位比較多,讓我一個人去分享經驗,也隻是說一些車軲轆話。你跟其他幾位同誌最好也能參與進來,幫忙招待客人的同時,咱們也多跟人家交流,學一學人家身上的長處。”

鄔君陽猶豫片刻,還是勸道:“這對你來說也許是個很好的機會,要不你再考慮考慮?”

任誰遇到這樣一個全國出名的機會,都會牢牢抓住吧?

宋恂搖頭說:“這套改革的實施本來就是大家的功勞,讓大家都站出來介紹一下經驗無可厚非。”

他雖然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突然一下就火了,但是這個所謂的出名機會,對他來說並沒什麼吸引力。

出名以後呢?

他又不是演員明星,要這種名氣有什麼用?

每天接待參觀考察的同誌已經嚴重影響他的工作和生活了。

鄔君陽離開以後,宋恂把孫翊叫了進來。

“你去跟後勤、財務和黨辦說一聲。最近來公司參觀的同誌比較多,大家儘快製定出一個固定的參觀流程,不要影響咱們公司的正常生產。”

孫翊趕緊拿筆記下來。

“另外,跟外地來參觀的單位說清楚,我們歡迎大家來交流,但是漁業公司改革以後,管理比較嚴格,經理招待費有限。請大家自行解決食宿問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