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之神13(2 / 2)

女配愛平淡 養心殿 9482 字 10個月前

曹植這來晚了,先是同來開門的楊修抱怨一番崔芣有多不可理喻,他花了很大的功夫才偷溜出來。

曹植一進院子就傻了眼,原來看到院子當中荀彧親手紮了很多祭品,曹植急切地問道:“到底出了什麼事?”

荀彧,楊修看到曹植這個時候還是隻顧著兒女私情,根本沒注意國家政局的變化,不得不點醒了他。荀彧說:“大人這一次廢三公置丞相,就是為了大權獨攬,再不允許任何人有異議。”

楊修說:“大人和大公子這次回許都,根本就是去大動乾戈,可能將要有千百人頭落地。可惜的是三公子你還茫然不知!如果幸運的話也許隻殺孔融一人,以儆效尤,還有可能,那就是移平三族,禍及親友,血流成河。借此大噪聲勢,鎮壓反對之聲。”

曹植震驚地說:“老師要拜祭的亡魂就是他們?!不會的,爹不會那麼殘忍的!我要去勸阻他!”

荀彧說:“沒有用的,大人之所以不帶三公子上京,就知道大人已經動了殺機,無人可以阻擋。”

曹植說:“原來老師提議讓爹帶子建上京,是有如此深意,子建一時愚昧,未能領會老師的苦心。”

荀彧沉痛地說:“我追隨大人多年,仍未能平息大人的篡漢之心。”

曹植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我爹早有篡漢之心!”他從小是跟隨荀彧學習,自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忠君愛國,就算荀彧不會在曹操的眼皮子底下明目張膽的教他奉漢獻帝為主,灌輸的思想也都是尊奉漢室,做好臣子本分,以仁孝治理天下。

楊修說:“大人要獨攬大權,此舉動搖了漢室根基,必然招來朝中忠臣義士的倒戈相向,到時候朝中一亂,孫權,劉備等諸侯也會揭竿而起,好不容易安定一些的天下又要亂了起來,老百姓要繼續受著分崩離析之苦。”

荀彧說:“為了天下百姓少受戰亂之苦,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寄希望於三公子當上世子,以老夫教你的仁孝之道,以王師平定天下,匡扶漢室。”

曹植說道:“這樣不就是讓我和大哥爭奪世子之位,那怎麼能行!此舉實在有違仁孝之道!”

楊修說:“三公子此言差矣,須知大公子他爭強好勝,重於名利,刻薄寡恩,要是由他繼承大人的大業,隻會加速行事,使你們曹家蒙上篡漢的汙名,這才是有違仁孝之道!”

荀彧說:“隻有三公子接掌大人的身後大業,才能夠撥亂反正,以仁孝大道平亂,上保漢室,下保大人的臣節,方能令大人存始存終,保他一世英名,此方為大孝。”

曹植知道曹操篡漢是不對的,覺得非常為難,說:“但是我根本就不想和大哥爭世子之位,我更無大才肩負如此重任。”

楊修無奈又斬釘截鐵地說:“為了天下蒼生,三公子已經彆無選擇。”

曹植內心很是掙紮,卻不得不把他們這番話在心中反複思量。

曹操,曹丕這一次去許都果然沒有手軟,不僅孔融身死,他全家一百零八口人,就是未成年的小女兒也沒有放過,還有附和孔融的一乾大臣,也全部都被牽連,曹操全部讓曹丕帶人去捉人監斬。朝廷上下一片風聲鶴唳,自然再也不敢鬨什麼幺蛾子,提反對意見,完全以曹操的意誌為意誌。

再次回到鄴城,曹操已經不是三司之一的司空,而是集大權於一身的曹丞相了,司空府也改換門庭變成了丞相府。所有人全部都來向曹操祝賀,賀他榮登丞相之位。

唯有曹植在隻有父子兩個人的時候,終於問出憋在心裡的問題,質問他為何要殺了孔融全家,連個小女孩都不放過,是不是想對皇上取而代之?父子二人最終話不投機,起了爭執,失望而散。

曹操對曹植的失望並不比曹植對他的失望要少,曹操對曹植也寄予厚望,奈何似乎父子二人的思想並不統一。曹操可以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曹植卻被保護得太好了,他幾乎連戰場都沒有上過,做很多事情都太過想當然。曹操欣賞他才能品性的同時,父子之間也有著深深的鴻溝和各自的堅持。

曹植和曹操吵完之後也有些後悔,他之前很少在軍中,不過這一次,他決定做出點成績來。曹植找到二哥曹彰,讓曹彰帶他去驗看水師,在軍營中呆了一段時間了解情況之後,曹植對於士兵們所穿的鐵甲有了想法,他改成用竹子製作新的竹子盔甲。

曹植正在做試驗之時,曹操帶著幾人正好這個時候來巡營。

曹操看到他製作的竹甲大為讚賞,曹丕也誇道:“三弟的這個主意真的很不錯,省下來的鐵片可以讓我們製作更多的兵器。”

曹植卻說:“我之所以這樣做,目的是為了讓護身的竹子鎧甲更加輕便,這樣士兵作起戰來,就會省力,不用那麼辛苦,便會減少傷亡。而且我們北方的士兵大多不會遊泳,竹子是浮於水上的,水戰的時候如果他們掉到水中的話,還可以當救生衣用,增加存活的可能。”

曹操高興的對曹植說:“子建,難得你有仁德之心,才會關心士兵的安危,一定會使軍隊士氣高昂,好,你的出色表現應記一功!”

這就是曹植和曹丕思想上的不同,他們的出發點不同,曹丕聽到曹操又誇獎曹植心中五味雜陳,沒想到之前還有矛盾的父子關係,曹植這麼快就又能夠贏得曹操的歡心。

曹植與曹丕不同,似乎每次他想討得大人歡心都輕而易舉,不像他曹丕,要花費無數功夫做準備,這讓曹丕如何能夠不嫉妒。而且二公子和三公子的感情更好,曹彰也為曹植高興,拍了拍他的肩膀,明顯是站在曹植這邊的。

曹植謙虛地說道:“孩兒隻不過是聽從爹的教誨做事。”

曹操笑道:“好,孺子可教也。”

珍寶齋裡,卞夫人和如夫人明明沒有約著一起逛街,卻很巧地在這裡相遇了。如夫人正在貴賓廳挑選首飾,也不得不起身行禮:“這麼巧呀姐姐。”

卞夫人說:“妹妹怎麼一個人到這裡來買首飾。”旁邊伺候的杜鵑,被她輕易忽略了。

如夫人說:“本來我是約著甄宓一塊來的,沒想到她約了劉姬撫琴,她們兩個可真投緣啊,就像親姐妹兩個,誰都離不開誰。”

卞夫人知道,如夫人這話中帶刺兒,她又如何聽不出來?“妹妹之前三天兩頭的往梨香院送東西,我原來以為妹妹和那個甄宓關係好的很,怎麼現在劉姬一來,甄宓就見異思遷與她較好了呢,你們之間的情分還真是脆弱的很,也是啊,現在劉姬也能夠討得大人歡心了,更何況是甄宓。”言外之意自然是用不著你,就把你甩在一邊了。

她們兩個一來就針鋒相對,到是苦了珍寶齋的老板,隻管奉茶和送上最新最貴的首飾,供兩位夫人挑選,剩下的時間就杵在那裡當花瓶了。不過丞相兩位夫人之間這話中帶刺兒的你來我往,也讓他這個中年男人覺得汗顏,他聽得尷尬,,卻不得不親自在這兒招待著,不過丞相府的這些**,他可不想聽啊,萬一聽到了什麼不該聽的,豈不是要倒大黴,現在賺錢事小,彆得罪兩位夫人,好好招待她們是大。老板突然想到店中還有一人,便讓店內的夥記去尋幫手。

而所謂的幫手,就是正在店裡挑選玉石的郭嬛。

郭嬛到的時候,二位夫人還在互相諷刺個沒完,如夫人幸災樂禍地說:“誰也沒有姐姐你出手大方,花兩萬兩銀子買劉姬入府,劉姬的那個金嗓子是很好聽,也能討得大人歡心,不過呢,如意算盤打不響,劉姬偏偏不聽你的話,你讓她往東她偏偏往西,你說是不是花錢買不痛快啊?”

卞夫人撐著微笑:“那些下人出身是這樣的,怎麼樣都教不好!哎呀,妹妹,我不是諷刺妹妹你也是下人出身……”

郭嬛適時的出現,接過了一盤店老板擦著汗遞給她的珠寶,若無其事地說:“二位夫人,這些是店裡的上品,請二位夫人品鑒。”

如夫人驚訝:“嬛嬛,怎麼是你啊?你不是在慈幼院嗎?怎麼跑到這個店裡幫忙了?”

店老板見到二位夫人終於不再劍拔弩張隻自顧著吵嘴,立刻說道:如夫人有所不知,郭院長也是我們店裡的玉雕師傅,現在呈上的這些精品,多半都出自她之手,所以郭院長偶爾會來珍寶齋。”

老板說著還有一副與有榮焉的樣子,現在鄴城中誰不知道,郭院長收留了那麼多無家可歸的孤兒,原本街道上有很多小孩子乞討,大家覺得他們可憐,就因為小老百姓能力有限,幫得了一時,幫不了長久,現在那幫孩子有了安身之處,就連鄴城的街道上現在都已經變得乾乾淨淨,再也見不到乞討的小孩身影。:,,,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