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國神遊(42)三合一(1 / 2)

故國神遊(42)

落了霜, 天氣便有了些許寒意。

這所謂的軍訓,已經過了二十天了。第十天的時候,休沐過一次。可像是劉墉這樣的, 壓根沒法回家。渾身上下酸疼難忍,從床上都爬不起來。外麵的人不準進來, 他隻叫粗使婆子給帶話,就說在裡麵一切都好, 勿用掛念。然後小廝又回去, 趕晚上的時候又再回來,送了不少家裡帶的吃食, 一樣是交給門房, 各自的粗使婆子去領便是了。

又一個十天過去了, 好像也有些慢慢習慣了。以為能睡到天荒地老的吧,結果天還沒亮, 就醒了。自小也沒養成賴床的習慣,便也就起來了。

穿著中衣在屋裡並不冷, 這暖牆已經有了微微的溫度,比在家裡還舒服一些。

開了門,送水的還沒來。用昨晚上特意留下的水洗漱完, 穿了衣服, 打開窗戶,外麵濕冷的空氣撲麵而來, 帶著泥土的腥味, 卻叫人這迷糊的腦子逐漸的也清醒了起來。狠狠的搓了一把臉, 起身出門, 走廊的頂頭有一小茶房,那裡十二個時辰都有人值崗, 早起也總有雞蛋或糕點供應,順帶的帶一壺熱茶回去。或是家裡有帶來的好茶葉,隻管交給這邊保管,每次來先給沏茶,用各自的茶葉便好。

他一進去,靠在爐火邊的老太監就睜眼,笑嗬嗬的,“來的真巧,棗泥糕還剩兩塊。雞蛋你自己拿……”說著,起身去包棗泥糕了。

書院的棗泥糕比外麵賣的和家裡做的都好吃,他也就好著一口。可惜,這東西隻在早起的時候有供應。今兒隻剩下兩塊了,那就是其他人差不多的都起來了。

果然,回來再走一邊走廊就會發現,雖然裡麵靜悄悄的,但窗戶多半都留著一條縫隙透氣呢。卻有一點,那便是聽不到讀書聲。

桂林一推開門,跟劉墉走了個麵對麵,他伸著懶腰,衣服披著,一見劉墉好像很驚訝,壓著聲音,像是怕吵到彆人,“這麼早?你也太用功了。”

劉墉看著他嘴巴的點心渣滓,嘴角抽了抽,“餓醒了,吃點回去再睡個回籠覺。”

桂林心裡撇嘴,但還是點頭,“是啊!是啊!要不是怕家裡來接的人等的急,我也想睡個回籠覺。”

碰上了寒暄兩句就各忙各的,然後就擦肩而過了。

劉墉回房吃了喝了就抽了本書,把外麵的燈給吹了,然後把床帳子放下,從床下抽了小方桌貓到床上去看書去了。

書是從書院接的,你想看哪個院的書都行,書院都借給你。記得按時歸還就行。早前借了兩本工院的書……沒看懂!工院的先放一下,但是商院的倒是可以再讀讀。

桂林見劉墉那邊真熄了燈,這才打了個打哈欠,回去用冷水冰了臉,繼續看他的書去了。如今這年紀,腦子不如年輕人,要是勤奮再不如年輕人,可就難出頭嘍。

天一亮,粗使的婆子就來了:送水、收需要漿洗衣服床單、順便跑腿。

桂林給了婆子幾個錢,叫她到門口跟接他的人說,今兒不回去了,還在書院。

婆子應著,對這些老爺們的喜好也有些鬨不懂。都像是沒熬夜吧,可蠟燭補給是一樣的。每日裡給的蠟燭都不夠用。抽屜裡的紙張寫滿了換換上了又滿了。好幾個都是書桌那塊沒熏黑,卻把床帳子熏的烏漆嘛黑的,本來能一月洗一回的,現在得一旬洗一回。她也就納悶了,屋裡又不冷,咋一個個的都愛貓在床上念書呢。

這邊東西還沒收走呢,外麵蔣鼎就邀請桂林,“桂兄,今日得閒,出去走走?後山楓葉紅了,往日隻能遠觀,今兒邀諸位一遊如何?”

走走走!左右無事嘛,回頭又來招呼劉墉。

如此呼朋喚友,一隊一隊的往出湧。寧肯在書院消磨時間,也不願意回家去。

究其原因,不外乎是老聖人好像經常在附近走動。平日裡沒機會,如今有機會了焉能不找機會?

這麼多人都想去‘偶遇’四爺,那四爺就帶著林雨桐出門,叫人家偶遇。

這後山有什麼呀?也沒什麼可看的,就是漫山的紅葉。長的稍微有些特點的樹,都被弘曕給挪到書院作了景觀樹了。山也不高,山包一樣,往後應該會圈在書院裡。四爺和桐桐帶著弘暉跟和婉才一從後門出去,就碰上三五成群的劉墉等人。

一群人拱手行禮,口稱先生。

“起來吧。”四爺就笑,“碰上了就一道兒上山瞧瞧。”

幾個人忙應是,興奮的臉都紅了。

四爺一一指給林雨桐,告訴她這些人分彆是誰。

林雨桐心道,這可都不是一般人呐。還真給淘換出來了。

她順勢跟這些人說話。問候了高晉家裡的情況,又問桂林他父親在兩廣的情況,對蔣鼎說,我知道你,蔣公治學是極為嚴謹的。到了兩個寒門出身的人身上,她的話便更親切了。像是王傑,他是關中人,距離YAN安不遠,因而她說起那邊的風土人情特彆熟稔,還笑著邀請,“今兒晚上回去,就做一碗油潑麵,再來點油辣子,你嘗嘗是不是你熟悉的味道。”這邊把王傑激動的不知道怎麼回話,那邊又跟孫士毅說起了習武的事,孫士毅是這些走文臣路子裡唯一一個習武的。林雨桐就說了他習武哪裡受了傷,需要怎麼調理,回頭叫人給他送膏藥來,貼上七貼,保證藥到病除,並不會很麻煩。

這般的語氣殷殷,心裡怎不感念?

四爺介紹劉墉的時候,林雨桐多看了兩眼,此人並不羅鍋。年輕人伏案時間長了,背部微微有些馱是有的。跟劉墉說的自然是科舉,“聽說是這次中了?”

“是!”劉墉應著,“僥幸而已。”

“天下哪有僥幸的事,必是你的工夫到了。”

就這麼跟林雨桐聊家長裡短的事。他們不敢主動找四爺說話,那就隻能四爺找話。四爺問起了一件似乎是無關緊要的事,“聽說南邊一直在追捕天主教徒?那邊的教民多嗎?”

桂林跟隨他的父親在兩廣的任上呆了好些年,對這個還真有耳聞,“這些年信的少了,倒也還有。”

四爺就說:“你可以寫信給你父親,兩廣之地,若還有想在大清長期居住的洋人,都可以舉薦過來。”

高晉便接話道:“學生以為,應有一獨立出來單獨署理洋人事務的衙門。每個洋人,都應該在這個衙門內登記造冊,才能在大清獨立活動。以便於管理!”

四爺笑了笑,卻不再說話了。這些都是聰明人,從書院開設外文課,就嗅出了味道。

劉墉卻道:“學生以為,當前最緊要的反而是船舶司。”

說到點子上了,林雨桐不由多看了劉墉一眼。

這個問題四爺再不往下說了,馬上就岔開了話題。從山上轉了一圈之後卻跟幾個人道,“這個問題你們想想,想好了寫個條陳呈上來,我轉交給皇帝看看,算是一項作業,時間倒是不限,想周全了交上來就行。”

幾人忙躬身應是。

晚上林雨桐真做了油潑麵叫人給幾個人送去,和婉吃不慣這個,一個人隻挑了一根麵,一邊吃一邊問她祖父,“這幾個人誰最厲害?”

四爺搖頭,這叫什麼問題?但還是耐著性子跟孩子說,“這世上哪有最厲害的人?隻有最擅長某事的人。”

和婉搖頭,“我覺得劉墉最厲害,他說完話,祖母都多看了他兩眼。”

四爺抬下巴點林雨桐,“那你問你祖母,為何多看了劉墉兩眼。”

和婉馬上往林雨桐那邊湊了湊,“祖母?”

“都還不錯,但還是稚嫩。太著急了。”林雨桐就道,“比起如今在朝的劉統勳,他們可差的不是一星半點,需要慢慢曆練……”

這哪裡是說那幾個人,明明是在點撥自己。

和婉秀氣的眉頭皺了皺,“船舶司……劉墉一說,孫女就明白了。咱們大清是要走出去的!可船舶司船隻改造是需要銀子的,銀子從哪裡來呢?朝廷肯定是拿不出那麼些銀子的。”

行!知道想事情了,林雨桐和四爺都笑,連弘暉在一邊也忍俊不禁。

為什麼笑?吃了飯回了院子的她都沒想明白她哪裡說錯了。就是缺銀子嘛!

第二天一早起來就打算去問祖母的,結果外麵來稟報說:“額駙求見。”

額駙?

和婉生生給愣住了,她發現她好長時間都不曾想起這個人了。

邊上的丫頭就道:“公主,是額駙有什麼事吧?”

和婉又愣了一下,她還真不是這麼想的。她剛才第一反應竟然是:肯定是火|銃的事情傳出去了,他的部族對他和自己的關係很擔憂。朝廷手裡攥著那樣的東西,蒙古和朝廷的關係必然是要變且正在變。而公主的地位,也將會隨著朝廷的強勢變的不一樣起來。在這種情況下,額駙過來,好像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她本來也沒覺得這麼想有哪裡不對,可丫頭的話說出來,她突然意識到,自己大概是真變了。變的跟以前不一樣了,想問題的著眼點……好似再也回不到四四方方的公主府和那片水草豐茂的草原了。

她不由的笑了笑,坐著沒動,“請額駙進來吧。”

夫妻再見,彼此都有些陌生。這麼長時間,德勒克沒來,和婉也沒回去。

和婉先笑了,自己忘了還有丈夫,大概額駙也忘了還有她。因此客氣中帶著矜持,指了指邊上的椅子,“額駙坐。”

沒有特彆的叮囑,丫頭們上的就說一般的待客茶。

德勒克抿了一口就察覺出來了,這不是以前在公主府喝的味道。眼眸不由的暗了暗,這才開口:“公主近來可還好?”

“我挺好的。”和婉改了早上要喝茶的習慣,乾坐著,問德勒克,“額駙一大早過來,有事?”

德勒克端著茶杯的手一緊,‘無事’的話在嘴裡滾了幾滾,到底咽下了,隻道:“這不是眼看便是太後的六十大壽,來跟公主商議一下,這個壽禮該怎麼送。”

去年不是整壽都那般隆重,今年這個整壽怕是小不了。

和婉看向德勒克不免皺眉,去年壽宴上發生的事可不是愉快的事,今年這壽宴怎麼辦,至今宮裡也沒有消息。況且,那位太後跟皇上的關係好像也不是那麼親密了。再就是皇祖父和皇祖母一直簡樸,這是人儘皆知的事。兩人怎麼過日子的,吃的什麼,住的什麼,祖父是不是每日都在下地,祖母是不是對稼穡之事親力親為,這又不是做戲。不用問也知道,外麵已經傳的人儘皆知了。在這種情況下,誰奢侈的去討好宮裡的太後?腦子有坑呀!

她特彆詫異的看德勒克,“祖母壽辰,做孫輩的賀壽祈福,表的也不過是一份孝心。皇祖母貴為太後,能缺什麼呢?隻要心意到了,祖母會高興的。”

德勒克詫異的看了一眼和婉,這是說不用太隆重的準備,能應付過去就行。

他來本也不是說這個事的……其實他來壓根就沒事。他是奴才,奴才便是侍奉公主的。公主不召喚,他也不好來。最近一些日子,好些人明裡暗裡的都在問他跟公主的關係,他才有些恍惚,真有好些日子不被宣召了。昨兒在茶樓聽幾個書生說話,好像他們是書院的學生,說老娘娘和和婉公主的風姿如何颯爽雲雲。

那一刻他心裡怪不好受的。書院那地方他聽說了,沒本事的人是進不去的。見多了那樣的男人……在公主眼裡,自己是什麼?

他一晚上沒歇好,不等城門打開就守在門口等著了,可等見了麵,原本想說的話都給忘了。公主問有事嗎?那他就得說有事。然後找來的這個借口好像被公主嫌棄了。

和婉把話說完了,兩人麵對麵無話可說。

德勒克看出和婉像是著急出去,忙又道:“我來還想問問,書院下次開考是什麼時候……我想考考試試。”

啊?

和婉打量了他一眼,然後緩緩點頭,“明年還是八月底吧。你若是想考,要儘快準備。今年觀望的人多,下場的人少。而如今,每日裡不知道有多少人去路口的谘詢處打聽。往後的每年,隻會一年比一年更難考。”

這是不看好自己嗎?他訥訥了半晌才道:“若有不懂之處,能否跟公主請教?”

和婉皺眉:“我怕是沒這個時間。”

德勒克心裡有些焦灼,公主跟他,似乎更客氣了。

和婉看出了他的不悅,忙又道:“而且我不曾學這些,隻會幫倒忙。你可以找一些幕僚,衙門的師爺,多學一些處理實務,想來對你總也有些益處的。”

德勒克臉上的表情緩了緩,“多謝公主提點。”

“這麼客氣做什麼?”和婉笑的親近了幾分,“你我是夫妻,不必這麼見外。另外,我也有些事想跟額駙商量,怕是還得額駙出麵去辦。”

德勒克抬起頭來,心裡比剛才更不是滋味。和婉這是跟他談條件,我幫你,你幫我。這屬於交換,而不是夫妻一體的商量。

和婉卻沒再給他說話的機會,“我是這麼想的,我想從部落裡找些聰慧的孩子,十歲到十三歲的就行。我想資助這些孩子在京城的書院念書,三年即回。出身貴族的我不要,我就要你們的小馬奴……吃穿用度所有的一切公主府承擔。每三年一輪……”

德勒克皺眉,“公主,您這是……”

和婉看他,“部落要強盛,靠的依舊是人。如今朝廷的動向你還看不明白?若是彆人都在變,隻你不變,那遲早總會被人吞進肚子裡去的。你是額駙,我能護你。但你的部族看著彆人兵強馬壯,看著彆人能換到更便宜的布匹糧食,難道不會跟你離心?而這來回的交換,是需要人的。大批的人手,你從哪裡能變出來?你該知道,很多事不是身強體壯便能做的。我這都是為了部族好,你若不領情,那便算了。”

德勒克垂下眼瞼一笑,自己是不大聰明,但也不是笨蛋。可公主好像有點拿他當笨蛋了。她如此安排,絕對還有彆的目的。

以前那個害羞的公主不見了,她開始在算計他了。

沉默了良久,他還是點頭,“如果這是公主所願,奴才一定幫公主做到。”說著就起身,“奴才——告退。”

和婉看著他的背影,坐在那裡好長時間沒動地方。她做的對嗎?

若是夫妻和睦,自然該有商有量,自己也沒想害誰,不過是幫著下一步棋,讓部落能順著大勢走,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摩擦。

可若是夫妻相惡,那便什麼也不用說了,想做什麼不用言語,各行其是便是。

而他們之間……不和睦,但也談不上相惡。算計了人,心裡多少還有些歉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