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吉王子道:“多吉本瑪先多謝大唐皇帝恩準,至於成婚的佳人之選,多吉本瑪已心有所屬,不瞞皇上,剛剛匆匆一舞,已經成驚鴻一瞥,在多吉本瑪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請皇上賜姚尚儀與多極本馬成婚。
李怡放下酒杯,心中所憂慮的果然成真,說道:“我大唐國內賢德女子眾多,多吉王子不必急於一時,匆匆定下人選,可以再慢慢挑選。”
多吉王子不解道:“莫非皇上不願意將姚尚宜嫁給我?是覺得吐蕃王子配不上大唐的一位女官?”他來之前對大唐的官官製都做過了解,尚儀也隻不過是個五品小官,還隻是宮內女官,就是大唐皇上的奴仆。
馬元贄說道:“怎麼會呢!多吉王子看上了姚尚儀,那是她的榮幸,皇上豈會不成人之美啊?”
當天,多吉王子求親之時,無論彆人怎麼說,皇上都沒有當場首肯,但是多吉王子似乎沒有改變人選的意思,之後的宴席李怡再無心思應對。
回宮之後,他問金玲:“到底是怎麼回事?”
金玲也已經得到了消息,說道:“是我不小心,好似是入了彆人的局了。”
李怡聽到情況說道:“這不能怪你,以無有心算無心,自然是防不勝防,歌舞是賢妃所排的,難道是她和馬元贄商量好了,要除掉我身邊的人?”李怡有疑難問題的時候,時常是金玲在一旁幫他解憂,雖然他們一向低調,都是在私下裡才說一些重要的話,馬元贄也許並非是全不知情。馬元贄為了對付皇上,已經向高顯揚的父親下過手了,現在隻怕是又盯上了金玲。
兩人尚且不知這是王淑妃到賢妃那裡說了閒話,這一切源於女人的嫉妒心作祟。不過這個時候也無暇去查到底是誰在搞鬼了。大唐和吐蕃正在商量建立兄弟之盟,這是結盟的時期,若是直接拒絕多吉王子,定然會惹得他不快,說不定會影響邦交。
可是李怡又絕對不會把金玲嫁出去,馬元贄還在一旁一個勁的施壓,催促皇上痛快點兒答應此事。
太後來也來勸說,若是把金玲立為皇妃,多吉王子自然會知難而退,他就是再怎麼樣尊貴的客人也彆想搶大唐皇上的妃子吧。依太後的意思自然是不願意把金玲遠嫁,太後已經對她產生依賴賴,有什麼事情願意和她商量商量,不過又覺得以金玲的心性,也擔得起在大唐和吐蕃建立聯姻橋梁的重任。若是換做其他人,太後還未必有對金玲這麼放心。
在這個宮中,有人替她擔心,有人樂見其成,有人更是大為快意。
尚宮局中,鐘尚宮有些愁眉不展,劉三好服侍她用膳:“尚宮大人何以胃口這麼差,隻用了一點點。”
鐘雪霞說:“我是真的沒什麼胃口,我在替姚尚義擔心,不知道皇上會不會答應吐蕃王子的請求,想到她可能要遠嫁吐蕃,與同僚好友分離,孤身一人遠走他方,我就什麼都吃不下了。”
劉三好說:“此事牽連兩國情誼,皇上乃是一國之君,相信會以大局為重。”
鐘雪霞不憤地說道:“這個多吉王子真是對美色毫無抵抗之力!未必會是良人,就怕皇上為了兩國邦交,會直接把金玲嫁出去。”
劉三好奇怪道:“尚宮大人為何這麼說?你怎麼知道多吉王子是那樣的人?”
鐘雪霞說:“他隻不過是看過金玲跳舞嘛,連她的為人如何都沒有打聽過,就那麼貿然的向皇上提出請求,還說不是好色之人?”
劉三好說:“尚宮大人,豈知他不是對金玲一見鐘情。金玲若是能為吐蕃王妃,另有一番天地作為,相信她未必會不願意,現在隻是皇上還沒有下旨而已。”
鐘雪霞看了看她說道:“人各有誌,我相信金玲不會稀罕吐蕃王子妃的位置,你把這些都端下去吧,我隻是動了一點,剩下的你們拿去分了吧彆浪費。”
劉三好退出房間,想到她和姚金玲同一天進宮,同樣是宮婢,怎麼姚金玲越走越順,不僅受到皇上和太後的賞識,還有可能遠嫁為一國的王子妃,而她現在還要去和其他女史一樣,吃鐘雪霞的剩菜殘羹,都說人往高處走,隻有她還困在原地。
第二天,尚宮局內開小會時,不僅鐘尚宮大人,連阮司設和譚司膳也都表現出為尚儀大人擔憂的心情,更彆說展笑容等人本來就和金玲親近的一乾人等。
鐘雪霞說:“姚尚儀是從我們尚宮局出身,這也是她的家,是有香火情的,這一次她遇到這樣的困難,我們不能袖手旁觀。”
阮翠雲說道:“雖然很同情,也不想她遠嫁,卻有心無力呀,奈何我們的能力有限,不能左右皇上下聖旨,更不能無視兩國的邦交。”阮翠雲現在兼任著司珍和司設兩個職位,可見太後對她還是有幾分偏愛的。
譚司膳說:“事在人為,就算是不能阻止,也要試一試。當年鐘尚宮還有阮司設,被郭太後下旨關在大牢擇日處斬,蔡尚宮也遭奸人所害,落入牢中。若不是有姚尚儀她拚死向郭太後進言,尚宮局早就不是今日的局麵了,我們應該知恩圖報,大不了尚宮局的眾人再去太後的宮外跪求。”
鐘雪霞說道:“沒錯,雖然我們不能左右皇上決定,但是姚尚儀到底還屬於後宮,歸太後管轄,我們這就去求太後。”
這個時候劉三好突然排眾而出,大義凜然道:“我有辦法,或許可以避免姚尚怡遠嫁。”
鐘尚宮奇道:“是何辦法?”
劉三好說:“未知是否有用,三好還是去麵見皇上,當著聖上的麵親自稟告。”
就在皇上和金玲正在商量著如何擺脫多吉王子求婚的無理要求的時候,劉三好突然宮外求見。皇上宣她進來之後,聽完她說的話,劉三好竟然大膽向皇上進言,說她願意代替金玲遠嫁土噃王子。
李怡以為自己耳朵聽錯了,“你說你願意代替遠嫁,可是現在不是誰代替的問題,而是多吉王子點名了金玲。”在皇上看來,此番言語當真天真又兒戲。
劉三好說:“鐘尚宮說多吉王子是個隻喜歡美色之人,多吉王子隻是看到了尚儀大人的舞蹈就傾心於她,奴婢也會跳舞,自會向王子獻舞。讓王子知道大唐之中,不僅尚儀舞技超群,彆人也不差,相信他的想法就會有所改變。”
李怡若有所思,道::“好啊,這個想法好,可以一試,不過為保萬全,不隻是你,傳旨宮中上下,隻要有人在多吉王子麵前毛遂自薦,能成功讓他放棄金玲。而選其他人做妃子的話,朕會賜婚並重重有賞。”
金玲不是很樂觀地說道:“皇上,這能行得通嗎?”
皇上說:“行不行得通試試才知道,總不能什麼都不做。”
金玲想起本來原本會是多吉王子看到了一幅觀音畫像,那畫像上觀音的麵容是照著劉三好所畫,所以便向皇上說要求娶劉三好,沒想到這次隻他沒看到觀音畫像,而是隻看到她跳舞,就說要娶的人是她。這麼容易就改變王妃的人選,所以金玲之前從來沒在這方麵做出防備,以至於讓賢妃鑽了空子。金玲真的不能相信兩次都可以是一見鐘情。看來這位王子在來大唐之前一定已經打好了主意,必然娶一位大唐的女子回去,或者是受到了讚普的命令,當做任務不得不完成。而他似乎並不太挑剔,隻想選一個他見過的女子,匆匆娶走為妃了事。
金玲於是建議皇上,多留多吉王子一段時間。
劉三好為了昔日的好姐妹,向皇上毛遂自薦。宮中的上下又接到皇上的命令,這件事也便傳開了。其實,多吉本瑪也是一表人才,還貴為一國王子,在眾宮婢心中,他自然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佳婿人選。其實不隻宮婢,在皇親貴女,大臣的女眷之中,多吉王子都算得上是一個乘龍快婿,而且聽說多吉王子,之前有意求娶宮中的女官為妃,那皇親貴女豈不是更有有競爭的優勢。
於是,宮內宮外相中了多吉王子這個金龜婿的大有人在,各出奇謀,還有不少人求到了太後這裡。太後還特地為多吉王子擺相親宴,女子們還紛紛獻舞,真是環肥燕瘦各有所長。就連皇上登基以來,都沒這麼大張旗鼓的挑選過美女。太後本來是礙於麵子,不好意思推拒那麼多人,後來乾脆樂在其中。她還特地把多吉王子叫來,了解他的性格喜好,向他推薦覺得合適的淑女。並且太後以過來人的身份語重心長的跟他說起,挑選合適自己性格的人,婚後才會過得幸福,讓細水長流。
多吉王子隻覺得在皇宮的這段時間,大唐女子都十分熱情,而且她們很善於表達自己,見到太後如此盛情為他的婚事著想,也不好意思拒絕相看。他在隨後的日子裡,麵對眾多閨秀美女向他大獻殷勤,多吉王子受寵若驚,如墜雲裡霧裡。而讓人驚喜的是,真的有讓他十分欣賞的女子出現,他有些慶幸一時衝動向皇上求娶姚尚儀的時候,皇上沒有直接賜婚,他甚至都不知道姚尚義是什麼性格。金玲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儘量避免出現在多吉王子麵前。
高顯揚約見劉三好,他再也裝不出若無其事,臉色難看的質問劉三好:“你說你要代替姚尚儀嫁給吐蕃王子,這件事情是不是認真的,為何從來沒有跟我商量?”
劉三好麵露隱忍地說:“顯揚……你知道我不忍心金玲遠嫁離開故土,尚宮局上下都為這件事情發愁,最重要的是能給皇上分憂,三好人小力微,唯一能做的便是犧牲自己。現在吐蕃王子終於遇到真正心意相通的佳人,我和金玲都不用遠嫁,這件事我沒有做錯,你應該為我們高興才是啊!”
高顯揚對這種說法還是不能夠釋懷:“難道三好對顯揚的白首之約,根本就是隨口答應,沒有當真過?”
劉三好十分抱歉的看著高顯揚:“顯揚,我們的白首之約,我從來不曾兒戲,可是,我隻是覺得另一邊比小情小愛更重要,所以才犧牲小我,顯揚,你一向是懂我的呀,就是知道你知我懂我,所以才放心去做,你不會真的生我的氣了吧?”
高顯揚痛苦地說道:“你總是這樣,做好事存好心,能為他人著想卻,為什麼不為你身邊的人著想?你記不記得不論是你放棄出宮的機會,還是突然想要代替金玲遠嫁彆人,都沒有和我商量過,在你眼裡,我的感受似乎是最不值得關心的,我雖然是男人,可是,也有脆弱的時候。”
劉三好:“顯揚你真的在生我的氣嗎?我並不是有心要瞞著你,呆是和你商量,你一這不會同意……”
高顯揚說:“我現在不想聽你的解釋,隻想自己好好冷靜冷靜。”甚至之前皇上曾經答應他,時機一到會放劉三好出宮與他完婚的事情,他都沒有跟劉三好講。他覺得就算是劉三好知道,說不定會再次為了什麼事情放棄出宮的機會,所以還是等事到臨頭的時候再說的好,以免再節外生枝。
多吉王子乖興而來,覓得如花美眷,高興而歸。他的這次出訪也給大唐宮廷留下了不少關於王子相親選妃的傳說佳話,還促進了兩國邦交。而到底為什麼會讓金玲頂替了曾經的領舞者,在宴席上大放異彩,繼而若得不必要的注目,而讓賢妃如此安排的始作俑者又是誰,皇上等客人走後就下令徹查,很快就掌握了事情的脈絡始末。原來萬賢飛,王淑妃都有份參與。
李怡曾經在佛寺中避難。所以讓京城中重修佛寺報答佛門,多建出的佛寺,需要更多佛經藏書,李怡便命自己的兩個妃子為佛寺抄寫佛經千卷,代替他為太後祈福。
上次的那兩個刺客被馬元贄帶走之後暫且關押起來,等多吉王子走了之後,才鬨出大動靜。京中很多官員一夜之間被下了大獄,並且全家都被抓起來。李怡得到消息的時候,已經是呼天搶地之聲不絕於耳,怨聲載道。
是馬元贄借著抓刺客同夥,搜索武宗皇帝餘黨的借口,大肆排除異己,殺害朝廷大臣。
李怡懷疑那兩個刺客根本就是馬元贄無中生有安排的,“這樣下去不行,對朕對國家忠心耿耿的忠臣良將被馬元贄大肆屠殺,而且他又以朕之名抓捕屠殺官員,現在有好多各地送來的奏章,問朕究竟為何要大開殺戒?”
金玲說道:“那天下人豈不是誤會皇上是昏君。”
李怡說:“這正是他想要達到的目的,要朕放任他。朕真的心如刀絞。朕不能再坐以待斃下去了。”
高顯揚神色一凜:“皇上有何打算?”
李怡說:“朕打算派高侍衛你即日出宮!”本來因為馬大將軍所掌握的重兵,李怡是打算徐徐圖之,讓朝中大臣看到他勵精圖治,是一位憂國憂民的君主,從而離開馬元贄的陣營,向正確的方向靠攏,兵不刃血解決朝中的奸臣毒瘤。可是現在看來,他之前的對策還是太過柔和,對方未必會給他這個時間了,所以一定要抓緊時間主動出擊。
“朕起草一份名冊,上麵記錄著各地歸附於朕的將領,你出宮去找隴西將軍班一虎,讓他視情況聯絡各地將領。切記!這份名冊千萬不能落到敵人手中,否則不止這數百將軍會遭遇不測,就連他們的家人、宗族都可能受到毀滅。這份名冊,牽連上萬人的性命。”
高顯揚回答道:“請皇上放心,就算要我的性命,我也不會交出名冊,屬下定當誓死保護。”
於是,金玲磨墨鋪紙,李怡將名冊寫出來,為君三年,這些可用之人的名字他早已爛熟於心。
李怡把名冊交給高顯陽,就要讓他帶出宮,臨走之前,金玲總覺得有些不妥,開口道:“等等!”
二人詫異,李怡說道:“怎麼了,你對顯揚還有什麼叮囑?”
金玲說:“這名冊事關重大,又是紙筆相傳之物,如果被人拿去了,不僅是上萬條的性命,還關乎到皇上的龍位,大唐的國運,所以不得不謹慎。”
“你有何想法?”
金玲說:“皇上,就算是急於聯絡將領也不急在這一時。不如就讓高侍衛將名冊背熟,等到用得到的時候,再將之默背出來,這樣少了紙筆相傳,也能更安心更保險一些。”
李怡想了想說道:“朕覺得此法可行,更穩妥,那就勞煩高侍衛你將這上百個名單背下來。”
高顯揚也並非愚笨之人,名冊雖然不像是通順的語句那麼有規律容易記,卻也難不倒他,死記硬背也可記得住。他用一個晚上的時間,徹底將之背了下來。李怡和金玲就在一旁相陪,然後將這名冊置於炭盆中燒掉,天一亮,就要出宮去了。
剛好那麼巧,在高顯揚出宮的路上,被馬元贄帶人攔住,據說接到密報高顯揚結黨營私,要搜他的身。高顯揚暗中心驚,不由得驚出了一身冷汗,想到若是名冊還在他身上的話,被馬元贄攔住,後果將是不堪設想。馬元贄自然是白忙一場什麼都搜不到,他明知道皇上這時候派高顯揚出宮不會簡單,不過什麼都沒有搜到,萬劍鋒又在一旁力保無事,馬元贄又忍不住懷疑是否是多慮了,為了不和皇上徹底翻臉,隻好先放高顯揚出宮。
馬元贄回去後,越想越覺得有危機。最近萬劍鋒十分不受他的控製,雖然很多事上還是對他言聽計從,但就是辦事效果大打折扣,而且馬元贄要升任自己陣營的將領,也被萬劍鋒多番阻撓,推搡。
馬元贄知道萬劍鋒的為人耿直不阿,說白了就是愚不可及,是一塊兒又臭又硬的木頭。萬劍鋒曾經是他最得意的門生,會打仗領兵。但是在與他一心謀朝篡位,經營自己的勢力手握大權這個問題上,也是他最愚不可及的門生。若不是一直以來他巧言欺騙萬劍鋒,說皇上是昏君,他們為了大唐的千秋萬載暫且忍受昏君,日後再輔佐新帝登位,萬劍鋒說不定早就不和他同路。
明明應該是心腹愛將,利益聯盟,馬元贄卻不可以把自己的真正想法告訴他。萬劍鋒若是知道他恩師馬元贄的真麵目,定然會心生二心,馬元贄其實一直在悄悄的防著他。
而最近,馬元贄讓人去查一查萬劍鋒最近的動向。沒想先查出他和尚宮局的阮翠雲過往甚密竟然是舊情人。而且這件事尚宮局幾乎人人皆知,甚至還有傳言說他們兩人曾經珠胎暗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