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二十二章(2 / 2)

若非宰相寇準是個有膽色魄力的,連官家也敢‘挾持’,逼他上了前線穩定軍心,北宋怕就幾年前就被人一端到底了。

宋太.祖是有心進取,好戰而戰不贏,無奈退居防守,他的這位繼承人,則是被嚇破了膽,能打時都寧可不打,而是掏錢買和平。

和平既能買來,又何必勞民傷財,冒風險去打呢?

重兵戎邊的龐大開銷,可比‘贈送’給遼以換取退兵的歲貢,要輕上不少了。

至於擴充軍隊,能給官家帶來一些安全感,當然要辦;可一旦涉及練兵,就得授予武將穩定的軍權,他又不樂意。

老趙家的黃袍加身,不正是源於兵權在握麼。既知兵權如此重要,他們自會有意一削再削,畢竟國家的強盛,甚至土地的完整,統統都比不上趙家統治的穩固來得重要。

朝臣各個都是人精,想必是看出這點,才清一色地讚同議和的。

而非是柳七他們所以為的全那般有眼無珠,短視得看不到要命處。

陸辭正因知道它自源頭起就堪稱無解,才一早就冷靜得很,根本沒想過去撞那救國救民的南牆,或是妄想去乾預曆史的進展。

他暗歎一聲,給討論得口乾唇燥的二人各倒了一杯熱湯,便捧書繼續讀下去了。

柳七與朱說也未在這話題上停留太久。

他們皆偏於務實派,心知縱有千般誌向,萬般豪情,現一介白身,也是人微言輕,於國於民都無作用。

比起與誌投意和之人進行酣暢淋漓的探討,最首要的任務,還是得發奮讀書,早日下場,望能金榜題名,才有機會實現胸中抱負。

更何況,單他們準備好了還不夠,得盼著朝廷不停貢舉才行。

等二人回過神來,就見自始至終都未參與進探討來的陸辭,正專心致誌地翻看著手中書籍。

他們不禁愣了一愣,隱隱生出幾分赧赧自慚。

尤其柳七,更是麵露訕訕,難得地自省了起來:枉他已活了快二十年,到頭來,竟還不如這位小郎君來得穩重!

陸辭不知二人所想,也沒留意對話是何時停下來的。

他耐心地乾啃了一會兒這書,實在覺得無趣,便站起身來,想去甲板上走走,吹吹風來轉換心情。

不料剛輕手輕腳地站起身,另二人就齊刷刷地自書頁上抬起頭來,目光炯炯地看向了他。

……這又是怎麼了?

陸辭隻好邀道:“二位可要隨我去外頭走走?”

兩人自是欣然應下。

這日烏雲密布,陰風怒號,一副大雨將至之勢,除倉皇亂飛的沙鷗以外,並無景好賞。

陸辭隻覺自己就跟背後跟了一大一小兩條尾巴一樣,感到幾分莫名其妙之餘,就是無形的壓力了。

他極快地往廚工處晃了一圈,確認了晚膳的內容後,也不多在外頭晃悠,而是回了艙房。

柳七也一派理所當然地跟了進來。

對於這點,連朱說都習以為常了。

柳七笑著問道:“陸郎隻說此行是有要務,不知具體為何?愚兄可有幫得上忙的地方?”

猜測歸猜測,畢竟是不好聲張的,陸辭隻將明麵上的理由說出:“十日前收得外祖孫家所傳書信一封,道是翁翁欠安,而娘親身體亦是不好。我便自作主張前去一趟,替母儘孝侍疾。”

柳七不疑有他,聽聞此言,卻是神色略異。

陸辭見他露出欲言又止的神色,詢道:“柳兄?”

柳七躊躇片刻,還是儘可能委婉地提醒道:“陸郎或許不知,宋承古製,有慘恤者不可赴考應舉……切記小心,免不慎犯了禁。”

哪怕隻是五服中最輕的緦麻孝,也不可輕忽。一旦被人檢舉,或是官府查了出來,罰銅服役還是次要,最重的懲罰,還是永遠不得應舉。

隻是這話卻不好說太直白了。哪怕至交好友間,也難免有幾分觸黴頭或是詛咒人親長的意思,柳七才儘量含糊其詞,免得一番好意,卻惹了陸辭不快。

柳七又分享了自己關注的去年貢舉情況:“去歲便有進士郭顏,因於居喪之期應舉,遭罰銅、永不得應試,並罰服衙前役,連同保者亦受牽連,被罰未來三次科場不得去。”

陸辭對於應舉資格的了解,其實並不比柳七的少。

他之所以不隨意搪塞,而是選擇代替母親跑一趟蘇州的原因之一,也正是有意親眼確認一下外祖的身體狀況。

即便這樣,柳七不顧交淺言深之忌,也要委婉提醒自己關於應舉資格的情誼,也是值得珍視的。

陸辭感念這份好意,也不說穿,隻道:“多謝柳兄提醒,我必當小心謹慎。”

柳七擺了擺手,自嘲道:“得以通曉這些,也勉強能算是我初試不利、金榜無名的益處了。”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