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車裡縮成一團的顧啟珪,看著二姐歡歡喜喜的掀開窗簾探頭向外看,就連大姐一向平靜的臉上都能看出開心,心情有點微妙。
像他,就完全不興奮,他實在不能理解,這麼冷的天兒乾嘛要出來受罪,就算已經穿的很厚實了,車裡燒著炭,懷裡還抱著個湯婆子,可他還是覺得有些冷,他的體質向來如此,在家燒著地龍尚不覺得,一出去就渾身發冷,就算是跟著師傅打拳打了這些時日,體寒的毛病是一點都沒有好轉。
顧國安看著幼子可憐兮兮的縮在角落裡,伸手把他拉到自己懷裡,雖說民間自古有“抱孫不抱子”的說法,但在幼子這,顧國安倒是沒避諱過。
察覺到爹爹的舉動,顧啟珪倒沒覺得不好意思,他是真覺得冷,抬頭給了他爹一個燦爛的笑容,就埋進了他爹的披風裡。另一邊的朱氏看著孩子的動作,會心一笑,卻也有著心疼。
顧國安拍拍懷裡的肉包,沒說話,這次去大慈恩寺當然不僅僅是為了遊玩祈福。師父玄景大師正在慈恩寺講經,於情於理都是要來拜訪的。再有,師父精通醫理,妙手丹心,讓他出個方子給幼子調理調理身體也是可行的。
說起來,玄景大師當年還是陰差陽錯成了他師父。其實除了顧家上一輩人幾乎沒人知道一個秘密,當年安氏生顧國安時難產,差點就不行了,就覺得是孩子與自己八字相克,堅決不讓養在跟前。當時顧庸與她成親不久,正是濃情蜜意時,自是沒有拒絕的,做主就把顧國安丟進了顧府後山上的寺廟,有丫鬟婆子照顧著,再多也沒有了。
當時,玄景大師正雲遊至此,受陸家所托,教養他們的嫡長子陸平,他和阿贏就是那時認識的。說起來,顧國安從沒有正式行過拜師禮,但師徒之實是有的,自他記事,記憶裡就是師父。
等顧老太爺,也就是顧國安的祖父,五年後凱旋回家知道這件事兒,大發雷霆,做主把他接了回去,他才得以回顧家,但跟著師父學習一直都沒有斷過,直到在十五年前師父再次雲遊四海。他和阿贏才算是出了師。
這也是顧國安一直對安氏感情不深的原因,安氏性子涼薄,顧庸又迂腐自傲。想當初,長子養在父親母親處,顧國安是非常反對的,奈何當時他外放處境艱難,沒顧上長子,待到五年前,他想帶走長子,但長子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
今早顧國安接到父親信箋,道是父親、母親會在年後進京。他倒沒有太過驚訝,這是他已早料到的,在他下定決心要把幼子送進國子監時候,就已經想到了這件事。
父親、母親重視嫡長,怎麼會同意他如此行事。不過他意已決,就算是父親、母親也不能改變他的意思。何況長子被養的和父親一樣性子迂腐,實在不堪擔當起一個是世家貴族的職責。再有,長子心向二房,這是從小的養成的習慣或者說這是母親所想要得到的結果。但是對於自己和妻子而言,如果不能兄友弟恭,愛護姐妹,他要這樣一個嫡長子作何?
低頭拍拍懷裡的幼子,啟珪聰慧,他也絕不能讓他因為嫡長嫡幼之分而得不到應有的教育跟資源。說他偏心也好,說他什麼都好,他領的清,他知道自己在乾什麼?
出了京城,馬車的速度快了起來,但還是用了將近一個時辰,才到了慈恩山山腳下。
從車子上下來,看著眼前一眼望不到邊的雲梯,顧啟珪不可抑製的抽了抽嘴角,媽呀,這是要用腿爬上去?
求助的看著他爹爹,希冀從他爹嘴裡聽到還有其他上山的方法,可是,“慢慢上,不著急,我已經派顧遠先上去,安排了廂房,今日就在寺裡住一晚也可,嘗嘗這裡的膳食,慈恩寺的齋飯可是一絕。”顧國安拍拍幼子的頭,笑著說道。
最後一點希望落空,顧啟珪伐開心。
作者有話要說: 借助曆史中真實有的大慈恩寺,不要帶入。謝謝各位小天使的支持。多多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