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啟珪坐在他的小書房裡發呆,思考著他爹剛才說的事兒,竟是要他來年開春,去國子監讀書。
顧啟珪在聽到自己可以入學國子監的時候,一時間就怔住了。他自是知道他爹爹要把他送進府學,他想過是京師的官學,沒想到竟然是國子監。要知道他上有嫡長兄,入學國子監這事兒本不該落在他頭上的。
他前世學的中文,自是知道,國子監作為中央官學,是古代教育體係中的最高學府,招生極為嚴格,雖可以靠恩蔭入學,人數有規定,年齡也該是有規定的吧?
還是顧國安細說起來,顧啟珪才知道,與前世略微不同。本朝重文,極推崇儒家文化,對於研讀儒學文化的場所,更是追求多多益善,體現在京中官學上,就是國子監下分設國子學和太學兩個體係,兩者並立。把傳統國子監的國子學和太學分立出來,使之職能更加明確化。
太學作為國家傳授儒學經典的最高學府,承擔著大學和教育的功能,學生大都是已經功名在身的學子,當然也有符合年齡的各貴族和官員子弟。
而國子學,承擔國家教育管理的功能。分立小學,承擔‘蒙學養正’的職責,學生大都是十五歲以下的學子。能夠進入國子學的學生,要不就是各州府學推薦的有潛力的學子,要不就是看父祖的官位兒取得入監資格的‘蔭監’,當然也有通過捐錢捐到的‘例監’。所學課程包括包括《孝經》、《小學》、四書五經以及其他射禦書數等。
對於能到國子監讀書,顧啟珪有一點兒不敢相信,但是又莫名夾雜著激動和開心。
他其實一直很明白,讓當朝首輔去為他一個小屁孩兒講經說法,這肯定是不可能的,他師父也沒有那個時間,不過對於為什麼要讓他在如此小的年紀就拜師,顧啟珪其實並沒有太多的頭緒,他爹考慮的肯定多些。不過他倒是知道,有了他師父這層關係,他在國子監或是其他各種地方,肯定能吃的更開些。
其實不管是拜師學習或者是,進入學堂係統學習,顧啟珪的年紀都算是小的,本朝入小學大都集中在六到八歲,又因為避諱‘八歲八糊塗’,入學又以八歲居多,再高十三、四歲也是有的,小於六歲就入學的並不常見,也幸好,過了年他堪堪六歲了。
“少爺,安少爺又讓人給送了東西過來”。書房門外傳來老管家的聲音,打斷了顧啟珪的沉思。
他嘴角驀地一笑,安玨然那日回去之後,當即就把那把短劍給他送了來,確實是個好東西。不過,與其說是短劍,倒不如說是匕首更恰當一些,雖是小孩的玩意兒,卻是已經開了刃的,顧啟珪試了一下,可謂削鐵如泥。
收到大禮,顧啟珪當然也禮貌性的給安玨然回了禮,當然他沒費多大的心思,隨便收拾了書房裡顧國安送他的筆、墨,打包給他送了一份,簡單粗暴。
不過不知道是禮物戳中了安玨然的心思,還是覺得小夥伴互送禮物這件事很是新奇,當然顧啟珪偏向於相信是後者。這些天,幾乎每天他都會收到從安府送來的禮物,點心、風箏、甚至還有一隻會罵人的鸚鵡,開始幾天,顧啟珪還陪著,會配合著回禮,這幾天他已經麻木了,連回禮都算了,他倒要看看那邊能堅持幾天。
不過作為顧啟珪來講,他倒是有一點兒享受在裡頭的,前世他就甚少和同齡人接觸,現在陪安玨然玩玩幼稚的遊戲,也算是一種享受,他有些樂在其中。
顧啟珪吩咐管家把禮物拿進來,今日的禮物竟是十分的正常,是有名的靖譚毛筆,在京中都很是罕見。摩挲著手裡的筆,顧啟珪吩咐道:“管家爺爺,讓廚房做兩盤點心送去安府吧。”這件禮物他倒是接的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